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盟约
第110章 盟约
“好!”魏聪答应的很痛快,他站起身来,走出屋外,指着地面道:“我魏聪一定善待俘虏,给他们食物、水,尽可能好的照料他们。只要他们不逃走、不反抗,就不伤害他们的身体和性命。此言天地为证,若有背誓,天地不容!”
说到这里,魏聪停了下来,目光转向那老人。老人不情愿的点了点头,也发誓等到了魏聪的村落后,就会把那块绿色石头的来历如实相告,否则就会遭遇神灵的诅咒,死后也不得安宁。
无意之间得到了铜矿的踪迹,魏聪心情大好,他下令宰杀了十头水牛和村子里的家畜,让手下的兵士们饱餐了一顿,并派出一只分遣队带着一部分战利品和妇女儿童先踏上回程的路,并且叮嘱他们带上那些来时因为中暑和伤病留下的人(如果他们还活着)。剩下的人在山獠人的寨子里修养个四五日后,才踏上归途。
——————————————————————
重新看到营地,钱文只觉得浑身上下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当初他来这里之时只觉得是一片蛮荒之地,啥都没有,但几个月下来,众人筚路蓝缕,伐木起炉,炼铁锻兵,不知不觉间已经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根本立足之地,尤其是这次远征山獠,历经生死,重新亲眼看到营地,心中更是觉得亲切万分。
“祖宗保佑,总算是活着回来了!”
身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钱文回过头,只见是个中等身材的汉子,肩宽背阔,两只肌肉累累的胳膊将已经看不出颜色的两只袖子撑的鼓囊囊的,却认不出来是谁。他努力回忆,脑子里突然灵光一些,这岂不是那天夜战时与自己合力杀掉对手后冲自己大喊的那人吗?
“是呀!”钱文笑道:“矛尖所向,情急之下,用手去抓矛尖的都有,确实危险的很!”
袁田闻言一愣,钱文牛头不对马嘴的对答让他有点稀里糊涂,但他脑子里很快就闪过那天夜里的情景:“那天晚上是你——”
“不错,正是在下!”钱文拱了拱手:“豫章钱文,多谢援手!”
“陈国袁田!见过兄台!”袁田赶忙还礼。
两人寒暄了几句,说到枪矛之术说的入巷,钱文笑道:“袁兄这般武艺,在将军麾下必能脱颖而出,步步高升!”
袁田露出一丝苦笑:“钱兄你不知道内情。”说到这里,他便将自己的来历粗略的讲述了一遍,最后叹道:“我能保住性命就是万幸,还谈什么高升!”
“这又算的什么?”钱文笑道:“我还和将军当面厮杀过呢!现在不也好好的?你放心,他的气度宽宏,绝不是那等鸡肠鼠肚的小人。若是我料的不错,三两日内,你的赏赐便会下来!”
“但愿如此吧!”袁田叹了口气:“赏赐不赏赐的我也就不指望了,只望能在这里日子好过些便好!”
事实证明钱文预料的不错,他们回到营地后的第三天,魏聪就下令颁发了赏赐。袁田斩首九级,第一个登上石墙,有先登之功,赐钱一万,帛二十段,牛两头,奴仆十人,另外赐给田百亩,宅地五亩(这就是大饼了),赐爵不更,以为什长(十人队长),顿时扬名军中,得了个绰号“袁先登”。
而此时的魏聪却在忙碌于另外一件事情,设置将探矿的事情都先丢到一边去了。攻破山獠山寨,救回抓去的奴仆之后,魏聪在周边山村的声望大振,不少原先没有加入的村落也纷纷派人前来,想要看看解救的奴仆中是否有自己的村民,要求也加入盟约之中。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一件魏聪原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好几个最早加入盟约,并且有派人参与这次远征的村落表示这样对他们这些更早加入的村子不公平。
他们虽然没有缴纳贡赋,但是为了这次夺回被劫掠人口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人员、粮食和驮畜,并且流了血、损失了牲畜、甚至死了人。夺回被劫掠的生口,攻破山獠有他们的一份功劳,盟约有今日的声望也有他们的一份血汗;而这些后来者如果依照他们当初的条件加入盟约(人质,盟友遭到威胁时有义务派人支援),这明显是占了先加入者的便宜,
毕竟经过这次成功的报复行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盗贼还是山獠,再来袭击盟约内的村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后来者等于是白嫖了先加入者的声望。
这几个反对者的发言顿时引起了众多的支持,有人还指出,按照盟约的规定,盟约内的村落在遭到盟约外者的攻击时,其他的村落有义务派人前去支援。
但受到攻击是一个非常模糊不清的意思,毕竟遭到盗贼的袭击是受到攻击;两个分别位于河流上下游为了分配水源而相互争斗也是受到攻击;甚至一对夫妻不和而诱发的两个村子之间的械斗也可以说是受到攻击。
在这种模糊的称谓下,身处盟约之中的村落很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主动向相邻的村落挑起争斗,来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盟约甚至会沦为新加入者欺压外部的工具。而新加入村落越多,未来引发类似的军事行动的概率就越大,先加入者被迫拿出人力物力去支援后加入者的概率也越大,这无疑是对后者利益的损害。
