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撒娇老妈

面膜的配比和配方朱厚炜已经全部调制出来,阿奴和阿绫都对此赞不绝口,就连一向沉稳的婢女秀宜也偷偷用着面膜敷面。

朱厚炜坐在风雪亭内喝着茶水,秀宜双手置腹,盈盈迈着莲步走来,恭声开口道:“女婢参见王爷。”

朱厚炜嗯了一声,抬头看她一眼,下意识的道:“你也用面膜了?”

秀宜脸颊有些羞红,然后才声若蚊呐的道:“嗯。”

“如何?”

秀宜点头道:“极好的。”

朱厚炜轻轻点头,将石桌上的配方和配比交给秀宜道:“这是调制的配方和配比。”

“王府最近缺钱,宫内也无法继续拨款到这儿来,算缺口大概每年也不过两万多两。”

“你让王府的婢女太监们负责生产这种面膜,再去正阳街租赁个铺子,这门生意且做一做吧。”

虽然商业是贱籍不入流,但让王府下人们去做还是没问题的,不会自降身份。

朱厚炜当然不会亲自去参与,至于面膜能否赚到钱,赚到多少,他也只能做个尝试,真要实在缺钱了,最后还是得问大哥要。

“这些事你自己负责吧,怎么宣传,怎么销售,你自己看着处理。”

秀宜重重点头道:“奴婢遵旨!”

朱厚炜挥挥手,让秀宜下去办差。

毕竟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发明,能否带动商业发展,朱厚炜也不敢确定,但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将所有精力全部放在这上面。

弘治中兴……看上去说的煞有其事,但朱厚炜真正进入决策层,才知晓大明并不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稍稍遇到一点天灾人祸,大明的经济依旧会捉襟见肘。

总而言之,大明还没有实现全面富强。

大明的商业是个暂未开发的领域,拥有巨大潜力,只是历来执政者都秉持祖制,从未真正将商业放入眼中。

当然,不仅仅是祖宗制度的原因,还有一个因素便是商业税收很难收取,弄虚作假实在太严重。

比如两京十三省发生任何商业往来,该怎么合理收取商业往来产生的税收?如田税,田地就在那里,有固定的征收标准,粮食产多少,再缴纳一部分实物粮食上来,那么这个税收过程就算彻底完成。

再比如河船税,只要船只入境,就能根据一艘船只拉的货物多少实现税收收入,依旧有实物存在。

但如果是建筑业,该怎么实现税收收入?民间商人替求主建设房屋,所需人工、沙石、木材等等,一系列融合下来,根本就无法对这种建筑商实现合理收入。

能收取的也只有原材料税收,可真正赚钱的建筑商却无从收取,或者说没有固定标准。

再比如个体工商户,再街道摊位上易货,摊位费可以固定收取,但易物产生的利润多少,也没办法合理收,课税司索性就不再收取。

丝绸交易也是如此,能收取的税收只能从生产环节,可销售环节在当下来说,其实就根本无法实现税收收入。

商业税中最重要的源头……利润,其实大部分都没有办法实现彻底收入。

除此外,商业税比较农业税,税收又轻了很多,三十税一,换算后世税率,也就是百分之三多一点,这是何等的低廉?又能从商业上收取何其低微的税务收入?

明明大明抱着一个硕大的金碗,但却要讨饭吃,虽然比喻有些不恰当,但较于商业来说,确实就是如此!

如果将这部分税收给开发出来,每年能增加不少收入!

这仅仅只是其一!

此前朱厚炜就对弘治皇帝说过,他要彻底解决土地兼并,只有让商业着重发展,有利可图,甚至可图的利益比农业还要高,才会让权贵士大夫们将目光改投向商业,从而减轻农业土地兼并的压力。

至于摊丁入亩、一条鞭、士绅一体纳粮……说实话,基本就不可能实现,就算强权压下去,但皇权也不下乡。

社会是形形色色的人组成,人心复杂,想要他们保持信念目标统一,一心为国……这怎么想都不可能,朱厚炜也从来没指望过下面那些人能做到如此!

人都是趋利的,下到小民,上到士大夫都是如此,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以时间而改变!

他暂时做不到共同富裕,但却可以让上层们少剥削点农民,让农民能守着一亩三分地,能有一口吃的,不至于饿死,不至于田地被人抢走,这暂时就足够了。

事情要一件件来,一口吃不下胖子。

商税要改革!

朱厚炜最后下出结论,这也是他一直想要做的事!

……

另一边,秀宜已经开始督工王府上的太监和婢女,在抓紧生产面膜,她也不怕配方会被泄露出去,能进入蔚王府的,都是忠心耿耿之人,若有谁不懂规矩,下场会如何,每个人都清楚。

在这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人命不值钱,尤其是这些太监和婢女,他们在深宫数年数十年,太知晓这个道理了!

同时秀宜也在正阳街租赁了一处铺子,位于最繁华地带,她并没有用王府的招牌,一般而言,权贵们经营生意,也不会让人轻易发现这些商业就隶属于他们,大都会保密。

第一批红玉膏面膜很快就进入市场,在这个人均胭脂水粉的时代,面膜的理念一经推出,便在北平引起巨大的轰动!

保湿、补水、养颜这几个字眼被打出去,不知让多少女子趋之若鹜。

至于会不会起效果……不管会不会起效果,但一两银子三片面膜的奢侈报价,就注定它必须会起效果!

秀宜对市场的捕捉很敏锐,面膜定价很高,因为她知道,这样的商品,穷人注定用不起,权贵们更不会在乎价格,价格越高,越会让她们有优越感。

甚至秀宜还请了王府一群托,故意制造面膜抢手的价格,一番手段下来后,红玉膏顿时在京师卖到脱销!

甚至好一些权贵家的妇女排队下订单,一下都是数十两银子的订单,场面一度火爆!

后宫。

“皇上,我要买面膜。”

“什么面膜呀?我让老二下次进宫给你带点。”

“买不到,排队都要排一个月。”

“买不到你和朕说干啥啊?耽误朕钓鱼嘛不是?”

“我就要,你想办法给我买!”

弘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