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放风筝和接舷战

第三百七十八章 放风筝和接舷战

后来,李宝又率水军三千人,战船一百二十艘,由江阴(今属江苏)入海北上,迎击金军舟师。

十月,至胶西(今山东胶州)陈家岛附近海域时,发现金军船队正在停泊避风,宝利用金军不善水战丶战船油帆易燃的弱点,乘其不备,借助南风,用火箭丶火炮等兵器施以火攻,继以短兵格斗,一举全歼金军舟师。

李宝,大概是宋国现在唯一拿得出手的海军将领了。

宋国海军舰船,还馀七八百大船,而集结到大田海域的,在十一月初三,达到了五百九十五艘,已经是大宋海军的三分之二还多了。

而大唐舰队的主帅郭子仪,得知以后,立刻命令自己麾下的三百馀艘战舰发动袭击,对抗接近己方近两倍的敌人。

李宝籍籍无名,但是郭子仪并不轻视他,而且大唐帝国的战舰,比起大宋的战舰,却实有着不可磨灭的绝对性优势。

大唐军队攻陷澳大利亚后,几乎全盘接受了明国在澳大利亚的所有造船厂,而且大唐的火炮比起明帝国更加的优秀,现在的大唐舰队,比起明国舰队甚至更强,若不是时日尚短,数量之上比不过明国舰队,说不定这次就不是向大宋开战,而是大明了。

所以,郭子仪面对比自身高两倍的敌人,毫不犹豫的发起了进攻命令。

而大宋海军也毫不示弱,他们在李宝的指挥之下,开始驾驶着战舰,像大唐舰队冲去。

大唐战舰的火炮优良,而宋国火炮,则是远远不如,他们的战舰比起大唐战舰的火炮,有效距离要小一倍。

李宝作为一个极具天赋的海军将领,自然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刚开始,他就没打算和大唐战舰用火炮硬钢。

他在一开始,就下达了一个极其正确,却又极度残忍的命令——迎着火炮,和唐军进行接舷战!

李宝虽出生贫寒,可是他很明白,慈不掌兵,这个命令,是当下最正确的。

大唐战舰不多,而大宋战舰是他们的两倍,同时,大唐火炮强大,所以想赢,就得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事实上,郭子仪早就有接舷战的心理准备了。

用己方船舷靠近敌方船舷,由士兵跳帮进行格斗的海战方法,是最早,最原始的一种海战战法。

当双方的船互相接近而又不能正好撞上,或者某一方在最后时刻采取了避免被撞的行动,或者虽造成撞击而对方无损伤时,由于双方距离很近,必须通过靠帮厮杀来决出胜负,这就是接舷战。

接舷战战术,通常是进攻的船排成一列横队,以船舷靠近敌船舷后,士兵跳上敌船进行白刃格斗杀伤对方,或俘获敌船。

中国春秋时期,公输般创造了“鈎拒“,对敌方战船可以“进则拒之“,“退则鈎之“。

十四世纪,舰船虽然装备了火炮,但由于射程近丶威力小,双方舰船接近后仍以接舷战决定战斗的胜负。

1661年,中国郑成功率领舰船在收复台湾的海战中,先用火炮轰击,再用接舷战击败了荷兰舰船。

十七世纪后,随着舰炮威力增大和舰艇机动性能的提高,接舷战战术逐渐被战列线战术所取代。

古代的海战,通常都是以撞击战的形式开始,而又以接舷战的形式结束。

大唐舰队火炮强大,用的自然是战列线战术,也就是一条长线,侧对敌方,尽量发挥出最大的火力,战列舰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

大宋火炮不如大唐,接舷战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李宝面对严阵以待,已经排好战列线的大唐海军舰队,命令舰队排列为六排,迎着火炮,直接向大唐舰队发动进攻,以求用最小的牺牲,尽快接近大唐舰队。

郭子

仪面对这种情况,微微一笑,如何大喊道:“传令全军,改变战术,横转纵,让宋国海军吃我们屁股后面的灰去吧!”

“诺!”

主舰紧急发令,大唐舰队一炮未发,便开始调转船头,宋国战舰根本就追不上,接下来的战况,完全变成了放风筝。

郭子仪来到船尾,脸上的笑意难以遏制,他们的船,可不是普通的宝船,他们背后可是有炮的。

大唐所有的舰船后面都有大炮,而且是比两侧船舷更大的大炮。

因为两侧船舷火炮多,所以他们得考虑后坐力的问题,但是尾部的炮少,后坐力反而不需要怎么担心。

而且尾部的炮,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逃跑的时候用的,所以后坐力大一些,反而是更加好。

郭子仪开口说道:“命令众舰,保持速度,我们来给宋国人表演一下,什么叫放风筝!”

言罢,郭子仪亲自操纵着一门大炮,开始瞄准后面的宋国船只,点火发射了。

大炮轰鸣之声,不断响起,李宝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主动权,现在,大唐舰队已经成功了,他们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主动权完全在他们手上,宋国舰队根本碰不到他们一根毫毛。

虽然大唐舰船后面的炮并不多,可是架不住船多啊!

三百艘舰船,每艘战舰后面有四到八门大炮,这就直接上千了,宋国近六百艘战舰,就算是再能扛,又能扛多久?

怎么办?李宝在心中询问着自己,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的眼中,冒出一道精光,他咬牙切齿,道:“唐人!是你们逼我的!”

他果断下令道:“传我命令,第一,第二舰队减速,第三,四,五六舰队,分散开来,绕唐舰两侧及前方而去!我要包围唐人!”

李宝一声令下,大宋舰队立刻行动起来了,第一,第二舰队为诱饵,开始减速,第三,四,五,六舰队,从一二舰队两侧而去,试图引诱唐军,攻打第一,第二舰队时,不知不觉陷入口袋阵中。

李宝此举,便是为了削减大唐舰队的机动性,然后进行接舷战,一旦接舷,大宋舰队的胜算,便多大唐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