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来抓华靖和了!
第203章来抓华靖和了!
可是她没有想过,这些女人“用”完之后该如何安置?她们已经有了侯府妾室的名分,又都是有功的,将来就那样给了银钱、宅子安置出去,她们可能甘心?
人一旦有了不平之心就会生事儿,即便打发出去了,也说不定会在什么时候咬他们一口。
他可以将人安置好了,或是打发得远远的,让对方不敢怎样,可是这些人都是帮过他们的,以她的性子,可还能做到一点都不愧疚?
罢了,这些都先不说了,等人来了再说,反正他现在觉着,至少中间有诸多波折,就结果来说夏明嫣还是满听他话的……
夏明嫣却在这时半笑半气地道:“信任的根基是相互坦诚,我没率先坦诚,那是因为我不知道你也是这种情况。你什么都知道了,还不坦诚,就是不信我……这样就让我不计较了?门儿都没有。”
见她笑了,华靖离便知道这事儿早晚都能过去了,便带着她去看他从天南地北带回来的那些藏品,有刀剑、有摆件儿,还有各类的书籍。
两个人把话都说开了,把心底的气也都撒了,气氛竟然前所未有的好,不一会儿蒸好的螃蟹就端上来了,配着姜汁蒜泥,人看了就想要大快朵颐一番。
二人刚要坐下,就见葱白从外面急三忙四地跑了进来,脸上还带了点幸灾乐祸:
“侯爷,夫人,卜小娘和二公子那边出事了,就在刚才,元京府衙那边来了一队人,老侯爷让人去拦都没拦住,直直地冲进来要把二公子抓去过堂呢!”
之前华靖离命郭林带人帮着看着华靖和那边的事儿,葱白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对华靖和倒是没什么意见,可谁让华靖和的出身就决定了他的立场呢,他就是看这对母子不顺眼。
虽说华靖和本身也有诸多无奈,可是明明在前面冲锋陷阵的是华靖离,凭什么华靖和在这儿享着清福,那么多人还想着让他将来的子嗣继承华靖离拿命拼下来的一切呢?
尽管这就是华家的惯例和祖宗家法,葱白也就是华靖离身边的一个小厮,可是从情分上来说,他与华靖离的兄弟、发小没有多大区别,那就不能怪他要为华靖离抱不平了。
尤其是卜小娘还不是个好相与的,在华靖离这次遇刺重伤之后屡屡兴风作浪。
葱白现在不是见不得华靖和好,他分明就是想看看华靖和不好了之后,卜小娘怎么才能好过。
华靖离警告地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如今的元京府尹是张大人?这可是公道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抓人,定是手里握了证据的。”
“是哪件事被提上来了?可在原先预想的单子里?怎么事先连个来说一声的人都没有?”
这些事儿分明是交给夏明嫣盯着的,夏明嫣是总领,郭林和他们都是辅助她的,现在出了纰漏了,华靖离却不问夏明嫣,只问他,这是什么道理?
葱白左看看、右看看,最终在二人双双勾起的嘴角里看到了端倪,他不得不认栽地开口,越说声音越小:
“这就是……夫人之前说的那件吕家的事儿,是小的们疏忽了,没盯住,这人出了事儿了,孩子也没了。”
“之前报给夫人听,可是……夫人说让看着,不让动,小的们就……但是这还是小的们的错,盯着、不动也是不能出事的,都是小的们疏忽了。”
看把这孩子可怜的,夏明嫣不忍,在华靖离开口前解释道:“刚才就是想跟你说这件事的,你非要说……那件事,一时间我就给忘了。”
“我留着这件事儿,就是为了让他难堪,你可能觉得这种手段有点不太好……”
她用眼梢扫了葱白两眼,示意华靖离这件事还是先不要让葱白知道的好,不然他一定会说到到处都是了,就没意思了。
华靖离本来还想着这当中是不是还有别的缘故,可一看夏明嫣这眼神和得意的样子,就明白了。
“你先过去看看,先不要让他们把人带走了,就说我跟夫人一会儿就到。”
华靖离吩咐完,葱白就一溜烟地跑去前头看热闹,弄得夏明嫣和华靖离都一阵尴尬。
华靖离先道:“到底是什么事儿?我记得那吕家姑娘早年时曾流落书寓,做过女先生,靖和那时荒唐,有几次诗会请过她,与她传过一段韵事,之后便没有然后了。”
“靖和的性子就是这般,家里从前留着他守业、开枝散叶,也不让他有个正经前程,他便每个正行了。可这种事在世家公子当中,也不算什么大事儿,你是怎么把这件事挑出来的?”
华靖和被卜小娘推搡着参加了御青书院的擢选,他自己没当真,参与了也是为了给卜小娘一个交代。
就是卜小娘找的关系,其实也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参与的机会,后面便没什么用了。
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夏明月,为了让李玦中选的同时能通过华靖和把华家踩下去,就这么的通过楚家的舅父硬是把华靖和一路推进了终选。
这都到了终选了,如今还剩下十几位学子,最终会有三到五人在今年进入御青书院。
严格来说选到了这一步了,即便是全然因着家世背景和人脉进来的,才学上也都是各有千秋的,这就意味着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全是才学之争了。
往年的这个时候,这些个学子平日里的平行、做派和他们做过的事儿都会被翻出来品评。其实说是品评都是客气的,这分明就是相互攻讦才对。
进入终选前的这条路就像一个斗兽场,所有的学子都会再次经历一番厮杀,只是在场厮杀中,他们既是动刀厮打的人,也是那被人、被风、被雨……撕扯的人。
这种撕扯有多可怖、无序,就这么说吧,曾经有一位学子三岁时贪玩,曾在祖父的汤碗里扔了一块儿石头,导致祖父磕碎了半颗牙,这番话被引申成了大不孝,导致这位学子不仅退出了擢选,还险些被逼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