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九幽冥墟

林霄踏碎最后一缕溃散的云霰,足底蒸腾的煞气凝成《太玄经》所述的\"地煞玄纹\"。破碎的云台上空,劫云坍缩的晶核突然裂开九道裂隙,裂隙深处涌出的浊气凝成《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的\"幽泉冥河\"。河水冲刷过的虚空浮现十二座青铜鬼门,门环上《淮南子·天文训》蚀文泛起青光,每一道门缝都渗出冻结神识的阴煞。

\"锁阴枢!\"林霄掌心裂开的云纹突然玉化,五指攥住若木灵根中钻出的噬云虬蛟。蛟尾扫过第三座鬼门时,门内涌出《周礼·方相氏》所述的\"九幽冥火」。幽火触地瞬间,方圆三百里地表塌陷为归墟冥窟,窟底涌动的玄冰凝成《楚帛书》残卷记载的\"九阴蚀骨阵」。

阵眼处冲天的阴煞中,一道裹挟《神异经》残识的鬼影踏冰而出。其形如《稽神录》所述的\"冥府判官」,左手执《酆都科》阴律铁卷,右掌托《五岳真形图》蚀刻的阴山印。铁卷展开的刹那,冥河倒卷成九条玄铁锁链,链首《归藏易》阴爻篆文如毒蛇吐信,直刺林霄周身大穴。

\"破!\"林霄脊柱二十四气旋骤然坍缩,迸射的云殛煞气凝成《周易·坤卦》所述的\"地载万物势」。煞气撞碎三条锁链时,判官手中阴山印炸裂,迸出八百枚《地母经》蚀刻的阴煞钉。钉尖触及膻中穴的刹那,若木灵根深处突然钻出《河图·括地象》所述的\"玄黄地脉」。

地脉缠住判官足踝时,林霄右掌凝出的云殛雷圭悍然劈下。圭面《洛书·灵准听》篆文迸射铅灰雷光,将五座鬼门熔为青铜汁液。汁液坠入冥河瞬间,河底浮起《遁甲开山图》残卷记载的\"九幽玄棺」。棺盖开启的缝隙中,伸出一只缠绕《黄帝阴符经》符文的骨手。

骨手屈指轻弹,虚空裂开《抱朴子·地真》所述的\"黄泉鬼域」。域中三千阴兵结阵,阵眼处矗立的玄色幡旗上,《太平经》蚀文流转如幽冥血泪。阴兵战戈劈落的刹那,林霄肋下突然钻出十二根破煞云锥,锥尖《连山易》残纹迸发赤芒,贯穿三百阴兵灵台。

\"镇幽!\"林霄喉间滚出大禹治水时的息壤真言,足底地脉突然暴涨如龙。龙首撞碎玄棺时,棺中爆出九道《龙鱼河图》记载的\"地阴浊气」。浊气凝成实体化的九幽冥君法相——其头戴《三坟》蚀刻的玄冥冠,身披《五符经》阴煞甲,手中哭丧棒挥动间,《遁甲演义》所述\"九阴裂魂罡风」席卷八荒。

罡风触及眉心的刹那,林霄灵台深处浮起完整的《周易·复卦》篆文。篆文映照若木灵根时,云殛煞气突然坍缩为玄黄土精,精魄凝成《尚书·禹贡》所述的\"九州鼎」虚影。鼎口喷涌的玄黄气如天河倒灌,将九幽冥君法相镇压在地脉深处。

地脉震荡间,冥窟穹顶突然裂开《吴越春秋》所述的\"禹王水道」。水道中坠落的玄冰凝成《水经注》残卷记载的\"玄冥重水」,重水触及云殛雷圭的刹那,圭面《青囊经》蚀文突然逆转,迸射的阴雷将三条冥河蒸为青烟。

烟尘中浮起《淮南万毕术》残页,残页裹挟判官残魂时,其阴煞甲胄突然爆裂。甲片碎屑凝成八百枚《白泽图》蚀刻的\"九幽噬心钉」,钉尖缠绕的阴火直取林霄周身要穴。千钧一发之际,若木灵根深处钻出《山海经·中山经》所述的\"帝台之棋」,棋面《金匮要略》篆文结成\"天罡地煞阵」,将噬心钉炼为青灰。

\"九幽冥墟,不过如此!\"林霄双臂筋肉虬结,云殛雷圭劈开最后一道鬼门。门内涌出的玄阴本源触及灵种时,第十一境\"云殛合道\"突然震颤,脊柱二十四气旋逆转如《周易·泰卦》所述的\"天地交泰势」。

震颤平息时,冥窟深处浮起《遁甲真诀》残卷记载的\"地脉玄枢」。玄枢开启的瞬间,林霄足底突然生出《黄帝内经》所述的\"地煞涌泉穴」,穴中喷涌的玄黄气凝成实体化的\"九幽镇狱塔」。塔身《鬼谷子·本经阴符》蚀文流转,将溃散的阴煞尽数镇压。

塔尖触及穹顶时,虚空裂开《列子·汤问》所述的\"归墟之眼」。眼中坠落的玄冥重水凝成《拾遗记》记载的\"禹王开山斧」,斧刃《禹碑》蚀文迸射青光,将残余的阴兵劈为齑粉。齑粉触及地脉的刹那,若木灵根突然钻入冥河深处,根须缠绕住《山海经·海内经》所述的\"后土息壤」。

\"合道!\"林霄双目迸射云殛雷光,第十一境大圆满的威压碾碎最后一丝阴煞。溃散的冥墟中浮起《易经·说卦》所述\"坤厚载物\"篆文,篆文烙入髓海的瞬间,云殛雷圭突然裂变——圭体坍缩为实体化的\"九霄云殛印」,印面《黄帝四经》蚀文映照出第十二境\"乾坤倒悬\"的虚影。

地脉归于平静时,林霄踏出冥墟的残迹。身后崩塌的虚空深处,一缕《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的\"归墟阴识」悄然附着在云殛印上,如同蛰伏的毒蛇,静待破茧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