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雷墟孕剑
雷光如瀑垂落千丈,林霄踏着崩碎的云台残骸坠入地脉深处。足底触到焦土的刹那,耳畔炸响九道《淮南子·天文训》所述的“阴阳薄动”雷音,整片云殛道域坍缩成拳头大小的玄青雷核,核内浮出《道枢·雷霆篇》蚀刻的“雷墟”二字。
焦土裂缝中突然涌出暗紫色雷浆,浆液裹着青铜锈味的腥气漫过脚踝。林霄脊柱二十四节云纹同时震颤,第十一境“云殛合道”的罡气在膻中穴凝成漩涡,将三丈外游走的雷蛇尽数吸入体内。一条鳞片倒竖的独目雷蛟破开雷浆,其尾横扫时甩出的电芒竟在地面蚀出《连山易》卦象纹路。
“坎位!”林霄并指划开左臂云脉,渗出的精血在雷浆表面凝成《遁甲演义》所述的“天蓬咒印”。咒印触及蛟目的刹那,雷蛟额间鳞片突然翻转,露出内层《五雷玉书》篆文——此蛟竟是上古雷部将领殛灭后所化兵傀!
雷蛟喉间滚出闷雷般的嘶吼,周身鳞片缝隙迸射的紫电凝成实体锁链。七条锁链末端坠着《神霄雷法》记载的“都天雷印”,印文压碎虚空时激起的震荡波,将方圆十里雷浆震成悬浮的珠状雷霰。林霄右脚踏碎三枚雷珠借力腾空,左手虚握处引动云殛罡气,竟从溃散的锁链中扯出半截断裂的雷戟残锋。
残锋刺入蛟颈的瞬间,雷蛟独目突然暴睁。溃散的瞳孔深处浮起《雷霆玉经》残卷虚影,卷轴展开时喷涌的雷煞竟将残锋熔成赤红铁水。林霄胸口云纹急速闪烁,第十一境特有的“云雷交感”道域自行展开,溃散的铁水在道域内重凝为九枚《龙蹻经》所述的“雷殛钉”。
“震宫,破!”九钉循八卦震位钉入雷蛟七寸,蛟身顿时僵直如石雕。其脊骨处裂开半尺长的豁口,豁口中竟露出一截缠绕《雷函宝诰》符纸的剑柄。林霄五指扣住剑柄的刹那,整片雷墟突然倒悬,头顶雷浆化作万丈瀑布倾泻而下。
剑身出鞘三寸时激发的剑气,竟将雷瀑劈成两股。左股雷浆凝成三百六十具持戈雷兵,右股雷浆化作十八架青铜雷车。雷兵结阵刺出的戈影在空中织成《太乙雷书》所述的“天罗雷网”,雷车碾过之处更留下深达丈许的《风后握奇经》战阵沟壑。
林霄左掌拍在剑格处的《雷函宝诰》上,符纸燃烧时腾起的青烟在剑身蚀出“殛”字古篆。篆文成型的瞬间,第十一境云雷罡气与剑煞完美融合,挥出的剑气竟在雷网中央撕开《周易·震卦》爻象缺口。十八架雷车被震卦爻力牵引相撞,迸射的青铜碎片中飞出八十一枚《雷城志》残页。
残页触及雷兵阵列时,三百六十具雷兵突然解体重组。破碎的雷甲与断戈在空中凝结成《洞玄雷法》记载的“九霄雷狱”——十八根铭刻着雷部将帅名讳的青铜柱破土而出,柱顶喷射的雷光在百丈高空结成鸟笼状的囚牢。
林霄足尖轻点雷狱铜柱借力跃起,手中雷殛剑顺势刺向穹顶囚笼。剑尖触及雷光的刹那,第十一境特有的“云雷共鸣”引发天地异变——千里外云层中蛰伏的丰隆雷煞竟被强行牵引,化作九条雷龙俯冲而下!
雷龙撞碎囚笼的轰鸣声中,剑身终于完全出鞘。褪去的铜锈下露出《雷霆玉枢宝经》蚀刻的“天劫雷纹”,纹路流淌的紫电在林霄虎口灼出焦痕。雷墟核心处突然裂开深渊,渊底升起的青铜祭坛上,供奉着半卷浸泡在雷池中的《五雷天书》。
祭坛四角蹲踞的四具雷兽石像同时睁眼,其瞳中射出的雷光竟在空中凝成实体化的《雷禁咒》。林霄挥剑劈碎三道咒文,第四道咒文却化作锁链缠住脚踝。雷池中突然探出白骨巨爪,爪心《雷部律令》篆文闪烁,竟要将他拖入池底!
“雷殛,开锋!”林霄反手将剑锋刺入自己云门穴,第十一境精血顺着雷纹灌入剑身。剑脊处应龙浮雕突然睁眼,龙口喷出的雷煞凝成《神霄九变》所述的“紫府雷符”,符光映照下,白骨巨爪顿时崩解成满地雷晶。
剑尖挑起雷池水花,水滴在空中化作三百枚《雷城飞玄律》篆文。篆文嵌入祭坛裂缝的刹那,四具雷兽石像轰然炸裂,飞溅的石片中浮起完整的《五雷天书》。林霄咬破舌尖将精血喷在书卷,褪去的封印中升起一柄缠绕着混沌雷煞的剑种。
雷墟开始剧烈震颤,第十一境道域在此刻突破临界。林霄丹田处浮起的云雷金丹突然裂开,丹内迸射的雷光与剑种完美融合——此乃《云笈七签》预言过的“雷殛剑魄”初生之相!当剑种彻底沉入气海时,千里雷墟坍缩为眉心一道闪电纹印,纹印深处传来《雷霆玉经》终章的轰鸣:
“雷煞淬骨十一重,剑魄初鸣九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