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克里斯韦伯

第112章 变乱的历史

第112章 变乱的历史

“这么多甲仗兵器,怎么能说没有立功?”卢萍笑道。

“那些都只是生意,卢祭酒已经付了钱的!”魏聪笑了笑,心中暗想:“你鱼饵再香,老子也不咬钩,看你能奈何我?”

“甲仗兵器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魏君此番可是为我等担了莫大风险,不封一县之地怎能酬其功劳?”卢萍笑道:“魏君就不必推辞了,妾身可剖符为证,你若是不要,是不是觉得事必不成,所以不愿沾身惹祸?”

魏聪被卢萍说中了心事,干笑了两声,想要辩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只得笑道:“这等大事,我又不是神仙,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是吗?我怎么觉得你什么都知道?要不然你为何放着好好的讨逆校尉不当,一头扎到这荒僻之地来,炼铁制兵,莫不是已经预先知道未来的变乱?我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你却始终不顾,莫不是知道最后我们会输,不想惹祸上身?”说到这里,卢萍轻轻抽了坐骑一鞭,往魏聪那边靠了些,看着对方的眼睛:“你要说实话,莫要骗我!”

魏聪只觉得幽香扑鼻明眸逼面,原本想好的谎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了,最后憋出来一句:“你是不是对我用了法术?不然我怎么说不出想说的话?”

“法术?”卢萍笑了起来:“你知道吗?在我向母亲学习法术的第一天,她就告诉我,这天底下最厉害的法术就是真心!法术法术,只要是法术,都有破法,唯有真心,无法可破!”

听卢萍这番话,魏聪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最后道:“其实胜负乃兵家常事,就算最后起事输了,以你的本事,想要保住自家性命也不难。即便最后无路可逃,我这里也有你的一席之地!”

“当真?”卢萍眼睛一亮:“那好,有魏君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那我要是真的输了,就逃到你这里来了,你可不能砍了我的脑袋送去官府领赏。”

“那是自然!”魏聪笑道:“杀友求富贵之事最后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种事魏某是不干的。”

——————————————————

依照平日的习惯,阿芸在侍候魏聪洗漱完毕之后,就回到床上,等待自己男人就寝。但今天她躺回床上,过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到魏聪过来,起身一看,却发现他站在窗旁,独自面对窗外的幽暗夜空,阵阵山风在他身旁吹过,发出呼呼的声响。阿芸拉起锦被,直到自己的下巴,问道:“别站那儿了,夜里风大,小心吹坏了身子骨!”

“呵呵!”魏聪笑了两声:“我又不是泥捏的,吹不坏,你先休息吧,我睡不着,想点事!”

阿芸犹豫了一下,站起身来,拿起旁边搭着的锦袍,搭到魏聪的肩膀上:“郎君若是有心事睡不着,不妨说给我听听,也好开解开解!”

“说给你听?”魏聪笑了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我很久以前救了一个人,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我救错了!”

“救错了?”阿芸闻言一愣:“那是个大奸大恶之徒?”

“大奸大恶?”魏聪眼前浮现出刘辛的面容,他摇了摇头:“此人行事倒说不上大奸大恶,甚至可以说行了不少善事,在不少人眼里,他是个天下少有的大善人!”

“那郎君为何觉得救错了?”阿芸不解的问道:“他平生多行善事,若是让他活下去,岂不是能救更多的人?”

“这——”魏聪顿时哑然,阿芸的这番话揭开了他内心深处隐藏的那个秘密——他从卢萍口中得知的那些刘辛的施用符水救人,发展教众,按照地区设立组织严密的教区,教义中有大量关于汉世将尽,新世道即将开启的内容,这些与二十多年后爆发的张角的太平道同出一辙,

显然这刘辛与张角三兄弟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从时间来看,很可能刘辛就是张角三兄弟的老师,或者师伯、师叔。而且从眼下的形势来看,正在爆发的这次宗教起义即便没有二十年后的黄巾军那样遍布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但波及荆杨二州是肯定的。

而且这次起义还和南方的武陵蛮牵涉极深,一开始就有大批矿徒加入,还有自己资助的大批精良武器,刘辛也远比张角三兄弟更老谋深算,他的高贵出身也更容易获得东汉帝国士大夫集团的支持。

也许这次起义无法像黄巾军起义一样直接威胁到东汉帝国的心脏地带,但只要刘辛别突然猝死,东汉帝国想要像对付黄巾军起义那样一年内将其镇压下去是绝对不可能的,很可能会变成像羌乱那样绵延数十年的长期战乱,甚至直接提前导致帝国分裂,出现南北朝长期对峙的局面。但问题是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场影响深远的农民宗教起义,共和国的中小学历史课本上不可能没有记载,但魏聪对此没有丝毫的印象。对于这一切只有一种解释:

在原本的时空中,刘辛意外的死于那次张伯世的围攻之中,失去了这个关键人物的引导,这场原本准备已久的大起义就好像被掐断引信的炸弹哑火了,直到二十年多年后才重新爆炸,让东汉帝国躲过一劫;而由于穿越者魏聪的无意出手,刘辛逃出生天,他继续按照自己的轨迹前进,点燃了这颗炸弹。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魏聪还真是东汉帝国的大灾星。

当然,魏聪站在窗户旁吹凉风不睡觉并不是为了汉帝国的命运忧虑,他还没这么好心。当初卖给卢萍那么多武器也有搅乱天下,自己好浑水摸鱼的意思。他是在懊恼自己无意间把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对未来的预测给毁了,经由刘辛在南方这么一搅合,接下来二十年的一切都要变,甚至连黄巾起义估计都没了。

