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变局
第142章 变局
“是呀!”刘氏点了点头:“那魏聪这么做倒像是他才是南海郡的太守,不,应该说南越国的王。太守是有任期的,时间一到就会离开。他做的这些事情都不是一年半年就能看到成果的,只有世代相传的王者才会在自己的封地上花费这么多心思!”
“嫂子,您又在说胡话了!”虞温笑了起来:“什么太守,王的,这魏聪就是个乱兵首领,朝廷让他去救援交州,平定九真郡的贼人。他却乘着蛾贼作乱,南北消息断绝的机会,占住番禺就不走了。等到朝廷腾出手来,不,都用不着等到那个时候,只要交州本地义士聚集足够的兵力,就能将这伙乱兵赶出番禺!”
“可是阿温,你真的觉得魏聪是个乱兵首领吗?”刘氏问道:“从来番禺途中相遇的那个夜晚到现在,也有快一个月了吧?你自己觉得他是吗?”
这一次虞温陷入了沉默,无论是从外表、谈吐,还是从所作所为来看,那个自称讨逆校尉的魏聪都和粗鲁野蛮的乱兵首领大相径庭,尤其是那些手下的将领们,虽然魏聪待下宽厚,但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是魏聪占据着主动,控制、驱使着他们,而非他们挟持着魏聪。这和印象中那些被手下乱兵逼迫,挟持,陷入盲动之中乱兵首领完全是两回事。
“那嫂子觉得他能赢?”虞温问道:“他唯一可以依仗的唯有那只军队,南海郡,不,就算是番禺城中也不过是迫于他的威势暂时服从罢了,只要兵临城下,就会土崩瓦解!”
“所以魏聪绝不会守城的!”刘氏笑道:“他会带着军队出城,在某个地方和那些敌人决一死战,谁赢谁就是交州的主人!我估计他就是这么想的,这也是为何他坐视自己的敌人聚集起来而什么都不做的原因,他觉得自己在战场上就一定能赢!”
“这真是个狂妄的家伙!”虞温低声道。
“没错,那如果他真的打赢了呢?”刘氏问道。
“那,那交州就真的是他的了!”虞温默然良久之后,低声道。
这并不是什么难以得出的结论,作为大汉最南的一个刺史部,交州的地形颇为奇特,就好像一个握紧的拳头,伸出一根长长的中指。位于中指的末端的日南郡抵达了今天越南中部的蜂腰地带,在这里长山山脉几乎直接冲进太平洋,在山脉和大海之间只有一条狭长的平原,最窄之处宽度只有不到8公里,是越南南北部的天然分界线;而北端的郁林苍梧二郡已经包括湖南、江西两省的南端。
身为日南郡太守的亲弟弟,虞温当然知道正在爆发的九真郡的叛乱意味什么——如果叛乱者取得胜利,那位于交州最南端的日南郡就会沦为一块飞地,失去与交州其他州郡的陆地联系,那其陷落就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这也是为何身为日南郡太守的虞歆要把家眷送回家乡。
为了阻止这种最坏情况的发生,交州刺史张磐已经聚集了能够调遣的大部分兵力投入了九真郡的平叛战场,这也是为何魏聪能够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抵抗就占领了番禺。而为了征讨魏聪,聚集起来的就只有各郡临时招募的新兵和豪强的家兵,这已经是交州最后一点可以动员起来的力量,如果这股力量也被魏聪打败,那在交州之内就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能阻止魏聪去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下,交州各郡的士族们不管如何不情愿,为了保存家族,也只能向魏聪屈服了。
“那嫂嫂以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虞温低声问道。
“如果魏聪被打败了自然不必说,唯有逃走一条路。”刘氏道:“如果赢的是他,那就要和他结好,毕竟你兄长现在的处境,是指望不了朝廷的了!”
虞温深深的点了点头。
——————————————————————
“敌军的主帅是苍梧太守张叙,他已经打出了征讨贼兵的大旗,和郁林郡的兵马合作一处,约有两万人,顺着西江而来!”黄平指着地图说道:“不过传说军中真正的核心乃是广信士燮,他家是岭南望族,实力雄厚,此番征讨联络四方正是他推动的,在这两万人中就有数千人是士家的部曲。还有,他的弟弟便是孔太守的学生士武,还留在番禺城中!”
“你是说士武是他兄长的内应?”
“显而易见!”第五登冷笑道:“那小子这些天在城里就不老实,每天都东跑西窜的,肯定没少耍花样。让我把他拿下拷问吧,一定能揪出一堆内贼来!”
“无妨,这都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魏聪冷笑了一声:“反正我也是想用他把这些人勾出来,现在他已经没用了,留下他一条命,给孔太守一点颜面吧!合浦郡和南海郡呢?”
“合浦郡又有蛮族暴动了,自顾不暇,南海郡这边估计要等我们打输了才会起事!”黄平答道。
“嗯,总算还没蠢到家!”魏聪笑道:“行,那就各自回营准备一下,明日出兵吧!”
“谁留守番禺?”刘久问道。
“让孔圭留守吧!”魏聪道。
“孔圭?”第五登吓了一跳:“为何是他?”
“我们一离开这里,肯定就会有人想搞事。我们打赢了,番禺自然还是我们的,打输了,退回去也守不住!何必把宝贵的人手留在这必死之地?”魏聪笑道:“大家都记住了,我们身处必死之地,只有死战才能求生!”