听各村代表的发言说到这里,魏聪也不得不暗自感叹“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这些村民虽然看上去又土又蠢,但一旦牵涉到他们自己的利益,就变得比猴还精。这个盟约原本是自己用来低成本扩张势力,向周边村落征“血税”的工具,毕竟按照盟约的规定,同盟的指挥官由自己或者自己指定的人担任,分配战利品的权利也在指挥官手中,各村落虽然无需缴纳贡赋,但也要承担派出兵士的装备、口粮、驮畜的成本,魏聪无需向其支付军饷。
从表面上看,这些村落是这个盟约的受益方,他们平时不用缴纳一个铜板,一粒粮食的贡赋,只要在盟友受到攻击时派人支援,就能免受外敌的攻击(魏聪军事力量远胜他们,自然他们是受益方)。
但对魏聪来说,向这些零散村落征收赋税实际意义其实不大——这些村子都不大,又分布的十分分散,相隔动则二三十里山路,征来那点粮食布匹的物流成本极高;而现在魏聪根本不缺钱粮,光是卖给卢萍铁器军械换来的粮食布匹就足够魏聪眼下两千人上下吃两三年得了,
而且魏聪营地所在的河谷地带农业条件其实很好,只是树木太多太密了,需要一段时间伐木开垦才能有收获,现在其实拿去放羊放猪都能收获不了,未来发现铜矿后,更是不缺那点实物税。
所以魏聪索性把那些粮都留在村里,让村民吃饱吃好点,只当是补贴自己未来兵源了。
但任何法律、政治制度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制定者的初衷与制成之后的实际影响往往是两码事。魏聪搞这个盟约想的是白嫖这些分布在山中的山民兵源;所以得知山獠袭击盟友后立刻不惜代价发起报复,目的就是拿这个当广告来忽悠更多的村落加入,好滚雪球式壮大自己的可以征发的兵源。
而那些山村长老们看到的是可以抱大腿来白嫖安全庇护和欺压邻村的机会。好在已经加入盟约的那些村子也不是傻子,立刻发现了他们的企图,试图堵住这个口子。
“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魏聪问道,他发现最了解这些土包子的还是他们自己,自己费心费力和他们玩心眼子,不如让他们自己对付自己。
“照小人来看!”一个白胡子老人站起身来,恭敬的对魏聪道:“那些人要入盟可以,但必须缴纳一笔钱。”
“交钱?交钱作甚?”
“上次出兵,消耗甚多,正好让他们出钱来承担开支!”老人道:“这对他们也公平的很,毕竟若不是平定了山獠,他们也不会这么急着入盟!”
魏聪皱了皱眉头,其实这老人说的颇有道理,但问题是自己组织同盟就是为了免费白嫖这些村子的兵员,如果这次给了钱,那岂不是今后次次都要给钱?那可万万不成。
他咳嗽了一声:“这个恐怕不妥吧!盟约上说的很清楚了,出兵互助的开支都是各自承担,毕竟谁都有可能受到攻击,自己出钱出人保护自己才是正理。这次让新加入的村子出钱承担,那下次要是再要出兵,那要谁出钱?还让新加入的?可那时未必有这么多村子要入盟呀!”
“这——”那白发老人顿时哑然。
魏聪笑了笑:“诸位应该都知道,上次出兵征讨山獠,我一共派出了三百甲士,他们要是出钱,我应该是拿的最多的。但大伙当初入盟是为了钱财吗?不是吧?大伙儿图的是安全,可以安安心心种地放牧,砍柴打猎;用不着担心被盗贼、蛮夷袭击,对不对?
所以我当初在盟约里说的很清楚,每个村落要按照人口多少提供多少壮丁,长枪若干、弓若干、盾牌若干,驮畜若干;若是要钱,为何不干脆直接向你们要贡赋,用来养我的甲士,遇到事情派我的人去救援?
不就是为了尽可能增强每个村子的力量,然后互帮互助吗?现在有了新的村子要求入盟,这是好事,村子越多,可以提供的兵员就越多,相互帮助的力量就越大,大家才能更安全。
不要贪图那点蝇头小利,这次出兵各个村子是有损失,可我在分配战利品的时候,也有考虑到这些,给予了一定的补偿,怎么要新的村子承担?若是这样的话,你们如果下一次遭到袭击,那些新加入的村子会不会觉得‘我们已经出了钱,凭什么还要出人出力去救援那些人?’那样一来还会有人愿意出力互助?”
魏聪的这番话说服了所有人,在众人心中,安全必须位于其他之上。最后,魏聪还是做出了一点妥协,对后加入的村落每个村子征收五百钱的入门费,这笔开支将用来铸造一个铜鼎,然后将每个村子的名字都刻在鼎身上,作为会盟的见证,从今往后,会盟每加入一个新的成员,也将刻上一个新的名字。
——————————————————————
处置了盟约之事,魏聪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军器生产之上,毕竟卢萍以及把魏聪索要的物资和人手都送到了,依照约定,魏聪也必须在两个月内将两万根矛头和八千把环首刀交出去。其实这对于魏聪的炼铁坊来看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度,毕竟环首刀一把也就是1500克上下;矛头更轻,不过400克上下,全加起来也就二十吨上下,用掉的铁也就是五六天的产量。
传统工艺制作兵器主要时间用在锻打上,而由于热处理炉、普德林炉、水力锻锤的投入使用,使得工匠们无需通过反复的锻打将铁料去除杂质,只需将优质的熟铁用锻锤打制成相应的形状,然后用热处理炉对其表面做碳化处理,然后用淬火、回火工艺,就能得到质量相当不错的铁制兵器,大大的节约了工时。每个铁匠在学徒的帮助下,每天就可以生产七十到八十支枪头,依照这个产量,已经足够在期限前完工了。
其实制约魏聪手下工坊提升产量最大的瓶颈其实是水力机械的数量,换句话说,扩建蓄水池,推动更大更多的水力机械,而非简单的堆人力,才是魏聪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攻打山獠抓回来的俘虏、水牛以及卢萍提供的一千丁壮让魏聪可以开始实施这个新的计划。所以当卢萍依照约定来取货时,看到的正是这幅大兴土木的景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