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克里斯韦伯

第130章 翻山

第130章 翻山

魏聪笑了起来,他就喜欢第五登这点,虽然有些粗鲁、冲动,但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对一个下属,自己还能要求更多吗?

“既然是这样,那就交给你了!”魏聪笑道:“你现在立刻去检点五百人,明早出发。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dakaita.com记住了,绕过南野县城,直接去夺取横浦关,兵士要多挑选一些习惯走山路的!”

“喏!”第五登应了一声,向魏聪躬身行礼,便出帐了。魏聪吐出一口长气,按照计划,自己会比第五登晚出发两天,这样当自己抵达南野县城时,他应该正在翻越大庾岭,这样就无需担心横浦关的守军提前得到己方的消息。当然,这么做也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如果自己在南野县那儿耽搁太长时间,拿下横浦关的前军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归根结底,整个计划是否能够奏效主要看军队各部的执行能力还有运气,希望运气这次站在自己一边。

次日已时三刻,第五登指挥着十五条船组成的先遣队,离开了赣县县城,一路向南而去。他们将沿着魏聪原先制定的路线,前往横亘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大庾岭山脉,在那里,他们将踏着数百年前秦军南下的足迹,穿越乌迳古道,进入岭南。而为了保密起见,除了魏聪和第五登,军营里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些。

————————————————————————

帅帐,军议。

“郎君,第五登早上这是去——”刘久低声问道。

“是去取南野县了!”魏聪满不在意的答道:“那边兵力薄弱,让第五登去一趟也就是了!”

“哦,哦!”刘久低下头,有些局促的点了点头。他小心的瞥了旁边的黄平一眼,黄平咳嗽了一声:“郎君,南野县的确户口不多,不过好歹也是有城墙据守的,仅凭第五登带去的几百人,恐怕力有未逮呀!”

“他不会一去就用武力!”魏聪道:“他只需要恐吓就够了,反正我们也只会比他晚两天就到了!”

“两天?”刘久吓了一跳:“这么快?”

“没错,所以你们要抓紧时间!”魏聪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兵贵神速的道理总该懂吧,反正两天后我就要起锚出发,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朱安吧,反正算起来,过几天他的补给船队也就应该到了!”

“遵命!”黄平和刘久交换了一下眼色,无奈的应道。的确依照计划,朱治将会在大军出发后半月带着营地打制的新武器盔甲出发,赶上半个月前出发的大队人马。但问题是即便沿途是水路,在这个时候水贼肯定不少,朱治未必能安全的把货物都送到,但是这话自然没法当着魏聪面前说。

“好了,你们两个都去盯着吧,时间有限,耽搁不得!”魏聪摆了摆手,下了逐客令。

“喏!”

两人出了帐篷,不由得吐出一口长气,刘久压低声音道:“老黄,你觉得事情真能如郎君说的那么顺利吗?”

“这个鬼知道,只能随机应变了!”黄平叹了口气:“不说了,都去忙自个的吧!不然待会他出来看到咱俩在这里说话,肯定会不高兴的!”

“嗯!那就告辞了!”刘久拱了拱手,来到后营门道路两旁的空地,那儿通常是给同盟军宿营的地方,没有同盟军的时候便会空着,有时堆放一些杂物。刘久下令把新募集来的新兵安置在这里,再分配给各屯曲之中,补充兵力。刘久远远的就听到有人叫骂,赶忙加快了脚步,跑了过去,离得远远的呵道:“干什么,干什么?这里是军中,一举一动都有军法制裁,你们这是作死吗?”

刘久走近一看,只见营地左边的空地上,有两百多新兵,其中百余人聚拢成团,个个按着腰间佩刀,恶狠狠的看着四周围过来的兵士,倒像是一头头困兽犹斗的猛兽。

“怎么回事,这是要干什么?还不放下兵器!”刘久喝道。

“都尉!”钱文赶忙迎了上来:“送来的这伙新兵抱着团,不肯被拆散去各队,所以——”

“什么?不肯拆散?这个节骨眼上还敢闹事,真是反了!”刘久闻言大怒:“钱文你吃白饭的吗?还不将这伙人驱散,将为首者拿下斩首示众!”

