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女娲和老村长的礼物

此时此刻,羲宇开口说道:“乡亲们,我已数月未曾归家,今日大家都在,我便宣布一件事。三日后,我将在村子里摆宴,算是我和妻子的婚宴。一来给母亲一个交代,二来答谢乡亲们一直对我家的照顾。三日后,乡亲们都可来参加。”

“臭小子大气!”

“臭小子,我一定来!”

“我们早就盼着喝你喜酒啦!”

村民们兴奋不已。他们看着羲宇长大,一直期望他有美好未来与家庭,如今羲宇要成婚,他们由衷开心。羲宇微微一笑,能感受到大家的真心。

接着,羲宇看向李靖:“李靖将军,宴席所需物资,劳烦你带我的士兵去采购一番。”

李靖听闻,立刻拱手:“放心吧大王,此事我必定办得妥妥当当!”

李靖有过成婚经历,自然清楚该如何操办。

其他总兵听到,赶忙喊道:“将军,还有我们!”

“是啊,将军,我们也能帮忙!”

“将军,我们帮您采购,定把东西备齐,有劳将军安排。”

羲宇微微一笑:“那大家就一同努力吧。”

总兵们纷纷拱手,都希望在羲宇这位大羲王朝开国之君面前好好表现。

交代妥当之后,羲宇便领着九儿与杨婵,朝着后山而去

然而,母亲与那伏羲法相却迟迟不见归来。这伏羲法相,虽说由羲宇施展而出,可毕竟源自人道圣贤,伏羲贵为三皇之首,其法相自有神异非凡之处,甚至拥有自主行动的能力。

就在下一刻,混沌之中泛起奇异光芒,女娲已然归来,静静地伫立在木屋之前。

羲宇抬眸,望向那后山之上的木屋,刹那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熟悉感,这木屋的模样,竟与家中那座毫无二致。

羲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想来这看似简单的木屋,在母亲心中的地位,与自已并无二致。

木屋承载着他们最柔软的回忆,那在木屋中的点点滴滴,无论历经多少岁月,都始终难以忘怀。

不过,羲宇心中亦十分清楚,人总是要往更高处前行。木屋,他会一直留存,那是心灵的港湾。

但对于大羲王朝的王宫而言,决然不能只是一座木屋,这是毋庸置疑的。

念及此,羲宇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感慨,真是物是人非啊。

曾经小村子里的毛头小子,如今竟已成长到这般地步,倘若说与旁人听,只怕都不会有人敢于相信。

恰在此时,女娲朝着羲宇缓缓走来,轻声说道:“我是女娲!”

声音落下,羲宇神色未变,其实他早已心中有数。可一旁的九儿却大为吃惊,这般事情,实在太过不可思议,怎么可能发生呢?

就在这时,女娲也开口说道:“我想送你一样东西。”

羲宇满心好奇,实在猜不透母亲究竟打算送自已什么。正自疑惑间,只见女娲手指轻动,一道光芒如流星般落下,刹那间,山中赫然出现一座巍峨王宫。

这座位于山中的王宫,乃是女娲以自身法力精心凝聚而成,乍一望去,便觉非同凡响,尽显恢宏大气之姿。

王宫大门之前,赫然陈列着九座石龙雕像,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会腾空而起,为这王宫增添了几分威严庄重之感。

自石龙雕像向前,是通往大殿的 99 级台阶,唯有拾级而上,走过这 99 级台阶,方能踏入王宫大门。

这大门高达九尺不止,以“九”这个蕴含着浩瀚无边之意的数字为规制,打造而成的金色大门,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熠熠光辉,彰显着无与伦比的大气。

总而言之,踏入王宫之中,内里更是美轮美奂,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女娲法力的精妙绝伦。

然而,女娲的法力远不止于此。

就在众人惊叹于王宫的壮丽之时,下一刻,一座城池如梦幻般涌现出来。

城池之中,百姓们突然,自无家可归之地,被变到了这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仿佛这并非是由法力所化,而是一座真实存在了许久的繁华之城。

然而今晚,羲宇一行人并未踏入那座城池。

这座城池的突然出现,不仅让李靖等人惊愕不已,连无名村子里的众人也大为震惊。

老村长见状,暗中微微一笑,道:“我不能没有一点表示啊。”

说罢,手指再次轻点,顿时,城池上空祥云密布,那祥云乃是气运之源。

虽这城池无人族之气汇聚,但有此气运之源,效果也相差无几。

此后,城中百姓将安康乐业,任何心怀歹意的妖孽都无法踏入其中,百姓们能在城中过上人人长命百岁的日子。

羲宇自然也察觉到了城池的这番变化,会心一笑,心想:这是老村长送我的礼物啊。

当晚,羲宇在木屋旁又变出一座木屋,与九儿暂且在里面休息。

一夜过去,清晨来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早饭。

这顿饭是女娲亲手为羲宇做的,她未施展任何法力,全凭亲力亲为。

羲宇咬了一口饼,笑容满面地说:“都几个月没吃娘做的饼了,还真怀念啊。”

女娲微笑着回应:“想念的话,就多吃点。”

毫无疑问,此时此刻,女娲心中对羲宇满是思念。

即便身为拥有人性的女娲,却似乎并不擅长将这份情感表露出来。

就在这时,杨婵替自已的师傅开口询问:“师兄,你打算休息多久呀?”

羲宇回应道:“一个月。”

杨婵听闻,不禁流露出些许失望之色,喃喃道:“才一个月啊?”

羲宇听了这话,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反问道:“什么叫才一个月?这时间已经相当长了好不好。如今我身为大羲王朝的开国之君,有诸多事务亟待处理,这些可都是关乎国本的大事,丝毫耽搁不得。”

羲宇毕竟是初次登上王位,对于如何当好大王,心中其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清楚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毕竟,并非仅仅克制享受就能成为一位好君主。

就像后世的崇祯皇帝,一生没怎么享受过,却依旧丢掉了江山。

羲宇还察觉到,大商的开国之君似乎是个极为厉害的人物,与大周恰好处于对立局面。

自已能分得一半江山已然十分勉强,否则人族气运恐怕会陷入混乱。

而这一半江山恰好位于中间位置,这就意味着自已仿佛处于两面夹击的态势。

倘若周姬发想要起兵,毫无疑问,必须先打败大羲王朝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