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新劳动力

如果说听到土著拿着自己的鱼竿顽耍打闹,陈舟还能保持情绪稳定的话。

得知此次登岛的这批人中有一名疑似来自文明世界的人,他就不能再保持平静的状态了。

同样持有枪械且具备一定超出土著认知的知识的人,想忽悠土著可能比他还简单。

毕竟这些人都是天生的强盗和骗子。

假如没有外来的人戳破这层“窗户纸”,他永远都能站在土著头顶,用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他们。

但这些来自17世纪工业发达地区的水手,极有可能动摇他的统治。

当然,作为两名土著的主心骨,这座岛屿名义上的“掌控者”,尽管心中波澜起伏,陈舟的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询问的音调都显得比刚刚更为平和。

“神”是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慌张的。

一旦因为糟糕的表现破坏了在土著心中的高大形象,以后可就不好管理他们了。

……

陈舟的伪装很到位,星期日并未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只是站在他身前,用尽量缓慢的语速,清晰的口齿讲述着观察到的一切。

由于没能第一时间发现这群土著登岛,星期日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数量。

根据能看到的几个人,还有独木舟的大小推测,此次登岛的土著至少有14人,最多18人。

这些人皆为男性,除穿着衣服的那个人之外,其余人都**着身子。

他们的武器主要为木质长矛,但也有例外。

星期日说他观察到有两个土著手中疑似拿着金属刀具,很像陈舟分给他们割草用的铁片刀。

……

冷兵器能对自己产生的威胁微乎其微,陈舟并不在意。

听星期日讲完这些,他又问了两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海上除了这条独木舟外,还有没有船只?造型独特的大型船只。

那个穿着衣服的人,是黄头发还是红头发,亦或是黑头发,他有没有拿着类似枪的武器?

……

听到问题的星期日闭上了嘴,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给出了他的回答。

海上有没有其它船只他没太注意,他只顾着数清人数,查看众人的武器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近岸肯定没有大船。

至于穿衣服的人头发究竟是什么颜色,他没观察到,因为那人戴着帽子。

关于有没有武器的问题,星期日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复。

他只能用含糊的语气说:“好像没有,我没看到。”

……

《鲁滨逊漂流记原著中从未提到过鲁滨逊流落到岛上第三年就有疑似来自文明世界的水手登岛。

遇到此事,陈舟一直倚仗的“未卜先知”能力失去了作用。

他不得不考虑,是不是他解救俘虏,破坏大部落祭祀的行为引起了变数,才出现眼下的局面。

当然,既然星期日说这群土著与大部落中人有些许不同,那也有可能是因为其它原因。

不过不管怎么说,“客人”敲了家门,他这个主人都该出去看看了。

是敌是友,是杀是留,总得有个说法。

……

吩咐星期日去把星期六叫回来,待会一同赶往山下。

陈舟估计那些登岛的土著应该还不知道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便准备先以观察为主。

待完全了解土著的分布,看清那名“文明人”的底细后,再决定采取何种态度,何时动手。

清楚自己不会在第一时间发动攻击,更不会冒险贴近土著,引起他们的警惕。

陈舟没穿厚重的藤甲,只背上了登山包,带了一把手斧和大副的望远镜,还有他新造出来尚未参与过实战的步枪以及三十多发刚完成装填不久的米尼弹。

等待星期六和星期日回来时,为了确保安全,他还把左轮手枪揣进了腰间。

如此,只要他自己不犯糊涂,跑到接近那名“文明人”200米以内的范围,保持400500米的距离,便可稳占不败之地。

其实200米这个距离都显得太过保守。

17世纪的火绳枪,虽说理论有效射程能达到100米,实际表现有效射程至多60米。

更确切地说,超过50米,火绳枪的子弹能不能命中目标都要看缘分。

别说他拉开了足足400米的距离。

就是真站到200米以内,也不可能被火绳枪一枪打死。

要真被打死了,有那种晴天都遭雷劈的运气,恐怕他老早就死于意外了。

……

没多大会儿,气喘吁吁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一同返回窑洞。

招呼上在墙根下睡觉的来福,三人一狗直接出发,前往山下。

为照顾刚经过剧烈运动的两名少年,陈舟特意放缓了脚步,给两人留了充裕的恢复体力时间。

一路行进,陈舟心中颇有些忐忑——

自第一次见土著登岛以来,他一直习惯性地认为土著只会从东北角登陆,随后的经历更验证了此事,致使他把大部分防御设施和伪装工程都布置在了东北角。

而他登岛的位置,也就是领取神秘奖励这一侧,几乎没有任何诸如瞭望塔或者陷阱的防御设施。

不仅如此,由于长期从沙滩的堆料场往山上搬运建材或是奖励送来的物资,从山下到山上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条明显的小路。