“都尉!”钱文苦笑道:“这伙人好像口音有点不对!不是豫章本地口音!”

“不是豫章本地口音?”刘久狐疑的看了钱文一眼,上前两步对那伙抱团新兵问道:“有能出来说话的吗?”

人群中骚动了片刻,一个青年汉子走出人群:“有什么话就问吧!”

刘久皱了皱眉头,的确不是豫章口音,倒像是河北那边的,具体是幽州还是冀州就不知道了:“你们是哪里人?”

“幽州涿郡人!”

“幽州涿郡人?”刘久愣住了,赣县征兵怎么来了一群涿郡人?这不是活见鬼?

“幽州涿郡人怎么来赣县了?”

“赣县县令刘芬是幽州涿郡人,我等是他的部曲宾客,随他一同来赣县的!”

“你们是县令的宾客?那怎么给送到这里来了?”

待到对方把事情原委说的清楚,饶是刘久早就被历练的铁石心肠,也不禁暗自感叹这群家伙真的是倒霉到了极点,本来是一群跟着大哥南下吃香喝辣的游侠儿,结果大哥莫名其妙的挨了一记毒弩,昏迷不醒。权力为县丞夺取,自己一群人也被整个打包出来当炮灰了,只能说命运弄人。

“那你们县令呢?”刘久问道。“还在城里,生死不知!”刘安沮丧的答道,他还没从整个事情的巨大打击中恢复过来,他向刘久道:“我等此番南下,是跟着我家叔父而来的,誓同生死。可否请贵军校尉高抬贵手,放十几人回去照看叔父,其他人虽万死不悔!”说罢深深的做了一揖。

“这——”刘久愣住了,旋即苦笑道:“这件事我说了不算,要禀告校尉由他定夺,你们先等等我,”

——————————————

“还有这等奇事!”魏聪听完了刘久的禀告,不由得笑了起来:“一伙幽州游侠儿到了赣县,被县丞卖给我们!呵呵,不过这里面也和我有些关系,毕竟射伤县令的吴泽是我派过去的!”

“是呀,当真是太巧了!”刘久叹道:“那应当如何处置,要答应他们的请求吗?”

“留些人回赣县看守那个中了毒箭的县令?”魏聪笑了起来:“这怎么可能?再说了,答应他们也没用呀!那县丞经过这次事情,已经和县令撕破了脸,之所以要把这伙人卖给我们,就是为了方便对县令下手的。就算留下十几人,也不过是与县令同死罢了,又有何益?”

“不错!”刘久也反应过来了:“这么说那县令死定了?”

“肯定是死定了!”魏聪笑道:“我要是县丞,就绝对不会允许县令活下去,不然他干的这些事情都会成为要他们性命的铁证。”

“校尉说的是!”刘久钦佩的看着魏聪:“那我就回去告诉这些家伙!”

“你没必要当这个坏人!”魏聪摇了摇头:“你回去后告诉那些家伙,就说军中自有法度,岂有放出去十几人的道理?不如这样,可以写封信给城里,让县丞把县令交出来,反正我们接下来是走水路,可以就和他们在一条船上,由他们自己照看!”

“这倒是好办法!”刘久一击拳:“那我就这么和他们说!”

“去吧!还有,既然是幽州的游侠儿,多半有马,让那个县丞把这些人平日里乘坐的马也一同送出来,我们接下来用得上!”

