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佛教天竺

盘玄微笑着看着孙悟空,伸手将他扶起,说道:

“徒儿不必多礼,这都是你自身努力所得,是你应得的机缘。

如今,那冒牌货已除,你便继续踏上西行之路,完成这量劫吧。

早日完成量劫,你便能早日回归我道教。”

盘玄的声音充满了慈爱与期许,仿佛在为孙悟空描绘着美好的未来。

随后,盘玄转身,与岁曦、镇元子一同化作三道流光,朝着天庭的方向飞去。

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天际,只留下孙悟空和唐玄奘师徒等人。

孙悟空望着师父离去的方向,心中满是不舍,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看向唐玄奘等人,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此刻的他,已今非昔比,带着全新的力量与使命 。

唐玄奘察觉到孙悟空那如炬的目光正紧紧盯着自己,心中顿时一阵发怵。

方才孙悟空突破时,周身爆发出的强大气势,犹如汹涌澎湃的海啸,令周围的空气都为之震颤。

那股力量,仿佛能将天地都碾碎,唐玄奘在这股气势下,只觉自己渺小得如同尘埃,心中的恐惧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唐玄奘下意识地避开孙悟空的目光,身体微微颤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孙悟空望着唐玄奘,心中五味杂陈。

回想起唐玄奘方才在真假猴王之事上的选择,那番颠倒黑白的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刃,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孙悟空暗自思忖,等这次量劫一结束,便再也不必与这迂腐、是非不分的秃驴有任何瓜葛。

此次经历,已让他彻底寒心,师徒情分,在唐玄奘做出错误抉择的那一刻,便已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孙悟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情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些,对着唐玄奘说道:

“从今往后,堂前,咱们把师徒关系演好便是。

待量劫结束,咱们就此别过,老死不相往来。”

孙悟空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决绝,仿佛在宣告一段关系的终结。

说罢,他决然地转身,不再看唐玄奘一眼,径直朝着朱悟能走去。

朱悟能见孙悟空走来,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早就盼着孙悟空归来,此刻见孙悟空主动过来与他攀谈,心中别提多高兴了。

两人凑在一起,开始低声交谈起来,朱悟能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而孙悟空也偶尔露出淡淡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一同降妖除魔的日子。

唐玄奘则如同一尊雕像般,呆呆地愣在原地。

孙悟空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头。

唐玄奘望着孙悟空离去的背影,心中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么珍贵的东西。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沙悟净站在一旁,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看着唐玄奘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满是担忧。

沙悟净轻轻地走上前去,轻声喊道:

“师父,师父……”

连喊了几声,唐玄奘才缓缓回过神来。

他茫然地看着沙悟净,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与失落。

回过神来的唐玄奘,再次望向孙悟空,此时孙悟空正与朱悟能谈得热火朝天,似乎早已将他抛在了脑后。

唐玄奘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自己与孙悟空之间,已然产生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时,孙悟空转过身,看了看唐玄奘和沙悟净,开口说道:

“走吧,继续西行。”

声音中没有了往日的热情,却多了几分冷淡与疏离。

朱悟能立刻响应,扛起九齿钉耙,走在了前面。

沙悟净看了看唐玄奘,默默地提起行李,跟了上去。

唐玄奘无奈地叹了口气,也拖着沉重的步伐,跟在队伍后面。

师徒四人,再次踏上了那漫长而未知的西行之路。

只是,这一次,队伍中的气氛,却与以往截然不同,多了一丝压抑与沉闷,仿佛有一层看不见的阴霾,笼罩在他们头顶 。

此时的灵山,宛如一座被点燃的火药库,彻底闹翻了天。

观音的身死,六耳猕猴的消亡,已然让佛教众人痛心疾首,可这还仅仅只是暴风雨的前奏。

更让他们焦头烂额的是,来自东方的大唐,在李世民的率领下,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挥军西进,如汹涌的潮水般,肆意吞并着西方的人族国家。

而且,大唐已然将道教奉为国教,这无疑是在佛教的伤口上撒盐,让佛教在西方的威望和影响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西方的人族,眼见大唐军队节节胜利,加之道教的传播与影响,开始纷纷脱离佛教的掌控。

曾经那些对佛教虔诚无比的国度,如今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转而向大唐示好,寻求庇护。

这让佛教的一众高僧大德们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无奈。

更为棘手的是,李世民本人已然踏上了修行之路。

他统领着整个东方人族,虽然并非传统意义上纯粹的人王命格,但也绝非普通天子所能比拟。

九九人王,象征着人族权力与气运的巅峰,九五天子,则是人间帝王的极致象征,而如今的李世民,却巧妙地处在了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强大的存在。

他周身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仿佛融合了人王的霸气与天子的威严,佛教众人深知,此刻对李世民下手,必然会遭受强大的反噬,犹如以卵击石。

若要对李世民采取行动,就只能借助人族国家的力量与其对垒。

然而,李世民本就是从战火中崛起的马上皇帝,如今又有大唐磅礴的气运加身,自身修为高深莫测,麾下大将更是在他的带领下纷纷成仙,实力不容小觑。

放眼整个西方,又有哪个国家能够与这样如日中天的大唐抗衡呢?

况且,大唐军队西进的道路上,可谓畅通无阻。

因为在此之前,孙悟空师徒等人一路降妖除魔,将沿途的妖怪尽数斩杀,为大唐军队扫清了障碍。

这让佛教众人更是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计可施。

但眼睁睁地看着李世民将西方所有人族国家全部吞并,佛教自然是心有不甘,也绝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发生。

于是,在灵山的大雄宝殿内,一众佛教高层齐聚一堂,眉头紧锁,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应对之策。

殿内香烟袅袅,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就在众人苦思冥想之际,一位罗汉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既然道教能够扶持大唐来占领西方的人族国家,而我们又碍于种种限制,不能直接与唐朝正面交锋。

那我们佛教为何不效仿此举,扶持一个西方的人族国家,让它去与唐朝对抗呢?”

这位罗汉一边说着,一边环顾四周,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他的话音刚落,大雄宝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佛教的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片刻之后,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似乎可行,不禁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如来佛祖坐在莲花宝座上,静静地听完众人的讨论,微微颔首。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心中暗自思忖,在佛教的全力扶持下,选中的人族国家必定能够迅速崛起,拥有与大唐一较高下的实力。

于是,在佛教众人的商议下,开始紧锣密鼓地挑选合适的西方人族国家。

经过一番细致的考量与权衡,他们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西方最大的人族国家 —— 天竺国。

天竺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深厚的底蕴和潜力。

而且天竺国还十分推崇佛教,是佛教忠实的信徒。

佛教众人相信,只要给予天竺国足够的支持与引导,它定能成为抵御大唐西进的坚固堡垒,扞卫佛教在西方的利益与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