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轧钢厂要建分厂
“电动……自行车?”高振邦咀嚼着这个词,他毕竟是主管工业的领导,立刻意识到了这东西的不同寻常。他围着“钢铁飞马”走了两圈,仔细看着那结构紧凑的电机、厚实的轮胎和粗壮的车架,又伸手摸了摸墨绿色的漆面。
“不用油?光用电?”旁边一位主管运输规划的司长忍不住问道,“能跑多远?速度怎么样?”
“报告领导!”黄智超不知何时已经从卡车上下来,手里还拿着几张图纸,他适时地上前一步,语速清晰地介绍道:“目前的设计,充满一次电,在平路上大概能跑四十到五十公里,最高时速能达到三十公里左右。而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也比摩托车低得多!”
“嘶——”周围响起一片轻轻的吸气声。四十公里续航,三十公里时速,还不用烧油!这对于正面临燃油紧张,交通工具匮乏的当下,意味着什么,在场的都是行家,心里门儿清!
高振邦的脸色严肃依旧,但眼神深处已经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女婿了,虽然有时候爱冲动,但在大事上从不含糊。这“钢铁飞马”,绝不是一时兴起的玩闹。
“怀德,智超同志,”高振邦沉声道,“你们跟我来,去会议室,把详细情况跟部里的同志们都汇报一下!”他转头对身边一位秘书模样的人吩咐:“去,把主管生产、技术、计划的几位同志都叫到小会议室。”
“是!”秘书应声快步离去。
李怀德和黄智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李怀德心里更是乐开了花:成了!老丈人这态度,基本就成了!
小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严肃。黄智超配合着图纸,详细介绍了“钢铁飞马”的设计理念、技术参数、材料选用、成本核算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从城市通勤到短途运输,从邮政投递到公安巡逻,这玩意的用处简直太广了!
李怀德则在一旁补充,重点强调这是红星轧钢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胆创新的成果,是工人们智慧的结晶,更是轧钢厂摆脱困境、转型升级的希望所在。
听完汇报,在场的领导们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思考。
“这个思路好啊!解决了大问题!”一位主管技术的副司长拍着大腿,“咱们国家现在油料紧张,很多单位的摩托车都趴窝了,自行车又慢。这电动自行车,正好填补了空白!”
“成本能控制住吗?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难度大不大?”计划司的同志比较务实。
“技术方面,核心的电机和控制器是关键,但我们已经初步攻克了。”黄智超回答,“至于成本,初期可能稍高,但只要形成规模化生产,绝对比摩托车有优势。而且我们轧钢厂本身就有钢铁材料和机械加工的基础,很多零件可以自产。”
高振邦一直静静地听着,偶尔目光扫过李怀德和黄智超,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等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他才清了清嗓子,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高振邦身上。
“同志们,”高振邦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红星轧钢厂搞出的这个‘钢铁飞马’,我看,是个好东西!是符合我们当前国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东西!它证明了,我们的工人阶级不仅能炼钢,能生产螺丝钉,同样有智慧,有能力搞创新,搞发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有人担心技术,有人担心成本,有人担心生产。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否定一个好苗子!我们搞工业建设,就是要迎难而上,就是要支持这种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李怀德身上:“红星轧钢厂,有基础,有干劲,也有初步的成果。我提议,部里应该给予重点支持!将电动自行车的研发和生产任务,就落在红星轧钢厂!”
“我同意高副部长的意见!”技术司的领导率先表态。
“附议!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应该尽快立项,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和完善,同时研究制定相应的生产标准!”
……
会议室里,意见迅速统一。
高振邦看向李怀德:“怀德,任务交给你们轧钢厂了,担子可不轻!不光要造出来,还要造好,造得皮实耐用,老百姓买得起,用得住!不能搞个花架子,更不能给我们工业部丢脸!你有没有这个信心?”
“有!”李怀德猛地站起身,掷地有声,“请部领导放心!请爸放心!我们红星轧钢厂保证完成任务!保证让‘钢铁飞马’跑遍祖国的大街小巷!要是搞砸了,我李怀德提头来见!”
“好!要的就是这股劲!”高振邦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光有干劲还不行。生产电动自行车,不是炼钢,需要新的生产线,新的厂房,新的设备,还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你们轧钢厂现在有这个条件吗?”
李怀德心里一紧,这正是他最担心的。轧钢厂现在连年亏损,厂房老旧,哪有钱搞扩建?他求助似的看向黄智超。
黄智超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道:“高副部长,各位领导,我们初步测算过。利用厂里现有的一些闲置车间和设备,可以先搭建一条小规模的试生产线。但要实现大规模量产,满足市场需求,确实需要新建厂房和引进部分专用设备。人才方面,我们厂里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工人和年轻的技术员,可以作为骨干,但还需要部里协调,引进一些电机、电器控制方面的专业人才。”
“嗯,”高振邦沉吟片刻,“厂房和设备是硬件,人才是软件,都得解决。这样吧,部里原则上同意支持轧钢厂扩建,专门成立一个电动自行车分厂!至于资金和设备,部里会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政策倾斜和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主要还得靠你们自己想办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太好了!”李怀德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有了部里的支持,扩建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爸……不,高副部长!您放心!我们一定自己想办法,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分厂建起来!”
旁边一位司长笑着打趣道:“怀德厂长,这‘钢铁飞马’可是个金疙瘩,以后不愁没钱赚,裤腰带恐怕是越勒越松喽!”
“哈哈哈!”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
高振邦也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但很快又严肃起来:“这件事,要尽快拿出详细的扩建方案和资金预算报上来。技术方面,部里会组织专家组,对‘钢铁飞马’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估,并协助你们完善设计,制定生产标准。速度要快,效率要高!争取早日投产,形成战斗力!”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怀德和黄智超齐声应道,心中充满了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
从工业部大院出来,李怀德感觉脚下轻飘飘的,像是踩在云彩上。他跨上“钢铁飞马”,回头对卡车里的黄智超和小刘咧嘴一笑,那笑容,比刚才在工业部门口还要灿烂一百倍!
“走!回厂!告诉全厂的弟兄们!咱们轧钢厂,要变天啦!咱们要建新厂,造‘钢铁飞马’啦!”
“嗡——”
墨绿色的“钢铁飞马”这一次被留下在工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