“喏!”刘久应了一声,兴冲冲的出去了。魏聪看着部下的背影,不由得笑了笑,若是自己猜的没错,赣县县丞多半不会交出个活县令来,不过这也无所谓,反正这个恶人不用自己来做就好了。

正如魏聪猜测的一样,赣县县丞在刘久的要求下,交出了刘芬和这伙游侠儿的坐骑武器,但刘芬的状况非常糟糕,在出城后的第二天中午就咽了气,悲愤之下的刘安带着同伴们在赣水边的高地给叔父选了块安葬之后,就跟着船队踏上了通往南野县的征程。

————————————————————

“让士兵们下船吧!再往前面水就太浅了,无法行舟了!”看着前面探路小船上测量水深水手挥舞的手臂,第五登失望的叹了口气。

由于是深秋的缘故,桃水的水深比平日要浅不少,站在船上可以看到岸边有好长一片布满鹅卵石浅滩,在春夏雨水多的时候,那些浅滩应该也是水面。再往前走,就有船只搁浅陷入河底泥土的危险了。随着船只靠近岸边,士兵们纷纷下船,卸下船上的辎重,然后将船拖上岸边,用石头垫在船底,这样船只就不容易朽烂。次日天明,第五登就带领着这五百人,继续向乌迳古道而去。

由于近代修筑的公路、铁路等交通方式,乌迳古道在新中国建国后早已荒废,但在公元二世纪的,这条山路还是岭南通往中原地区最快,最便捷的道路(通过湘江——灵渠——漓江这条路虽然全程水路,但绕了个大弯,不如赣江——乌迳古道——北江几乎是直线,距离短)。

尤其是在唐代张九龄奉诏在梅岭劈山开道之前,这条山路是沟通岭南水系和豫章水系的唯一陆上通道。第五登在道路两旁不时可以看到可见的村落,供人歇脚的亭舍水井,甚至他还发现了一间山神庙。他走进庙廊,虔诚的向山神跪拜,还布施了一百钱,才领着士兵们继续踏上征程。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骚动,第五登领着的这五百人假扮成去岭南轮戍的更卒,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事。这甚至引起了一些路旁居民和往来商旅的同情:谁都知道这种前往烟瘴之地的戍卒都是苦命人,一去就是两三年,长的四五年都有,一百人去,能够有五十人活着回来就不错了。有些居民甚至拿出干果和饼饵来款待他们——让这些即将离乡的苦命人,再吃上一口家乡的食物吧!

随着位置的升高,上山的路变得崎岖而又陡峭,道路两旁的村落和亭子也渐渐消失了,为了驮运辎重和武器,这支先遣队除了五百人外还有一百头驴子和骡子。蹄铁敲打石板的声音滴滴答答,传的老远。

第五登可以看到道路两旁的岩石上爬满片片苍白的地衣,绿色的苔藓轻轻拂动。按照魏郎君的说法,赵佗和秦军士兵们就是通过这里进入岭南,并在那片土地上扎下根基,他们不但躲过了秦末的残酷内战,还在这片土地上传宗接代,建宗立国。自己现在正踏着他们的脚步上,能够也像他们这样吗?

“石垒,都尉,您看到了吗?前面有石垒!”

第五登快步上前,在山路的右侧有一道由乱石砌成、及胸高的墙,在这道环墙内侧,是一片约莫两亩见方的废墟,从地基和残垣断壁来看,当初里面应该是一处堡垒。第五登翻过环墙,发现大树下有一口水井,探头看了看,里面还有水。

“都尉!”副手李群低声道:“快到山顶了,按路程算,今天肯定来得及翻过山了!让兵士们歇息一会,喝点水,吃点东西吧!这里工事都是现成的。”

“嗯!”第五登看了看四周,确定看不到人迹:“先派人探查一下四周,别一头扎进坑里了!”

李群应了一声,立刻派出人手到四周探查,当确定没有问题,才让兵士们进入环墙内部歇息。他对李群道:“就歇一会儿,吃点东西,天黑前必须下山!”

“喏!”李群应了一声,便去指挥兵士们按照部伍扎营。有人打了井水送来,第五登喝了一口,清冽的很,精神不由得一振:“这井水不错,怎的这里没人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