只要土著沿着营地继续往上走,且他们视力正常,在看到小路后很快就能猜到这个岛上有人居住。

也就是说,在星期日返回窑洞汇报的这段时间里,机灵的土著极有可能已经要顺着小道摸上来了。

这种潜在的威胁,是他最担心的。

……

好在陈舟对这片森林的地形非常熟悉,意识到有可能跟土著狭路相逢后,他立即带领星期六和星期日离开了平坦的道路,转而在密林中穿行。

手中的步枪早早上膛。

每走出一段距离,接近林中高点时,陈舟便举起望远镜向下观察,以期提前发现敌人。

但土著们似乎还在把玩他的钓竿,对山上的事并不很感兴趣。

谨慎地前进一段距离便观察一番,一直走到接近山下营地的位置,陈舟也没能看到土著的踪影,更别说那个戴帽子的“文明人”了。

也不知自己是该庆幸土著好奇心不够强,还是遗憾没有不开眼的家伙测试这把枪的威力。

在林地上方约500米处停下了脚步,挑选一处视野开阔的高点。

举起望远镜,陈舟开始观察星期日所提到的,大木屋周围的土著。

……

视线顺着望远镜的单筒,越过棵棵树木粗壮的枝干,飘到了木屋旁。

果如星期日所说,正有几名土著站在木屋外,有人手拿钓竿,有人手持鱼护,有人拿着遮阳伞的不锈钢伞杆,看样子像是刚玩够。众人虽不拿钓竿等物品打闹,却也知道这是稀罕玩意。

纷纷将其紧攥在手中,与同伴交流都显得小心翼翼,像是怕别人抢走了他们的宝贝疙瘩。

目光从土著手中的物品移开,望远镜微微移动,陈舟目光一凝,看到了星期日所说的那名穿衣服的人。

他的地位明显在诸多土著之上,此刻正站在木屋门口,仰着头,叉着腰,打量整个木屋。

可能是因为帽子太闷,他已经摘掉了帽子,露出了一头棕色卷发,

隔得太远,看不清这人具体长相,只能看到他穿着一身富有17世纪特色的灰色外套,脚着一双黑色皮靴,腰间似乎挂着一把刺剑或者长刀。

虽无法观察到他的表情,隔得老远,陈舟却能猜测到他的想法——

“他一定在疑惑,为什么岛上会出现一个人工建筑。

而且使他疑惑的应该远不止这间木屋,从木屋中找出来的东西,恐怕不止令土著感到稀奇。

就连他这个有学识的‘文明人’估计也弄不明白那些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又是干什么用的吧。”

“不过这人现在的想法好猜,他带着土著来岛上到底是为了什么,还真难住我了……

我又听不懂这些人的鸟语,就算把他活捉,怕也很难弄明白他的目的。”

……

趁现在视野良好,陈舟顺便把这个棕头发的人从上到下扫了好几圈。

最终他确认,这个人身上并没有枪支,唯一的武器只有其腰间的冷兵器。

这个发现让陈舟松了一口气——

有枪在手,冷兵器,尤其是这种近战武器,是不可能对他造成伤害的。

哪怕他断了一条腿趴在山上,也能在棕发人冲到身旁之前将其击毙。

……

“哦,原来你没带枪啊,那就好办了!

