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夜幕沉沉,长安皇宫之中,殿宇巍峨,重重宫阙之下,唯有宫灯摇曳,映出朦胧的金色辉光。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net李世民在金銮殿上宣布水陆大会继续举行后,便回到了寝殿,似乎对今日佛道之争毫不在意。然而,玄广霄立于宫外,目光如电,凝视着宫门深处,心中却掀起一丝异样的波澜。

他身为紫微宫战神,通晓天道,最能察觉世间异变。方才在金銮殿上,他便察觉到李世民的身上似有妖邪气息缠绕,然而宫中龙气雄厚,令那股气息极为隐晦,难以揣测。眼下夜色渐深,百官散去,皇城渐渐寂静,正是探查真相的好时机。

玄广霄不动声色,身形一闪,化作一缕清风潜入皇宫深处。他步履轻盈,如踏虚空,不惊宫中巡守,也未引起半点动静。

寝殿之内,灯火微熄,李世民已然就寝。然而,他的面色隐隐浮现出一丝不自然的苍白,眉宇间透出疲惫,呼吸亦显沉重。玄广霄目光微凝,心知此乃妖邪作祟。他微微抬手,轻点眉心,顿时,一道微光自其额间绽放——天眼开!

刹那间,世间万物的光影在玄广霄眼中变得截然不同。寝殿之内的黑暗被彻底撕裂,在天眼之下,李世民身上竟附着一团漆黑如墨的鬼影!

那鬼影狰狞扭曲,宛若附骨之疽,盘踞在李世民的背脊之上,缠绕于龙气之间,仿佛在不断吞噬他的气运。玄广霄心中微凛,知此物绝非寻常妖邪,而是某种更为可怖的存在。他不再犹豫,袖中剑光一闪,指间掐诀,口中轻喝:“斩!”

剑光如电,璀璨夺目,直刺那黑影!

黑影察觉危机,猛然从李世民身上挣脱,化作一道流光向殿外疾驰而去。玄广霄冷哼一声,身形如鬼魅般跃起,紧追不舍,手中剑光如匹练般疾斩而出。

“轰——”

一剑之下,宫墙震颤,石瓦纷飞。然而,令玄广霄未曾料到的是,那黑影竟在关键时刻,周身陡然绽放出一层金色佛光!

佛光如海,层层叠叠,将黑影护在其中,竟挡下了这一剑的凌厉杀机。

玄广霄目光骤冷,冷笑道:“原来如此,竟是佛门的手段。”

他本以为皇宫之内邪祟作乱,岂料这股气息与佛门有关。黑影得佛光护持,速度瞬间暴涨,眨眼间便已窜出宫墙,消失在夜色之中。

玄广霄收剑而立,凝视远方,沉思片刻后并未继续追击。

他心知此事并未到当机立断之时,对方既能潜入皇宫,又能借佛光护身,必然与佛门有着极深的牵连。而此刻贸然惊动佛门,未必能查出真相。

他缓缓收敛剑气,抬头望向天际,眼中寒芒闪烁。

“好一个佛门,表面普度众生,暗地里竟在皇帝身上下手……”

玄广霄长袖轻拂,衣袂飘飘,身形化作清风,消散于皇宫之中。

……

翌日,长安城内,晨钟初响。

李世民醒来时,只觉精神异常疲倦,昨夜的梦境更是模糊不清。他微微皱眉,心头隐隐有些不安。

此时,太监前来通禀:“陛下,水陆大会已然准备妥当,众高僧已至,请陛下前往大兴善寺主持盛典。”

李世民轻叹一声,挥袖道:“传旨,朕即刻前往。”

然而,宫墙之外,玄广霄立于高处,俯瞰长安城。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那皇帝早朝已毕,帅文武多官,乘凤辇龙车,出离金銮宝殿,径上寺来拈香。怎见那銮驾?真个是:

一天瑞气,万道祥光。仁风轻淡荡,化日丽非常。千官环佩分前后,五卫旌旗列两旁。执金瓜,擎斧钺(yuè),双双对对;绛纱烛,御炉香,霭霭堂堂。龙飞凤舞,鹗荐鹰扬。圣明天子正,忠义大臣良。介福千年过舜禹,升平万代赛尧汤。又见那曲柄伞,滚龙袍,辉光相射;玉连环,彩凤扇,瑞霭飘扬。珠冠玉带,紫绶金章。护驾军千队,扶舆将两行。这皇帝沐浴虔诚尊敬佛,皈依善果喜拈香。

唐王大驾,早到寺前。吩咐住了音乐响器,下了车辇,引着多官,拜佛拈香。三匝已毕,抬头观看,果然好座道场。但见:

幢幡飘舞,宝盖飞辉。幢幡飘舞,凝空道道彩霞摇;宝盖飞辉,映日翩翩红电彻。世尊金像貌臻(zhen)臻,罗汉玉容威烈烈。瓶插仙花,炉焚檀降。瓶插仙花,锦树辉辉漫宝刹;炉焚檀降,香云霭霭透清霄。时新果品砌朱盘,奇样糖酥堆彩案。高僧罗列诵真经,愿拔孤魂离苦难。

太宗文武俱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又见那大阐都纲陈玄奘法师引众僧罗拜唐王。礼毕,分班各安禅位。法师献上济孤榜文与太宗

高台上,陈玄奘双目微睁:“至高的德行深邃而渺茫,禅宗的境界超然寂灭。清净而灵妙通达,可以遍行三界。能够随心所欲地变化,掌控阴阳万象。它的本质真实不变,作用无穷无尽。

看到那些孤魂漂泊无依,实在令人怜悯。因此,我们奉唐太宗陛下的圣命,召集众位僧人,参禅讲经,开启广阔的方便之门,乘慈悲之舟普度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不再受六道轮回的痛苦。引导他们回归正道,让他们得享天界的福乐。

无论是行动还是静止,都应遵循自然之道,回归纯真本性。依靠这个殊胜的因缘,希望能够蒙受天界神灵的庇佑;借助这场盛大的法会,使孤魂摆脱地狱的束缚,早日登上极乐世界,得享自在,往来于西方净土,安然无忧。”

太宗看了,满心欢喜。对众僧道:“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后功成完备,各各福有所归,朕当重赏,决不空劳。”那一千二百僧,一齐顿首称谢。当日三斋已毕,唐王驾回。待七日正会,复请拈香。时天色将晚,各官俱退。怎见得好晚?你看那:万里长空淡落辉,归鸦数点下栖迟。满城灯火人烟静,正是禅僧入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