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而在北海孤峰上,玄广霄忽然睁开双眼,三花缓缓化入识海,化作道印,永驻元神。
他的目光透过冰原,看向天外。
他感知到了。
他知道,自己证道之举,已非隐秘——天庭、佛门、圣人、妖神、魔道……他们都看见了。
但他毫无惧意。
他缓缓起身,袖袍微扬,轻声道:
“今日我踏大罗,非为证果,乃为证心。三界若容我,则我走我道;三界不容我……我亦走我道。”
——他头也不回,迈步离开极北,踏入红尘,逆流三界风云。
此刻,三界之中,正有无数目光,投向这位新晋的大罗金仙。
有者欲试探、有者欲笼络、有者暗起杀机、有者……欲与之并肩立世。
话说,师徒四人。
高山万仞,气势峥嵘。此山根接昆仑龙脉,顶通九霄云汉,瑞气缭绕,祥云环绕。白鹤常栖千年古桧,玄猿时挂青藤老萝。日映林间,霞光万道如红雾翻涌;风穿幽壑,灵气腾腾如彩云飞舞。幽禽乱啼于翠竹之中,锦鸡斗艳于百花之间。
再看那山峰,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峨耸立,霞光万丈;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嶙峋挺拔,瑞气升腾。崖前灵草繁茂,岭上梅香四溢。荆棘密林如墙,芝兰之气淡雅袭人。深林之中,鹰隼凤鸟共聚;古洞之间,麒麟神兽游行。
潺潺山涧,水声清越,似有灵识;层峦叠嶂,气势连绵,恍若画卷。古松苍翠,青竹斑斓,千年不凋;李花白、桃花红、垂柳翠,三春争艳,百花竟芳。龙虎啸山,鹤猿共鸣。麋鹿从花林中跳跃而出,青鸾在阳光中引吭高歌。此地宛若仙境,仿佛蓬莱阆苑在人间重现。云卷云舒,花谢花开,时光仿佛静止在这仙山之巅。
唐三藏骑马望见此地,不由喜道:“徒儿们,我自东土西行以来,见过无数山水,可从未见过如此灵秀福地。若此地近雷音寺不远,我们便可在此整肃仪容,朝拜佛陀。”
孙悟空咧嘴一笑:“师父想得早了。这地方虽好,可离西天还早得很咧!”
沙僧问道:“师兄,我们离雷音还有多远?”
悟空耸耸肩道:“十万八千里。如今连一停(古代单位,十分之一)都未走完。”
八戒挠头苦笑:“哥哥,这得走多少年啊?”
悟空道:“要论你我兄弟,十几天也能走到;我一个人飞一日能来回五十趟;但若说师父……嘿嘿,那真得从小走到老,再从老走回小,轮回千遍也难到头。只有一个法子——‘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沙僧点头道:“师兄说得有理。这仙山福地,定是有人居住。依我看,这山中必有高人隐居。”
悟空认真打量四周,也点头:“此地没有邪气,仙意充盈,必是得道之人居所。走,我们边游边走,仔细看看。”
【此山,正是名动三界的——万寿山。】
而那山中道观,便是赫赫有名的——五庄观。
五庄观主人,道号镇元子,道行通玄,号称“地仙之祖”,混名“与世同君”。此地藏有一宗天宝——人参果树,乃天地未开、混沌初判时所生之灵根,天下四大部洲,唯此一株。
——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再三千年才得成熟。短短一万年,只能结三十枚果子!
其果模样,竟如三日不满的婴儿,五官俱全,肢体完备。若有缘人得之,光是闻香便可增寿三百六十载,若吃一枚,更能延寿四万七千年!
今日镇元大仙接得元始天尊法旨,受邀登临上清天·弥罗宫,聆听“混元道果”玄论,便将观中事务暂托两位童子——
一名清风,年方一千三百二十岁;一名明月,年不过一千二百。
镇元子出行前,特意叮嘱二童:“不日有一故人自东土而来,乃唐朝圣僧,法号三藏,你们务必礼待。可取两颗人参果相赠,以表旧情。”
二童惊讶道:“师父所言之人,乃佛门之僧,我等乃太乙玄门,岂不道不同?”
镇元子捋须笑道:“你等年幼不识。这三藏和尚,实乃西方如来佛座下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曾结善缘,他亲手奉茶,敬我如兄,是故今日有此一诺。”
清风、明月虽觉意外,但也只得恭敬应命,不敢违逆。
却说唐三藏师徒四人,沿着云蒸霞蔚的山道缓步而行。行者身形轻盈,一跃三丈;八戒提着钉耙,边走边东张西望;沙僧背着行李,默默随行;唐三藏则骑在白马上,神色肃然。
走不过半柱香功夫,只见前方松林开阔处,一座观门赫然入眼。
那观门金瓦琉璃,白石为阶,匾上三字龙飞凤舞:“五庄观”。
悟空凑近一瞧,嘿嘿笑道:“好个仙府清居,倒是名声不虚!师父且在此稍歇,弟子敲门去。”
说罢上前扣响门环,“咚咚咚”几声,只听里头一个少年清亮的声音响起:“来了来了!是何人造访?”
只见门开处,走出两个童子,一个面若春风,身着青衣,正是清风童子;另一个眉目俊秀,衣袂飘飘,便是明月童子。
清风一眼瞧见悟空等人,便笑着拱手道:“几位可是从东土而来的取经人?”
三藏闻言翻身下马,合十施礼道:“贫僧唐三藏,奉旨西天取经,路过宝地,叨扰还望见谅。”
明月童子闻言一怔,忽然想起师父临行前所嘱,不禁眼中一亮,对清风道:“师父有言,东土圣僧乃故人,须以礼待之!”
清风点头,连忙笑道:“诸位远来是客,请进观中歇脚。清风、明月奉师命,已有仙果为赠。”
唐三藏闻言微惊,道:“贫僧与贵师曾有旧谊?”
清风道:“正是。我家师尊镇元大仙,早年与金蝉子佛子结缘,念旧情特留人参果以待。”
三藏连连称谢:“有劳了,有劳了。”
众人遂入观中,只见观内楼台清净,殿宇祥和,处处仙气缭绕。童子奉茶斟水,不多时,便捧出一个金色檀木盒,打开后内有三颗人参果,色如玉脂,形似婴儿,五官俱备,香气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