第224页

蒙骜看出来了,秦王早就对那些世家不满了。这件事情他没有办法拒绝,但是一旦答应,他和世家之间的关系就会微妙起来。估计这也是秦王的计划之一。

“蒙将军?”夏沐歌心里有很多句妈卖批在咆哮着,该死的,一个个都是老狐狸。

“老臣年事已高,恐不能……”

夏沐歌抽抽嘴角,他就应该知道:“听闻蒙将军膝下有一子,名为蒙武?”

夏沐歌是这么想的,你不是年事已高吗?那你儿子上。蒙骜就算不想掺和进去,为了他儿子也得奋力一把。

“是。”蒙骜叹了口气,终究是躲不过去了。还是爽快一点吧,之前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是相当于在抽秦王的脸了,现在干脆点,还能得点印象分。也算是提醒秦王不要太过分了。

“那好。”夏沐歌笑道,“将麃公旗下的两万火器全部调到蒙将军那里,由蒙武率领十万大军攻破郢都。”

这句话平平淡淡,没什么特殊含义,但是麃公却浑身发冷。两万火器?他敢说秦王绝对没有口误。两万火器中一万是当初秦王分给他的,另一万是世家自己私自造的。

这句话是在警告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吗?

不仅仅是麃公,朝堂上大半的人都冷汗直流。有一些人并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他们也是知道世家想要造反,就是没有人和秦王说这件事情。这种事情秦王不知道还好,知道了那么谁的印象都不好看。这个时代讲究爱国忠君,这种腌臜的事情要让人知道了,老脸都一红。

这是在夏沐歌意料之中的。他可没忘嫪毐和赵姬偷情,所有人都知道了,但是如果不是嫪毐太过分了,估计嬴政得再过好几年才会发现这奸情。

明哲保身,中庸之道……真是令人头疼啊。

“不攻破郢都就不要回来。”夏沐歌扔下这么一句,“退朝。”

说实话,这个任务并不难,有了火器,其实这都是小菜一碟。但是涉及到朝堂之争,这就复杂了。

蒙骜也知道,虽然十万军队攻破一个国家挺难的,实际上这并不是件难事。他都有数。所谓的不攻破郢都就不要回来,这句话纯属立威用。如果蒙武在这种条件下还没有攻破郢都,别说秦王了,就连蒙骜也不想让他回来,丢人。

他扭头看了一眼秦王,十来岁的孩子坐在那里,面无表情,却充满了威严。

自家儿子十来岁在干什么呢?蒙骜叹息。

夏沐歌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看着所有人离开,说实话,这种事情真不是人干的,夏沐歌都能气饱了。被这群家伙气得他饭量大增。

#哪里不对#

#你不是气饱了吗#

当夏沐歌准备起来的时候,忽然感觉后背一阵抽筋,整个人都僵硬了。一直正坐着还好,一起来整个人都不对劲了。

夏沐歌抽了一口气,单手扶着腰。他现在很想爆粗口,但是为了他自己的形象,硬生生地忍下来了。但是那种如同□□的表情他完全没想着掩盖。

然后便是一阵兵荒马乱。

正坐这种东西虽然传承着华夏文明,但是却损害腰椎。附带价值就是促进了人类对腰椎疼痛缓解的穴位研究。

夏沐歌腰上扎着针,趴在蕲年宫的床上,叹息道。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都在考试吗?所以没有评论什么的……

第一个后宫get,扶苏亲妈。

信息我自己编的,经不起考究。

估计第九章 可以完成大一统,同一世界比较复杂了。

现在还在纠结是让秦朝还是二世而亡还是永垂不朽……怎么感觉都不是什么正常词。

——论没有大纲的麻烦之处。

第116章 第八章中立神灵

在曾经周王朝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楚国灭了。

这件事情一传开,赵国、魏国、齐国、燕国和韩国五国联合讨伐秦国,就在秦国东边的土地上来了一次冲突。

被人打到了门口这怎么能忍?反正夏沐歌是忍不了。

五国来势汹汹,然后被夏沐歌御驾亲征全都打回去了,他们以比来得更快的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然后一个个派使臣过来,夏沐歌果断敲诈了一笔。

他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圣明了,先把赵国王室给挫败了,这样赵国骑兵的力量就削弱了不少。和后世所说的秦国骑兵力量最强不同,赵国骑兵其实并不弱于秦国。但是在这个提倡爱国忠君的年代,王室虚弱,党派斗争的赵国,骑兵并不能发挥出他们应有的力量。

夏沐歌捣鼓出来的各种东西也都有,如果不是怕污染环境——毕竟这以后都是他的地盘,某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都敢拿出来。而且每次战争以后,夏沐歌还勒令那些俘虏植树造林爱护环境。

#他就是这么爱护环境#

#一脸懵逼的六国士兵:说好的坑杀呢,这套路不对#

所以这一切基本上都很顺利。

的确是基本上,因为这其中有个刺头,名叫唐雎。

#二沐子:和蔼的微笑.jpg#

这二货和他扯什么“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还拔剑。

这就是传说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夏沐歌很怀疑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把剑带进来的,不管怎么样,夏沐歌全程淡定,然后满脸微笑地拿手把他的剑折成三段。

七十多岁的老头唐雎差点心肌梗死:“……”卧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