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有人投河

第二百六十四章 有人投河

瓷窑厂过年期间歇业,过年前,谢念月也给厂里做工的伙计们每人包了个大红封,犒劳大家过去一年的付出。

上元节后,谢念月又来到瓷窑厂,给伙计们发了开工红包。

伙计们各个喜气洋洋,对新的一年充满干劲儿。

褚冬儿容光焕发,将瓷窑厂打理的很好,秦家人又来闹过几次,不过都没能在瓷窑厂得到半点好处,次次都只能吃瘪离开,渐渐的也就消了心思。

将瓷窑厂交到褚冬儿手中是正确的决定,谢念月自己不想管,她先前要买下瓷窑厂,也只是想赚钱而已。

如今钱没少赚,她还不用管,何乐而不为?

看到褚冬儿的变化,谢念月也想帮到更多的人。

绣坊在上元节后开门,可惜第一天无人问津。

谢念月想开绣坊,是为了给更多女子一个好好活着的机会,她以为没人来是因为没宣传出去,就让护卫去大大小小的茶楼酒馆提到绣坊。

可第二天,还是一个人都没有。

谢念月觉得纳闷,干脆亲自去了趟静水县,想听听百姓对绣坊的看法。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谁知在百姓的眼里,对绣坊是满口的怨言。

“谁知那些官家的女子又想做什么,还说什么只招女子,在外面只招女子做事的地方,除了青楼还能是什么?”

“不至于吧,听说是镇北王妃出了钱,她应该不差钱,总不能骗人去做娼妓。”

“人心呐,可黑着呢,谁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就算绣坊是真的想为女子做些事,又哪能知道她们会把这好事做到什么时候,说不定过两日不想做了,就把无家可归的女子从绣坊赶出去了。”

“要我说啊,女子就该待在家里操持家务,哪能出去抛头露面赚钱呢?我赚得不少,足够养活一大家子,断不会让家里的女人出去做工。”

谢念月坐在茶楼听着这些议论,忽然就看到有一群百姓在街上跑,喊着有人投河了。

不少百姓跟着过去看热闹,谢念月也跟在后面。

这样的天气,河边都结冰了,这种时候投河应该没事的吧。

等谢念月来到河边,看到的就是站在河中间的两道身影。

一位身形瘦削的年轻妇人,手牵着个七八岁梳着双丫髻的女童。

白日里河面中间的冰层薄,很可能会让两人掉进去,可妇人却没有要离开河中心的意思。

有认识母女二人的百姓喊话:“豆花娘,你这是干啥呢?快回来吧,站在河中间多危险。”

被唤作豆花娘的妇人总算有了反应,两串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滑落,“我家男人没了,同族想吃绝户,逼着我改嫁给族中的老男人,还要将我女儿卖掉。若不是我发现的及时,我女儿如今就被人牙子带走了。”

“豆花这不是没事吗?你快过来吧,可千万别想不开啊。”

豆花娘含着泪摇头,“我去找过族长,可族长也说我们家没男人,家里的财物都属于族里,就连我和豆花也是。早知没了男人会过成这样,我家男人染病离开的时候,还不如带着我们母女俩一起去了,也省得被人惦记。”

百姓们对母女二人指指点点,有的人觉得正是如此,难不成族中的东西还要便宜了外人?

也有同为女子,为豆花娘俩感到同情。

人群中,不知谁人喊了声:“我听说有贵人开了绣坊,就在咱们县城外,你不如去绣坊讨个生路。”

豆花娘的眼眸没有半丝变化,对这样的提议浑然不放在心上。

“贵人帮不了我们,就连官府也不会管宗族的事,族中说要让我们如何就只能如何,我们就算去京城告御状也没用。”

豆花娘很清楚,她们母女两人,根本就走不到京城。

没有路引,她连庆州都出不去。

看热闹的谢念月忽然发现来机会了,能不能为绣坊请来第一位绣娘,就要看她的了。

谢念月挤到河边,喊话道:“帮得了,我就是在绣坊做事的。你如果愿意去绣坊,我向你保证,不会有人能逼你离开,就算你丈夫的那些同族也不行。”

她的绣坊,谁也别想从她这里抢人。

豆花娘的心情微动,她不知道谢念月所说话里的真假,可万一呢,她和女儿是不是不用死了?

下一刻,冰面传来咔嚓一声,豆花娘只感觉到手一松,女儿就顺着裂开的冰面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