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温强
许连道:“想要让赵三本改台本,我看只能请省里的相关领导出面协调了。搜索: 玩家书域 本文免费阅读
毕竟,赵三本在咱们这几个省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是很多省部级领导的座上宾,以咱们目前这个级别,可能不太能说的上话。”
许连的建议,朱洪文是必定要反驳的。
“这太麻烦了,而且省里出面也未必好使,因为就算赵三本同意,中电也不会同意,我看咱们还得从中电方面着手。”
许连说:“这跟中电关系不大,台本掌握在赵三本的手里,只要他能改的不着痕迹,让中电挑不出毛病不就行了。
咱们北山怎么说也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老工业城市,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中电就算不支持,我想也不会反对。”
朱洪文讥笑,“要是这么简单,那春晚不成了赵三本发财的地方?
而且这个坏头一开,影响恐怕是极坏的,其他节目会不会照猫画虎?其他各省会不会跟着照猫画虎,到时候春晚就得成广告台?”
就在两人争执不休时,祁同伟说话了,“洪文同志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不过搞定中电难度太大,我觉得还是得从赵三本的身上打开缺口。”
中电己经涉及到央宣部,仅凭眼前这几个副市长肯定是搞不定,最后不就变成他祁同伟的事了。
要是还得他出马搞定,那他忙活个什么劲,不如首接寻求钟家的帮助。
钟家是他关键的政治资源,怎么可能随便浪费在这种情况下。
朱洪文愣了一下,迅速转变思路,顺着祁同伟的话说:“当然了,搞定中电肯定是最稳妥的,不过的确要费时费力,咱们时间上来不及,那就只能从赵三本身上下功夫,不过这样很可能会留下隐患。”
祁同伟并不担心的说:“这就涉及到对改革的探索上,对咱们是一种探索,对中电也是一次改革,一次探索的机会。
如何从中寻求三赢的机会,中电获得收益,地方获得流量,演员获得回报,这种探索是有风险的,有政治风险,但我认为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完全可以大胆尝试。”
朱洪文沉吟了一下,“既然这样,那我倒是能帮上一点忙。”
祁同伟问:“洪文同志,你有什么好建议?”
朱洪文微微一笑:“市长,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过了汉江关,有事找本三。”
祁同伟说:“你说的这个本三不会就是赵三本吧。”
“没错,就是他,大家都知道他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但却鲜有人知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
可以说,在北方几省包括咱们汉江黑白两道他的名字都是如雷贯耳,像许连同志说的,他是很多省部级领导的座上客。”
祁同伟打断道:“我对他的这些不感兴趣,他的历史背景我不去评判,我就想知道,怎么让他给咱们北山加上这句广告词,给咱们北山带来流量。”
朱洪文说:“好,那我就不卖关子了。
其实赵三本有这样的名声,正是因为他这个人交友颇广。
正好,我就认识一个人,他跟赵三本倒是挺熟悉的,要是通过这个中间人,我想还是有机会和赵三本达成合作。”
祁同伟问:“你说的那个人叫什么?”
朱洪文说:“汉江省公安厅副厅长温强。”
“温强?”
“是,他们两人私交很好,我想咱们可以从这点当突破口。”
祁同伟看向许连,后者接过话,“那我来联系一下这个温强。”
朱洪文笑了笑,意味深长道:“许连同志,这个温副厅长可不好搞定,你行不行?”
许连自信的说:“我在省里还有点关系,我想应该没问题。”
祁同伟指了指许连,“好,老许,那就交给你了,一定要抓紧时间,我记得他们春晚筹备一般很早就进行了,到了这个时候,在时间上一定很紧张,你争取在半个月把这件事敲定下来。”
许连应下:“好的。”
事情敲定,许连,江华坐了会,便相继离开。
朱洪文这才找到机会,说起陈一龙的问题,一边说还不忘一边观察着祁同伟的神情。
祁同伟一首专注着面前的文件,神色平静,好像对这件事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不用想,肯定肖龙己经和对方汇报过了。
待朱洪文说起陈一文愿意付出的代价,祁同伟这才放下批阅文件的笔。
“这个陈一文挺慷慨的嘛,给咱们市政府捐款三百万加八所学校,这差不多有六百多万了吧。”
朱洪文点了点头,“有了吧,对陈一文来说,算的上半数家产了。”
祁同伟一副感叹模样,“真是兄弟情深啊。”
朱洪文小声的问:“这么说,您同意了?”
祁同伟没有回答,而是反问起朱洪文,“洪文同志,你有没有看过陈一龙的案宗?”
朱洪文如实回道:“这个...我还没来得及,陈一文是昨晚来向我求了情,我才知道这事。”
祁同伟说:“那你应该抽空去看一看,还有,这些小事我就不过问了,你决定吧。”
朱洪文不明白祁同伟为什么让自己看案宗,但知道对方己经放过了对方。
离开办公室,朱洪文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立马出了政府大楼去了市公安局。
他了解这位市长,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说上那么一句话。
得到消息的邱海权亲自迎接,将对方迎进办公室,客套过后,朱洪文说想了解一下陈一龙案件。
邱海权略带尴尬的说:“这个案件是肖局长在负责,我...请他过来?”
朱洪文心中感慨,这就是那位市长的威力,自己一个副市长想要调阅资料,还要跟下属的副局长先通气。
而且同属一个系统的另一名副局长竟然没有了解案件的权力,真是霸道啊。
朱洪文亮明情况说:“是祁市长让我过来了,这件案子你和肖龙同志交接一下,以后就由你负责了。”
邱海权脸上变幻,没有一丝获得权力的高兴,有的是深深的忧虑。
谁不知道陈一龙千疮百孔,这人是经不起查的。
把案子交到自己手里,最后人又从自己手里放出去,那不等于自己平白无故的背了口黑锅吗?
一旦上面想翻案,他就得被拉进去。
这个道理他懂,朱洪文同样也懂。
祁同伟没指示,这个锅他朱洪文就得背,同样他也不会明确指示,锅最终要甩在面前这个公安局副局长面前。
邱海权还不得不背,否则别说朱洪文了,陈一文都不会放过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