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抄家后续

不过这么多钱已经让人惊掉下巴,这可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大家不禁心生疑惑,更加让人确定赵村长贪污的事。

村长家的儿子女儿都没见汇钱回来,他们家怎么有这么多存款呢?

赵贵权的工资不可能这么高吧。

赵支书虽然贪了知青安置费。但人家还在城里给儿女都买了房子!

再说赵贵香这边,一年就农忙时去上几天工,干的都是工分低轻松的活,她竟然居然能有五百多的存款。

别说那婆家给的彩礼,其他男知青在乡下结婚,家里条件好点的也就意思一下。

何军伟平时看着人模狗样的,结婚就只拿出二十块钱,父母连信都没写一封,住的房子都是村长家出钱盖的。

最后王兰花和赵贵香都被带走了。

只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人,还有赵贵香那一岁多的儿子。

这些人也没乱砸,除了钱其他东西也没带走。

等人都走了,不少人都想进屋浑水摸鱼。

大队长和李会计才从人群中走出来,阻止这些人,还顺带把赵家门全部锁起。

现在结果如何都不知道,到时把人家粮食都顺走了,让人家一家老小如何生活。

把赵家所有的房门全部锁上后,大队长才满脸惊讶地问李会计:“帝都魔都的知青真的一个有四百块钱的安置费?”

李会计也是差不多的表情,没好气地说:“我怎么知道!一直都是姓赵的去领,我就负责登记他拿回来的,以前拿回来都是一百二十五,去年说有部分发到知青手里,就只剩九十了。”

李会计虽然是会计,但他也只负责村里的账,平时上报公社的事都是赵村长负责的。

至于村长怎么上报的就不知道了。

李荷花在旁边插嘴道:“之前江知青说过她有知青办补贴的两百块钱。你们还不信,现在问问不就知道了。”

大队长喊林少阳过来问:“你们以前有四百的安置费。”

林少阳实话实说地说:“以前是四百,都有财政部直接打到地方来,包括我们第一年的口粮、农具钱,还有住宿等费用。去年的好像就只有两百下来,主要是农具和住宿费用,两百直接发给知青,我知道有四百的城市有帝都、九都、魔都、平都、金都、苏城,至于省城和其他地方好像是一百二十五,现在有三十五发到知青手里,就只有九十到地方财政了。”

李会计听后说:“这是把大城市的安置费也按小地方的标准报给村里了啊。”

李会计和大队长这下子可算搞清楚了,为什么赵村长老爱带那么多知青回来。

这带一个回来就能有这么多收入,谁不愿意带啊!

人家生活费都贪了,还让知青自己出钱在他们村里买粮食。

也有人好奇地问:“为什么大城市的安置费比小地方多呢?”

这点李会计倒是清楚地说:“你怎么不问大城市的回城名额比小城市少呢,到现在为止,大城市都没工作名额到我们大队给知青,人家能回去的都是家里想办法弄回去的,那四百块钱可不是安置费,那是注销大城市户口的补贴。”

大家似懂非懂地开始讨论起来!

下午大家都不干活了,聚在一起算这些年赵村长在村里贪污了多少钱。

这一算,直接算出巨款,大家都觉得赵村长在公社有同伙,不然也不能这么神通广大。

具体赵支书贪了多少,也不知道,但是肯定不少。

越算越生气,要不是大队长和李会计压制住,有些暴怒的人恨不得把赵村长家拆了!

李母拉着直发抖的李英回到家,才开口说道:“你怕什么啊,你们都断绝关系了,不会连累到你们的,我让你大哥去公社找赵贵权,让他咬死了已经断绝关系了。”

李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边数落:“娘,我难受啊,赵贵权从和我结婚起,到现在都五年多了,每个月都给家里交三十块钱,一年就有三百六,五年最少也有一千八。可王兰花那儿才搜出七百多块钱,其他钱去哪儿了?赵贵香什么都不干,每个月还能给何军伟打生活费,现在居然还有五百多的存款,那钱是从哪儿来的?这些可都是赵贵权的工资啊,她天天说帮我们保管钱,怕我拿去补贴娘家,结果全拿去补贴其他儿女了。”

李母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说:“你这会儿哭有什么用啊,我早就让你们支棱起来,你们不听,还觉得就没在他们身边他们不要你们的。还真怕我们真的要你们的钱,我都不知道怎么生生你这个缺根筋的?”

李英被骂哭得更凶,李母叹口气说:“别哭了,工作没了、钱没了都没关系,在农村只要肯干,就饿不着。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别让赵贵权受牵连,你也替俩孩子想想,碰上这样的爷爷,赵贵权再被连累,他们这辈子可就抬不起头了。”

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生这么个傻缺玩意。

李英也回过神来,说道:“娘,你帮我看着孩子,我和大哥去公社看看。”

李英走后,大队长和李会计把赵贵香的儿子抱过来,让李英照看几天。

李母才不乐意呢,趁机把赵贵权和家里断绝关系的缘由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又数落王兰花这些年怎么虐待她女儿的。

女婿一个三十多的工资,每个月就得五块钱的生活费。

这五块钱每一分每一厘都要给王兰花汇报得清清楚楚,差一分她就说是拿来补贴李家了。

而王兰花却拿着女婿的工资,去补贴其他儿女。

话里话外王兰花手里的钱都是赵贵权的工资。

大队长和李会计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王兰花折磨小儿媳妇这事儿,全村人都知道。

而且当初李英是那种情况嫁进赵家的,在村里说起来都不光彩。

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整个公社恐怕都是独一份,谁家都不愿意娶这样的姑娘进门。

现在连赵贵权都来丈母娘家住了,说明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两家关系本来不好,赵家再出这一档子事,谁愿意再接受一个孩子,说不一定就惹祸上身。

最后大队长两人又把孩子送去赵村长的弟弟家,结果人家也说两家多年没来往了。

现在出了事,怕被连累,更不可能帮忙带孩子。

没办法,孩子只能被大队长带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