(太平道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善道,受到官府支持,不少豪强、官员、宦官都信奉太平道。张角的武装起义计划中,就有以中常侍封谞、徐奉为内应,在雒阳发动暴动,直接攻击皇宫的内容。如果有刘辛这次起义在先,东汉帝国肯定不会对太平道在自己的心脏发展视而不见)

而三国那批人,从曹刘孙到董卓、二袁、公孙瓒,有一个算一个,他们的起家,都和黄巾起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么说,黄巾之乱撕开了蒙在东汉帝国身上的那层裱糊纸,露出下面的千疮百孔来。

身处雒阳的御天之君和外戚、宦官们惊恐的发现,在数十万席卷天下的“蛾贼”的冲击之下,帝国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为了避免被剥夺了政治权力的党人们与黄巾军合流,天子不得不在大赦天下,免除了亲属关系与党人在小功亲以外者(小功亲是指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从祖兄弟姐妹、已嫁之姑姊妹及外祖父母、舅父母等的亲属)的禁锢。

而也正是这群党人的学生子弟们在汉灵帝死后不久,激化了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的矛盾,激发了十常侍之乱,同时将宦官和外戚集团尽数诛灭,从而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而在二十年前的今天,雒阳方面会不会再一次提早解除党锢,来拉拢人心,面对巨大的外部威胁呢?魏聪不知道。

面对陡然的变故,魏聪原本打算作为南方边地豪族利益代言人的计划不得不做出调整,如果形势真的如卢萍说的那样,刘辛军的活动范围绝对不会仅仅限制在江夏郡一地,如果他不想被消灭,就应该在拿下夏口之后,或者挥师向北,切断江陵——襄阳——宛城这条重要的陆上通道;或者直接向西,进攻江陵,迫使正在荆南的冯绲回师,而这就意味着汉军去年以来的所有战果都将付诸东流。

原本已经归降的蛮夷也会重新举起反旗。而卢萍在控制了豫章之后,也会向庐江、九江、丹阳三郡发展,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各地的豪强肯定会纷纷起兵,或者结寨自守,或者举兵响应。而各地的太守也会采取承制封官的形式利用豪强的力量平定叛乱。

而这对魏聪就非常不利了——他身上没有任何官职,还是个罪人,别的地方豪族凭啥听他的呢?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走冯绲的关系,从他那儿得到赦免令和新的官职;要么干脆就跟着刘辛一条路走到黑,这也是一条出路。至于前者还是后者,那就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了。

“郎君,郎君?”

阿芸的声音将魏聪从思绪中拉了回来,眼前这女人的脸上满是忧虑,身上的毯子滑落在地都没有察觉,显然她一直都在担心自己。魏聪不禁有点感动,弯腰替阿芸捡起毛毯替她裹上,笑道:“你说得对,夜里风大,的确要小心风寒,时间不早了,我们歇息吧!”

————————————————————

在河流下游距离魏聪营地大约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大片美丽的柘树林,为了保存这种最上等的弓材,魏聪下令严禁采伐,保存了她原有的风貌。在这片柘树林的旁边,是一片广阔平坦的草地,周围风景如画,绿草成荫。草地的一侧是柘树林环绕,而另外一侧则生长着一片错落不起的香樟树,这些香樟树中有几棵长的特别高大,最高的那棵的树梢距离地面足足有七十米高,树干有七八人牵手才能环抱,仿佛来自远古的巨人,在俯瞰着自己子民。

这儿的地形好像专门是为了比武和集会准备的,草地四边高中间低,魏聪下令在平地的四周竖起了一圈围栏,于是就形成了一个长约700米,宽度只有其一半的椭圆形场地。在场地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出口,各自有兵士把守。他们将负责维持场内的秩序,并查验参与比武者的身份。

在场地的南面,背靠着那几棵巨大的香樟树,有一块天然隆起的高地。上面搭起了四个装饰华丽的帐篷,帐篷前有四排长凳,放在高地的斜坡上,就仿佛是几行阶梯。这是为魏聪本人,以及参与会盟的村落长老们、以及其他尊贵的客人提供的看台。

更多的士兵、工匠以及身份较为低微的看客们则在场地四周长满青草的突破上随便找个地方,由于地势高于中央的场地,他们即便站在这里,也可以看的很清楚。不过有的人为了不被别人遮挡视线,干脆爬到身后的树上,对下方场地指指点点。

这时形形色色的观众们已经接踵而至,为了这场会盟,魏聪特地给手下放了两天假,除了必须值班的工人,即便是身份最低下的山獠奴隶,在这两天也是自由的,魏聪甚至还给他们发放了免费的腌肉和少量的酒。

这些面颊上留有刺青,身着短褐的山獠奴隶们三五成群的凑成团,一边吃着喝着,一边看着下方比武场地四周飘扬的各色旗帜,发出啧啧的称奇声。而衣着较为体面的其他居民则矜持的保持着和这些山獠奴隶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边谈论着天气和生意,一边等待着比武的开始。

除去营地本身的居民之外,场地周围还有许多外来者。自从上次远征击败山獠,救回被抢掠走的村民之后,魏聪就声名大噪。被救回的村民也将对营地的见闻带回了各自的故乡,尤其是那儿发达的制铁业。

很快,方圆上百里的山村都知道了这个新邬堡不但有强劲的武力,而且出产大量优质廉价的铁器,而且对劳动力十分渴望,哪怕不能长期定居,便是在这里打短工也可以得到很不错的报酬。甚至还有几个机灵的豫章本地人学着用磁铁打捞铁砂,然后卖给魏聪的冶铁厂谋利,魏聪也让手下购买,毕竟这也能省下不少人力去做更重要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