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102.蓬头鬼
当夜子时前夕,清河县外的河边上,李安年停止修炼,“时辰快到了。”
他翻身上马,带着狗和鸡,迎着夜风骑马走向了城门。
顺利入城后,李安年扫视着空无一人的青石板街道,城中雾气流动缭绕。
城中传言吴和同粉身碎骨,死不瞑目,头七之后,阴魂不散,变成道行高强的厉鬼,更夫都绕开吴和同的葬身之地走,临街居住的百姓都避开了。
李安年佛门法眼一开,肩头出现三盏阳火,映入眼帘的也不再是雾气,而是十分活跃的污秽之气。
显然,鬼即将出世。
而他肩头的三盏阳火,驱散走了妄想钻进身体的污秽之气。
污秽之气进入身体,轻则生病,重则人亡。
受污秽之气的影响,三件葬器也变得十分活跃,特别是棺魂镜,竟然把污秽之气往面前吸。
如此活跃的污秽之气,凡人的身体根本抵抗不住。
“哒嘚,哒嘚,哒嘚……”马蹄声回荡在寂静的街道中。
片刻之后,马蹄声戛然而止,大黑马停了下来。
街道中,李安年骑马看向吴和同的葬身之地,通过佛门法眼,他看见那里污秽之气翻滚,且聚集成一团,场面十分骇人。
李安年之前都看不见助鬼形成的污秽之气,现在有了佛门法眼,他能完整看见阴魂不散化鬼的过程。
街道中间,浓厚的污秽之气堆积在青石板上,还有千丝万缕的污秽之气在往上面涌,形成了阴风。
李安年看见吴和同的葬身之地凭空出现三道阴气,并钻入了污秽之气之中,“这是三魂。”
下一刻,吴和同的葬身之地又凭空出现七道阴气,同样钻入了污秽之气当中。
“七魄。”
三魂与七魄,十道阴气在污秽之气中不停地交替缠绕,融合成了一股阴气。
“原来这就是阴魂不散。”李安年若有所思。
那股阴气陡然调头撞向地面,变成了一个男人的模样。
与此同时,助鬼化形的污秽之气消失了。
练气三段……李安年愣了一下,鬼的形成,竟然会消耗污秽之气。
污秽之气从哪里来?
李安年停止思索,当看见吴和同满脸兴奋从地上站起来后,他当即泼了一盆冷水出去,“本判官竟然想不到你变成鬼了也能这么高兴。”
吴和同脸上的笑意陡然僵住,猛然扭头,他转身看到李安年。
“你是谁?”
“……”李安年和三只妖精同时懵了一下。
李安年着实没想到吴和同变成鬼之后,生前的记忆残缺了,无奈道:“本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苏东府神殿判官李安年,我杀的你。”
“神殿有叫李安年的判官吗?”
吴和同眉头一皱,当听到死于非命之时,十指弯曲成爪,仰着夜空撕心裂肺地嚎叫,他的张开的嘴巴竟然成倍扩张,脑袋越来越大,变成了蓬头垢面鬼。
蓬头垢面鬼也叫蓬头鬼,脑袋比背篼还大,相貌狰狞邋遢,时常在荒郊野岭的小路上出没,吓唬走夜路的人。
李安年着实没想到吴和同会变成蓬头鬼,这让他十分意外。
毕竟,忙碌一生不修边幅的人死后才会变成蓬头垢面鬼,而变成这类鬼的人生前不是挖煤的苦命人,那就是工地上挑石头的劳苦人。
吴和同的生前好歹也是一县城隍,穿衣打扮的也是人模狗样,总不至于邋里邋遢到不理发洗头吧?!
民间的禁忌,腊月二十九必须理发,除夕必须洗澡,若连续三年没有按照风俗行事,即使了无牵挂死了,也会阴魂不散会变成蓬头鬼。
街道中,吴和同心中的怨恨被无限放大,彻底失去了理智,顶着蓬头垢面的大头冲向了李安年。
“不自量力。”
李安年外放灵气,衣袖用力一挥了,还在街道上奔跑的吴和同被他一巴掌抡到了天上。
“我生前是一县城隍啊,你毁我前途,我要吓死你!”
吴和同在空中化成一团阴气,飞向了地面。
李安年忍不住笑道:“你来吓我。”
阴气落地后,化成了吴和同的鬼魂,他把一张邋遢脸凑近李安年,还做出了一个鬼吓人的动作,“我吓死你。”
“吓死你。”
“吓死你!”
三只妖精中,大公鸡的情绪最调皮,昴日星官歪起脖子看向正在吓李安年的吴和同,“咯咯咯,咯打咯。”
李安年无视吴和同,念起了《大悲咒》。
吴和同听过梵音后,脸变成了痛苦面具,当即用手堵住了耳朵。
“我吓死你!”吴和同的道行顶不住李安年念出来的梵音,他的脑袋在大与小之中来回变动,“你别念了,我吓死你!”
「小乘佛法+4」
「小乘佛法+4」
……
吴和同在梵音的超度下,情绪稳定了下来,他双手合十,面色虔诚道:“感谢佛光照耀。”
李安年颔首问道:“你生前可有杀害无辜人?”
吴和同道:“我记不起来了。”
李安年追问道:“清河县有没有人会炼制木头人?”
“巫徒鲁树森会。”
“你对真道武馆了解多少?”
“回判官,我记不起来了。”
经过一番询问,吴和同是一问三不知,李安年又好奇问道:“你生前连续三个除夕都没有洗头理发吗?”
“回判官,我生前是一县城隍,自然知道民俗禁忌,我不会去做犯忌讳的事情。”
闻听此言,李安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显而易见,吴和同变成蓬头鬼是有人做法刻意为之,目的是掩人耳目。
究竟谁有能力在死不瞑目之人的头七前,做法改变阴魂不散化成鬼的种类?
从杜仲的口中,李安年大致认知到了苏动城乃至南江州的能人异士,包括各方势力,清河县有这样能力的人只在真道武馆。
显而易见,吴和同的生前也不干净,手中沾有无辜鲜血,死得不冤。
李安年想到了这一层面,当即把吴和同打成魂飞魄散,他扭头看向修建在半山腰上的真道武馆,“你们以为防了第一手就能防第二手吗?”
毋庸置疑,城外的半山腰上有人在暗中注视着城内发生的一切。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安年骑马走向了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