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清晏
人间,大燕,永安京。
日夜难分,妖怪肆虐。自江擢、江风启、江易寒相继离世,皇宫内主持国事的便换做了宋知意。
当然,昭告天下的诏书,将三人的死亡美其名曰驾鹤登仙。
永寿侯宋慕青、小世子和顾若云都以最快的速度,搬进了皇城居住,形成了一个临时抗妖幕僚团。
“报!”
本是将内外宫分开的凌霄门,为免贻误和妖怪殊死一战的战机,再不合拢,方便前方战线的探子们进出。
骏马带着从陪都五百里加急的军书,一路畅通无阻地从凌霄门直直跑至中宫,凤清宫门前的中年女官看到身穿宝蓝色官服的除妖司差役停在宫门前,抱了抱拳,道:
“辛苦了,给我吧。”
那人将怀中军书递过去,随后几乎是跌落马背,倒地抽搐。
值守的宫女见了,忙喊道:“太医,快传太医!”
凤清宫内,宋知意正在排演部署,以为调兵遣将之图。
看到采苹进来,宋知意忙从她手中接过那张墨迹斑驳的信纸,念道:
“陪都两司兵力不足,幸得昭阳前市舶司卿肖中道和司草门之主贺璋坐镇,召集了东南十四郡六府的金天宗道人,留了三分一在陪都增援,剩余三分二都派去东南各处要塞守关。”
宋知意读完,多日来在眉间萦绕的愁云忽然散开了一瞬,笑道:
“这个贺璋,虽然辞官不做,可到底还是心系百姓啊。我大燕就需要这样的良臣能臣,待妖祸结束,本宫要改革吏治,力求天下有志之士都能为国分忧。”
宋慕青忽然起身拜道:“臣弟在陪都还有些旧时府兵,虽然不都出自金天宗门下,可也颇通道法。他们对朝廷已经寒了心,贺璋和肖中道未必请得动他们。我对陪都情况熟悉,望娘娘准我带一队拾伍个两司差役,赶回昭阳,请他们再出山,共守东南。”
愁云再次凝在宋知意的眉间,“可是哥哥你的腿……”
“区区腿伤,何足挂齿,哪怕为国捐躯,臣弟也在所不辞!”
宋莫浔也跟着向皇后拜道:“望姨母也准我同去陪都,为国分忧!”
宋知意的眉皱得更紧,她斩钉截铁道:“莫浔不准去,你就留在永安京,本宫有大用。”
顾若云看了看宋莫浔,道:“娘娘,那我去,侯爷有腿疾,这一路山高路阻,就算用京城内最快的马,也要几日方能到。”
宋慕青的面上却多了几分轻松,道:“若云你有所不知,年少时,家父曾为我请过一位世外高人,这高人不是金天宗的,也不是云梦宗的,却传授了我好些道门法术。一个小小的缩地成寸符,我还是会画的。”
宋知意的表情骤然放松,道:“我竟忘了这件事,我还记得当年那位仙风道骨的老高人,从他那里,你可是没少学东西啊。”
大燕上空,正忙着给各处连绵山脉施下阵法、阻拦妖兽藏匿其中的云中君忽然觉得鼻子有点痒,打了个喷嚏。
凤清宫内,宋慕青再次道:“望娘娘准许!”
“好!哥哥你要平安归来,我们在永安京内,为你接风洗尘!”
顾若云忽然轻叹了一句:“如果百里还在就好了。”
宋莫浔没说话,可心中也在念着同样的一句话。
是啊,如果百里还在就好了。
——
人间有如此大乱,几位上神上仙都下了界,暗中相助。
百里相和十三师妹等人去的,正是玉城。
重临故地,还不待百里相心中有何情绪起伏,便见下方一片兵荒马乱和腥风血雨。
“别……别吃我……”一个年青妇人怀中抱着仍在牙牙学语的孩童,眼泪和鼻涕糊在了一起,不住向后退去。
可后面是一堵坚硬的石墙,她已无路可逃。
一只浑身生满尖利锐刺的钩蛇不顾她的求饶,正朝她吐着猩红的信子。
“神呐,求求你们救救我们……”那妇人走投无路,只得闭眼哀求。
破空之声划破天际,那妇人再睁眼,却见一凌空而立的少女掌中握着一柄巨大的黑弓,眼神冷漠地看着钩蛇的尸体。
那妇人按着自己怀中的孩童,一起叩头念道:“谢神仙保佑,谢神仙保佑……”
百里相微微点了点头,却听身后意玄上神赞道:“好箭法。”
“上神谬赞了。”
百里相还没回头,便见耳边一片青蓝之气闪过,那杀气凛然,带着万古无前的杀意向下方冲去。
顿时,妖尸遍地,飞灰漫天。
玉城之内,本就被横行妖怪破坏的断壁残垣旁,又多了不少残砖烂瓦。
百里相暗暗咂舌,不愧是万古杀神,人家这一出手,就是比她这一箭一箭射的,要快得多了。
凰冉不甘落后,又自意玄身后蹿出,手中凝起两团炽热的火球,向下面飞去,口中喊道:“下面那只穷奇是带头闹事的,看我不杀了它!”
意玄也不拦她,只是在后面看着凰冉动作。
十三师妹法术了得,和穷奇只斗了几个来回,便将那只凶兽燃烧殆尽。
意玄不知是炫耀还是赞赏,侧头对百里相道:“阿冉厉害吧?”
百里相微微笑道:“小师妹自然是厉害。”
百里相看了看手中那柄沉重的游光黑弓,忽然心念一动,朝着一片狼藉的地面,扔了下去。
意玄并不意外,只是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她。
凰冉此时正往回飞,看到百里相此举,不解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百里相笑了下,那笑却有些凄然,“我已经不是百里相了,还要这弓有何用?”
——
在大燕百姓并不知情的时刻,各位自天界而来的上神上仙们,很快便帮人间料理了大半妖怪。
其中格外凶的那批,基本都是死于意玄上神的青蓝二气之下。
其余并不那么凶的妖怪,又被百里相的了晴剑和凰冉的凤凰神火解决了大半。
皇后约莫猜出了点隐情,这才准了宋莫浔和顾若云,带领除妖司和伏魔司,东南西北游走,将最后一些妖力低下的小妖清理了个干净。
数月之后,人间肃清一片,再无妖迹出没。
而凤清宫中,也收到了一封不知来历的密信,笔迹很是锐利:“愿大燕,海清河晏,盛世太平。”
宋知意将那封信紧紧地握在手心,一夜未眠,愣愣地在院中望了一整晚的月亮。
待采苹起夜时,方才发觉皇后不在屋内。
采苹匆忙去扶宋知意,皇后的眼中却有热泪滴落,砸在采苹的手背上。
“皇后……”采苹生怕打扰了沉思中的皇后,小声唤道。
那热泪滚烫,采苹不敢去擦。
宋知意不语,只是依旧望着月亮。
采苹看着她,几月之内,皇后劳心过度,两鬓斑白,眼角的细纹也多了几道,再不像个养尊处优的贵妇,平白苍老了很多。
可皇后今晚好似有点不一样。
宋知意凝望着空中的弯月,忽地释怀一笑,喃喃道:“这是他们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