我最喜欢捏的就是你这种软柿子。”

得知对手不具备对自己造成伤害的能力,陈舟立马就来了信心,带着两名土著又往山下前进了一段距离。

途中他又停下了几次脚步,认真地数清了所有土著的数量。

此次登岛的土著规模不算庞大,算上那名特殊的棕发人,总共也就15人。

而且这15人还主动分散开来,10人集中在沙滩,停留在木屋旁边的只有5人,恰好给了他逐个击破的机会。

……

两名土著少年已经被培养成可以信任的手下,岛上又缺少劳动力。

见到这群土著战士,陈舟就好像看到了一头头会动的牲畜,恨不得把他们全部抓起来,让他们帮自己干活。

不过土著的总数还是太多,若全部俘虏,在他不出面的情况下,星期六和星期日未必镇得住场子。

因此最好提前做一下筛选,留取一些身体素质不算太好,面相和善,看起来便于管理的土著,其余土著直接杀掉即可。

陈舟认为,星期六和星期日每人最多可以管理三人,同时他还能再帮忙驯化一两人。

这样就要在土著中选取八名合适的目标,再动手除掉其余几人就可以了。

……

心中已然有了计划,陈舟也不隐瞒,将两名土著带到隐蔽处,把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地讲给了二人。

他没有选择粉饰自己的目的,为自己杀人奴役的行为增添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用非常直白的话语,陈舟最先强调了这座岛屿是他的领地。

而这群不请自来的土著,和别有用心的棕发人,无疑是可耻的入侵者。

入侵者本应全部被杀死。

但他是富有善心的,他们信奉的“神”亦会网开一面。

因此这群人中,将有八名幸运儿被留下,像他们俩一样,用劳动来赎罪,如果他们表现好的话,也能如他俩一般,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然,倘若这些“幸运儿”不知死活,整天想着逃跑或者反抗,剥夺他们的性命也无需费多少力气。

……

星期六和星期日向来惟命是从,对陈舟的计划毫无异议。

想到自己日后也能将神传下的知识教授给同样愚昧无知的人,他们甚至有些莫名的兴奋和期待。

陈舟注意到了他们心情的变化,又不放心地叮嘱他们,一定不能放松警惕。

现在这二人已经与土著截然不同。

加上他们已长时间脱离血腥冲突,过着相对安逸的田园生活,陈舟很担心他们因过于信任手下的土著遭到伤害,甚至被直接杀死——

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这么两个人才,而且朝夕相处已经有了感情,他宁愿不要这些俘虏,也不想星期六和星期日因为疏忽大意死于非命。

二人自是满口答应,纷纷表明他们不会对手下太过宽容。

不过陈舟觉得,这两名不够成熟的土著现在说的简单,具体能不能做到,恐怕又是另一回事了。

到时候,多半还得靠他给两名土著打个样儿,让他们看看,什么才叫惩治手段。

……

隔着一片密林,用望远镜观察土著,陈舟为星期六和星期日挨个指明了被留下来的几人,并让他们提前挑选自己想要管理的人员。

随后,他吩咐二人返回窑洞,去取武器和用于捆绑俘虏的绳索,自己继续留在近岸,盯着这群人有没有异常举动。

……

星期六和星期日回来之前,陈舟又不放心的转移了一次观察位置,重点瞭望了一番大海。

最令他担心的是那名棕发人。

他怕那人担任的是先遣队一般的角色,身后还跟着一艘庞大的商船或者劫掠船,船上有枪有炮,还有全副武装的水手。

到时候若贸然动手,枪声惊动了那人身后的船只,三五条舢板带着几十把枪一起登陆,就算他持有更高级的枪械,也不能保证全身而退。

……

令陈舟欣慰的是,观察过后,他并未从海上找到任何多余的船只。

风平浪静,万里无云,站在高处一眼就能望穿海平面。

只要有大船在近海抛锚,基本不可能视而不见。

放眼望去,一片映着天蓝的海水中,只有被土著们拖上岸的小独木舟丢在水边。

就算按最糟糕的情况设想——

那艘大船并未停在岛屿近处,而是在视线范围之外等待先遣队返回,也无法对他构成威胁。

隔得太远根本听不见枪声,若真有大船接应,等船上的人察觉情况不对劲,登岛的人早就被他杀光了。

到时候毁掉林间的路径,提前布置陷阱,靠着射程更远更精准的步枪打游击。

就是一次性登岛百人,也要疲于奔命,付出惨痛的代价。

更何况这是一群连衣服都穿不起的土著,只配备了几把破刀几根烂矛,有没有接应还是个未知数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