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欲擒故纵为哪般

赵文瑞先将军权握在手里,朝堂之事交给胡必然总领统筹,很快将局势稳定下来。

按照新皇推行的仁政,胡必然发布了大赦天下的诏书,犯人全部释放,免百姓三年赋税,三年后只交公粮,不纳税。

消息传出,全天下一片哗然,纷纷叫好,百姓拥护新皇蔚然成风。

熙文帝带着后宫所有嫔妃,离开皇城,去往沿海城池安家落户,他希望倭人能够助一臂之力,苟延残喘。

不料,路上起了内讧,以沈青杰为首的势力和几个大臣组成的保皇党产生分歧。

双方经过一番打斗,留下几具尸体分道扬镳。

沈贵妃带着儿子赵文宏,跟着沈青杰去了滇西。

熙文帝带着众嫔妃和子女逃往沿海。

所有这一切,都被孙庆虎和王胜看在眼里,密切关注着他们的动态,随时将消息传回皇城。

这天,赵文瑞和萧青婉正在商量东部地区的布局,飞鸽传书得来孙庆虎的消息。

依玲将纸条交给赵文瑞:“陛下,孙将军来信。”

赵文瑞接过看完,忧虑道:“看来,沈贵妃还是不死心,居然扶赵文宏自立滇王。”

“沈青杰离开时虽然没有带了多少人马,可见他没有硬刚的打算,我猜他不过是偏安一隅的打算。”

萧青婉叹了口气:“陛下当初欲擒故纵为哪般,可有良策?”

萧青婉册封为皇后,其他女将为皇妃,只不过他没有公开罢了。

一来不是时候,二来没有必要。

“此事交给唐将军去办吧,沈青杰的好日子该到头了。”

萧青婉命人找来唐嫣红,唐嫣红一袭戎装,拱手拜道:“属下见过陛下,请示下。”

“想那沈贵妃依然故我,不思悔改,去其倚仗,让她老老实实做人即可。”

“除掉沈青杰易如反掌,只不过,他目前勾结境外势力意图谋反,而且追随者不少。”

“你是说,沈家内部还有你的人?”

赵文瑞不傻,立刻明白了什么意思。

“是的,陛下,为臣之见,不如稍等些时日,待他们起兵造反之日,我们不妨全歼之!”

“好,此事交给你去办,务必做干净点,不留后患。”

赵文瑞眼神冰冷,本来他不打算骨肉相残,奈何沈贵妃屡屡挑战他的底线,是时候该收网了。

“是,陛下!”

唐嫣红正要离开,赵文瑞提议道:“让右将军配合你完成任务,具体你们两个详谈。”

“多谢陛下,属下这下不用担忧了。”

望着唐嫣红离去的背影,萧青婉叹口气:“你父皇那边如何处置?总不能让他勾结境外势力,一直祸害我边民百姓吧?”

“皇后不必担心,朕自有决断。”说着,赵文瑞在她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臣妾这就去。”

……

粤州府衙,熙文帝狼狈不堪坐下来,一旁的州官周亮,统领蔡少东垂立两旁,脸色十分复杂。

他们原本以为,新皇登基后,这老皇帝也该被赐白绫自行了断,不料居然还跑到了他们的州府。

且不说伺候这上千人,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之巨,他们州府无法承受,更不要说如果被新皇针对,他们的脑袋随时会被砍去。

进退维谷,多名官员顿时感觉到十分棘手。

“看什么看,快去给朕准备饭菜,你们是怎么招待先皇的?”

熙文帝赵淼急火攻心,咳嗽了几声。

“好好好,下官立刻去办!”周亮急忙转身离开。

周亮和蔡少东出来,狠狠啐了一口:“一无是处的东西,若不是看在新皇的面子上,我们又何必要遭受这般屈辱。”

“周大人,听从萧皇后安排即可,切莫冲动。”蔡少东劝慰着。

原来,萧青婉得了赵文瑞指示,立刻派人联系到了蔡少东,告诉他皇帝若是到了他们的地方,就按新皇给的计策行事。

很快,饭菜端上餐桌,熙文帝和众嫔妃一看傻眼了。

“好你个周亮,你竟然给朕吃猪食,这,这些东西分明是喂猪的为何要拿来给我们吃?你真当本皇拿你们没办法了吗?”

“先皇陛下,这苞谷糊糊,野菜都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饭菜了。”

“百姓们被那倭寇洗劫一空,现在连树皮都吃不上了!”

“大胆,你竟敢将瀛州人称为倭寇!谁给你的胆子!”

他不相信,那些曾经帮了他的瀛洲人会是倭寇。

周亮心下暗恨,难怪新皇要如此折磨他,原来他不仅眼瞎,还心瞎。

新皇的目的就是要他亲眼看到,自己赖以信任的人竟然就是背刺他的人。

“先皇陛下,你若不信,请随我来。”

赵淼有些狐疑,但还是跟着周亮骑马出城。

在一处乡下田野里,恰好遇到几个倭人正在追赶一名女子。

那女子被绊倒后,几个倭人狞笑着扑向那女子,很快便将那名女子蹂躏得奄奄一息。

蔡少东拈弓搭箭,将几名倭人当场射杀。

赵淼再无话可说,摆摆手,回了府衙。

嫔妃们哭哭啼啼,大人小孩都不吃周亮呈上来的饭菜。

“周爱卿,难道,是老夫看错了?”

“先皇陛下,您没有看错,那是真的,若您执意要前往粤州,下官也不再拦着。”

说完,愤然离开。

翌日,周亮和蔡少东送赵淼一行人离开。

“周大人,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我们立刻飞鸽传书,告诉陛下,看陛下如何决定。”

“好,立刻去办!”

皇宫,赵文瑞正在和众臣围坐一桌,商议新税的推行,大家看了以后,新税无不对准了富人开刀,税率过半。

赵文瑞看了一圈这些文臣武将,士农工商,他特意将士农工商的代表比例扩大了一倍。

“诸位,开始无记名投票,获得通过,该税法立刻执行!”

赵文瑞不搞一言堂,最大限度体现各阶层人士的意见。

因为无记名投票,谁也不知道投反对票的是谁,但在场所有人都是人精,士农工商四民百姓也参与进来,明显该法要高票通过。

几个心思还心存侥幸的官员投了反对票。

胡必然顺应新皇旨意投了赞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