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红田村

第1 章 红田村

1973年夏。

南方,长虹县,红田生产大队,红田村。

烈日灼灼下,响亮振奋人心的口号响彻田坎,广阔的田野上,金黄色的麦秆被饱满的麦穗压弯,农民们手持镰刀,弯腰弓背,勤恳收获自己一年的辛勤劳作。

孩童的玩闹声参杂其中,有正经事的他们,活泼热烈的穿梭其中,珍惜的捡起地上散落的麦穗,这可都是公分和粮食。

远处的小道上。

有一少女双手分别提着两密封好的竹筒水壶,戴着一顶草帽,一跳一跳的走着,肩上的两条粗黑麻花辫也随之跳动,自娱自乐的开心。

有人从地里抬手拭汗,眼尖的看到这一幕。

大声笑道:“了了来给你爷和哥送水呢!”

孟知夏有些懵的抬起头。头上烈日过于灼烈,孟知夏抬起手放在额上遮挡部分阳光,眼睛半眯着,大声回应,“是啊!叔,叔辛苦啦。”

地里的人大笑着回应。“辛苦啥,叔心里高兴着呢!”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抬起头来,面上均是丰收的喜悦。

有人问道,“了了,大队长是不是已经去城里接知青了。”

话落,周围也紧跟着嘈杂,都在讨论知青的事。毕竟这是他们村第一次有知青来,之前的倒是没轮到红田村,这次倒是有了。

不过,看周边几个村子,那些个知青闹出的事,村民们望着心里慌得厉害。

孟知夏乖乖点头,“是的,婶子,看着时间应该快回来了。”

闻言,人群中再次出现一阵嘈杂。

又有人问,“了了。你家那位表哥是不是要过来了。”

孟知夏一愣,赶紧回应,“我不知道婶子,等我奶来了,你问问我奶吧。”

说完,孟知夏赶紧埋头往前冲,往自家人在的地里去。

留这里的人开始讨论孟家这个远方表亲。

也是前段日子。

不知是谁给出的消息,说是孟家有个亲戚,还是个男娃,正巧知青返乡,返到了红田村。

引起了好大一波讨论。

孟知冬艰难的直起身,举起脖子上的帕子,胡乱在脸上擦了把汗,双眼敬佩的望着自家爷爷收割的动作和速度,迅速而敏捷,动作标准完美,每一刀都利落至极,实乃老当益壮啊。

孟知夏小跑着过去,边走边喊:“大哥!爷!”

见人望过来,将手扬高高的不停飞舞,跑得更快了,像是田间的蝴蝶。

孟知冬着急道:“慢点!孟知夏!”瞧见人的脚步慢下来了,又扭头朝那道远去的背影喊,“爷,别割了,了了来了。”

孟老爷子停下动作,将刀一收,利落的转身走回去,“走。”

孟知冬点头,快步跟在身后。

孟知夏熟练的停在地头的树荫下站定。

往日她来送水或是说话都是这样,孟家人从不让她下地,至于算工分时,孟家人拿钱抵上即可。

孟家在红田村出了名的有出息,就是人丁有些少外,就没有什么挑的出毛病的。

孟老爷子之前是当兵的,后来因伤退伍,现在还领着补贴。

而孟老太是个有能力的,想当初孟老爷子出去打工,她一个人拉扯着四个老人,一个幼儿,在闹饥荒那几年,因为粮食钱财,是敢跟人家拼命的,硬是撑到最后。

如今孟家也就简单的六口人,孟老爷子和孟老太,儿子孟建国,儿媳黄灿,以及孙子孟知冬,孙女孟知夏。

也就是物以稀为贵,对这两个孙儿,孟家人疼得紧。

孟知夏见人过来,赶忙将水递过去,“爷,大哥。”

孟老爷子应下,笑着问:“了了今天怎么过来了?”

孟老爷子平常话少,也是个不苟言笑的主,但是在自家乖孙女面前,那叫一个和蔼可亲。

孟知冬习以为常,低头望向孟知夏。

孟知夏笑容甜软,露出两个大大的酒窝,“奶今天有点忙,就是我过来了。”

孟老爷子点头,望着面前飞扬的麦田,似乎在出神。

孟知冬戳戳孟知夏的肩,低声问她,“爹是不是已经去接人了?”

孟知夏点头,“嗯,应该马上要回来了。”

此话刚落,远处便传来拖拉机嗡嗡的声响。

孟家在的这块地视野还算好,看得比较清楚。

孟知夏和孟知冬随之望去。拖拉机停下,上面陆陆续续的跳下几个人。

孟知夏望得出神,眼眸半眯,似乎在思考什么。

孟知冬眼中满是好奇,“你说,里面谁是我们家那位表亲。”

听见耳边的问话,孟知夏摇头,“不知道。”

孟老爷子没搭理这两人的弯弯绕绕,喝好了水便站起身。

周围有记工员守着,不能耽搁太久。

孟老爷子朝孟知夏道:“了了快回家吧,别被晒着。”

孟知夏将视线从嘈杂的远处收回,乖巧的点头答应。

孟知冬笑道:“对对对,可不能吧我家了了的脸蛋晒花了。”

孟知夏傲娇的一扭头,神采飞扬,“那可不是。”

孟知冬想伸手掐她脸蛋,但看看刚还在割麦子的手,还是遗憾作罢。

孟知夏得意的朝他哼哼。

孟知冬无奈,拿起镰刀,如同江湖大侠般潇洒走开,留给孟知夏一个干净的背影,挥手道:“走了,割麦子喽。”

孟知夏被人逗得笑出声,笑声清脆悦耳,大酒窝仿佛乘了美酒,令人心醉。

孟知夏转身,沿着来时路,快快乐乐的回家。

——

孟建国望着面前的几个人,一个脑袋无数个大,头疼的厉害。

这次社里分发给他们村里一共五个知青,三男两女,瞧着年龄差距不大。

看着面前这一堆白白嫩嫩的人,孟建国就觉得难熬。

他举起手上的册子,沉声道:“安静。”

还好,这些都是受过教育的人,听见孟建国的话,大家默契的停止了说话。

孟建国稍显满意。这不怕人笨和娇气,就怕人不听话,自作聪明。

“现在我们带你们去知青院,拿好东西走。”

几人拿好自己的东西,跟在人身后慢悠悠的挪动。

知青院,是孟建国带着村里的青壮年将之前的土培房翻新过的,共有三间大房子。

建在村子西边一角,离村里人不近也不远,是一个很好的相处距离。

而孟知冬他们今天负责收割的麦地就在西边这里。

孟知夏正对路边野花看得起劲,打算摘一些做个花环带回去给孟老太。

孟建国还在对这些刚来的知青说事儿,告诉他们一些村里的情况,以及地里的事。

一口乡音,杂着些许普通话,说的飞快。

直把这些人说的一愣一愣的。

他急啊,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每分每秒无比宝贵。

身旁村里的会计——周算,拍他肩膀,说:“那不是了了嘛。”

孟建国预备骂人的话戛然而止,立即朝前面望去。

下一秒,对这位凶悍暴躁的大队长心存害怕的年轻知青们,欣赏了一番难得的艺术——变脸。

男人严肃正气的脸上瞬间染上笑容,用一种奇怪的,仿佛被人掐着脖子发出的声音叫前方的人。

“了了。”

听见有人叫自己,孟知夏下意识抬头应了声,看清人后,高兴喊道:“爹!”

朝人小跑着过去,手里的几朵花和肩膀上乌黑漂亮的大辫子,都跟着一颠一颠的。

几人有些呆愣的望着朝他们跑来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