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品又怎么样?

桑泊祭典上的混乱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那金色的剑气如潮水般退去,天地间重新恢复了平静,众人才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元景帝面色冷峻,目光如刀,扫视了一圈四周,随即沉声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永镇山河庙!”

他的声音如同雷霆,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随后,他独自迈步,踏入了那扇厚重的庙门,身影渐渐消失在昏暗的庙宇深处。

李麟站在远处,目光深邃,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轻轻拍了拍衣袖上的灰尘,淡淡道:“我们该回去了。”

“是,公子。”浮香轻声应道,声音如清泉般柔和。

她低下头,开始收拾棋盘上的棋子,动作轻盈而娴熟。

虽然她心中疑惑,不明白李麟为何特意前来远远观望这场祭典,但她深知,有些事情不是她该问的。

她只是默默地将棋子一枚枚收起,放入棋盒中,动作细致而专注。

李麟的目光扫过远处的永镇山河庙,心中暗自盘算。

虽然这场“瓜”并不算大,但九霄真经的挂机进度却因此增长了10%左右,相当于节省了七天的时间。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毕竟,现场有三个人与他的情绪产生了共鸣——许七安、怀庆公主和临安公主。

这三人的情绪波动,尤其是怀庆公主的冷静,让他不禁多看了几眼。

“不愧是长公主……”李麟低声喃喃,目光在怀庆公主的背影上停留了片刻。

她的身姿挺拔,气质冷峻,即便在金色剑气暴动的瞬间,她的情绪波动也远小于其他人。

李麟心中暗叹,怀庆公主果然非同凡响,不愧是未来的女帝。

她的心性与能力,远非临安公主可比。

九霄真经第七章的挂机进度已经达到了54%,李麟心中稍感欣慰。

即便接下来不再参与任何“吃瓜”事件,他也能在一个月内完成这一章的修炼。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下一刻,李麟轻轻一挥袖,施展绝尘术,带着浮香瞬间消失在原地,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

“嗯?”怀庆公主忽然转过头,目光如电,扫向李麟刚才所在的方向。

她的眉头微微蹙起,美眸中闪过一丝疑惑。

就在刚才,她分明感觉到有一道目光从那个方向投来,可当她看过去时,那里却空无一人,只有微风拂过,带起几片落叶。

“怀庆,看什么呢?”临安公主注意到了怀庆的异样,迈着轻盈的步子靠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好奇与探究。

她从小就喜欢与怀庆攀比,尽管每次都输得很惨,但她从未放弃过。

怀庆是皇后所出,身份尊贵;而临安则是陈贵妃所出,虽然地位稍逊,但贵妃的宠爱却让她从小养成了骄纵的性子。

怀庆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道:“那边有人。”

“有人?”临安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眯起双眸,仔细打量了一番,随即嗤笑一声,“哪有什么人?你莫不是看错了?”

“走了。”怀庆的语气依旧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临安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你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吗?”

“不知道。”怀庆的回答简洁而冷淡。

“不想说就直说。”

临安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了怀庆的身边,脚步中带着几分赌气的意味。

怀庆没有理会她的离去,目光依旧停留在李麟刚才所在的山头,心中隐隐升起一丝疑惑。

她总觉得,那道目光的主人并不简单。不知为何,她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名字——九号宁采臣。

……

永镇山河庙内,昏暗的光线透过高高的窗棂洒落在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影子。

神坛之上,一尊高大的雕像巍然矗立。那是一位身穿黄袍、头戴皇冠的威严男子,手持一柄铜剑,剑尖直指地面,仿佛在镇压着某种无形的力量。

这位威严男子,正是大奉王朝的开国皇帝。

元景帝关上庙门,脚步声在空旷的庙宇中回荡。

他缓缓走到开国皇帝的法相前,目光如炬,凝视着那柄布满灰尘的铜剑。

这把看似普通的铜剑,正是大奉王朝的镇国神剑。

此刻,剑身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着什么。

元景帝抬起手,掌心涌出一道红色的气机,如同一条细长的丝线,缓缓缠绕在镇国神剑之上。

随着气机的注入,剑身的颤动逐渐平息,最终恢复了平静。

元景帝走上神坛,伸手轻轻触摸着剑身,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在与这把剑进行某种无声的对话。

“一品又怎么样?”元景帝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在自言自语,又仿佛在与那位六百年前的老祖宗交谈,“本该有漫长寿元的你,还不是受到人间气运所累,又比普通人多活了几年?”

他的目光缓缓上移,与开国皇帝法相的双眼对视,仿佛在寻找某种答案。

片刻后,他收回目光,环视了一圈庙中的陈设,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随后,他走下神坛,转身面对开国皇帝的法相,郑重地拱手一拜,然后转身离去,庙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

……

地书世界中,二号李妙真、四号楚元缜和六号恒远正聚在一起,讨论着刚才的异常。

“刚才我们呼叫了一号、三号和九号,结果都没有回应。”

李妙真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你们说,他们三人是不是都参加了桑泊的祭祖大典?”

“有可能。”楚元缜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一号不是朝廷中人,就是皇室之人。至于三号和九号,两人的身份必然不简单,尤其是三号,我觉得他大概率是打更人。”

“为什么不能是云鹿书院的学子?”李妙真反驳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服,“六号说过,三号出手帮他时,给了他一套云鹿书院的儒衫。”

“所以说你粗鲁。”楚元缜抓住机会,毫不客气地嘲讽了一句。

“我粗鲁怎么了?碍着你了?”李妙真顿时火冒三丈,声音提高了八度。

“你看!”楚元缜笑了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三号的说话语气和方式,根本不像学子。”

“我也觉得。”恒远点了点头,附和道,“更像是衙役或者打更人。”

“是吗?”李妙真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了一番,随即点了点头,“好像真是这样。不说别的,光是‘陈近南’这个名字,就不像是学子。”

“九号不是说过一号是女子吗?”恒远忽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虽然不能确定,”楚元缜继续推理,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不过假设九号说的是真话,那么一号应该就是皇室之人,是贵妃?还是公主?”

“不会吧?”李妙真瞪大了眼睛,显然对这个推测感到十分惊讶。她没想到,天地会中竟然可能混入了皇室成员。

“至于九号,那就更加神秘了。”楚元缜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我也觉得。”李妙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这一切的推测,都建立在三人参加了桑泊祭典这个大前提上。”恒远提醒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

“六号,你觉得这是巧合?”李妙真问道,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

“不知道。”恒远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相比于三号,我觉得九号更像是云鹿书院的学子。”

“我赞同。”楚元缜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肯定,“他说话的语气颇有学子的味道。”

“不对,如果是学子,那也应该是国子监的。”恒远补充道,“云鹿书院的学子,基本与仕途无缘,也就不可能参加桑泊祭典。”

“我先去剿匪了。”李妙真忽然站起身,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随即迅速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地书世界中。

“这么突然?”楚元缜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李妙真会如此匆忙。

“我们也散了吧。”恒远提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

很快,地书世界恢复了宁静,只剩下微风拂过,带起几片落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