“喏!”众将齐声应道。
————————————————————————
第二天中午,魏聪在四百步卒的簇拥下上了船,这是留在城内的最后一支隶属于魏聪的军队。他们沿着河道向西北方向航行,在第三天中午抵达了高要县,这是苍梧郡距离番禺最近的一个县。第五登在一天前将其攻下,魏聪准备在这里设垒驻守,迎击即将抵达的敌军。
马蹄践踏在林间的松软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魏聪轻轻的提了一下缰绳,坐骑发出一声轻嘶,登上前方的小土丘。在这里他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正在修筑中的敌军营地,数以千计的斧头正在乒乓作响,一排排尖木桩在壕沟后面竖起,在栅栏和壕沟后面是成排的帐篷,篝火点缀其间,数百根烟柱如指头一般指向天空,一队长矛手穿过灌木丛,旗帜在他们头顶上飘扬。在营地的另一侧,可以看到一条条船只正在从上游缓慢行来,上面满载着辎重、粮食和新的士兵。魏聪试图计算营地里有多少士兵,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阿登,你觉得敌人有多少?”魏聪问道。“一万五,两万,或者更多!”第五登盘算了片刻后答道:“不会少于两万!”
“嗯!”魏聪点了点头,手下的判断和他很接近,敌军的数量有些超出了他原先的预料,哪怕其中只有一半是战兵,这也是一支很可观的军队了,显然敌人的数量远比自己看到的要多,如果这么僵持下去,可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可以发动一次突袭,乘他们立足未稳,您看那边!”第五登指了指前方,那是一段还没有完成的壕沟:“那是个薄弱点,我们可以乘着夜里,用绳子将栅栏拉倒,然后冲进去,给这些菜鸟一点颜色看看!”
“从敌方营地的布置看,敌将是个知兵的,他应该会知道己方防御的薄弱环节,自然会有所提防!我们贸然袭击,很难取胜!不如这样——”魏聪的马鞭移动了大约三十度:“看到那条小河了吗?敌人在河流的上游砍伐树木,然后利用小河将木材漂到这里,他们在这里把木材搬上岸,然后用来制作栅栏。”
“您打算攻击这些搬木材的人?”
“嗯,先用投石手袭击他们,不要用弓弩手,就用新招募来的那些蛮子投石手,这样会被认为是一种侮辱,能引起敌人的轻视,也更容易激怒他们。把这些家伙引出来,然后——”魏聪用力甩了一下马鞭,空气中发出尖锐的声响。
“属下明白了!”第五登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
“设伏地点放在那边!”魏聪向西边指了指,那边是一大片崎岖不平的丘陵:“更容易隐藏,还有,这是为了激怒敌人,打乱他们的节奏,而不是为了多杀人,明白吗?”
“属下明白!”
“那一切都交给你了!”魏聪调转马头,往小丘下而去,脑子里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假如我处于敌军将领的位置,会选择什么策略能用最小的代价赢得胜利呢?”
——————————————————————————
“可以开始了!”刘安对旁边的投石手低声道,他叫乌隼,是投入魏聪麾下的两百名长杆蛮子的头目,也是刘安的小舅子。他是个十分精悍的小伙子,听到刘安的命令,点了点头,对身后的蹲伏于地的投石手们做了个手势,便有十多个汉子站起身来,半弓着身子穿过灌木丛,向前而去。
在大约两百步左右开外的小河中,数十名男人们正在用绳索套住从上游飘来的木材,每当套好一根木材,岸上的人们就将其拖到河滩上,这些木材将被加工好后,用牛车运到营区,变成栅栏和尖桩。一个汉子将绳索在木材上捆紧,伸出手臂向岸上挥舞,叫喊着什么。突然,他的身体摇晃了一下,倒了下来,一头载入水中。
旁边的同伴见状赶忙伸手去扶,刚弯下腰却发现水面上泛起一片红晕,那是血。他吓了一跳,赶忙把水中的同伴抱起来,只见其双目无神的睁着,额头上已经多了一个口子,鲜血正从里面汩汩的流出来。
“小心!有贼人!”
几乎在他叫喊的同时,水中正在捞木材的男人们发出接二连三的惨叫声,不断有人倒下,人们这才发现在河对岸的草丛中站着十几个男人,正在用投石带向自己这边投射石弹。
“快,快跑!”
“狗杂种!小心!”
“快上岸!”
遭到突然袭击的男人们惊惶的逃上岸,河中只留下几具漂浮的尸体。他们这才发现对岸刚刚袭击自己的敌人并不多,而且是一群蛮子,也不是用弓弩,而是打猎用的投石带,这顿时激怒了他们。他们拿起武器,涉水冲过小河,向对岸的袭击者冲去,那些袭击者也立刻转身就逃。
————————————————————
征讨军营地,帅帐。
“窃以为击败贼人的最好办法是在筑营与其对垒的同时,分出一支轻兵向东绕过敌军营垒,直取番禺,覆其巢穴!只要能攻下番禺,贼军必然军心大乱,便可不战而胜!”士燮手中的木棍在地图上移动着,划过一条漂亮的弧线,最后落在代表番禺的原点上。
“嗯!威彦果然不愧是吾之智囊!”苍梧郡太守张叙满意笑了起来:“俗话说穷兽莫追,魏贼虽说麾下不过万余人,但都是跟着他一路杀过来的穷凶恶极的贼人。若是与之贸然交战,即便取胜,只怕也多有伤损。不如先攻其巢穴,取其辎重,其军心必乱,那时再攻打他,便有十成的胜算了。”
“果然妙计!”
“能够不战就打败魏贼,着实是上之上策呀!”
“若能如此,那自然是最好了!”
听到张叙这般说,帐内众人纷纷赞同。这些人多半是郁林、苍梧两郡的地方豪强,他们带着自家部曲宾客参加大军与其说是为了响应号召,征讨贼人,不如说是本地势力对外来入侵者的本能反应。他们虽然还没有和魏聪的军队交过手,但从番禺送来的那些密信中对魏军翻过五岭,一路长驱直入,直入番禺;以及其精良的甲仗都做了很详细的描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