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空多元宇宙禁止通行之神

第40章 日本开国,鸣人成为新天皇 ttshu8.com

1865年5月30日凌晨七更,江户神树废墟。

战火熄灭,晨光透过尘霭洒落在焦黑的地面上,辉夜已被度化,战争也终于画下了句点。

剩下的,是秩序的恢复,是代价的清算。

宇智波一族的败北,标志着这场跨越世界、贯穿人类与神明的动乱终于结束。

因陀罗重伤被封,宇智波斑沉默不语,止水、鼬、泉奈、带土、佐助等幸存者低头立于众神与各国将领面前。

山本元柳斎重国手持天封之印,庄严宣告:

“宇智波一族虽曾为木叶之柱,但此番罪大滔天,弑君篡权,祸乱天下,天地人三界共裁,废其血脉神通,自今日起,永弃写轮之力。”

众人静默,只有风吹过满地尸骨的声音。

鸣人低头,眼中复杂之色难掩。

他望向佐助。

佐助没有说话,只是低声问了一句:

“……你恨我吗?”

鸣人摇头:“我恨你不回来。哪怕你回来的代价,是悔过。”

佐助转身,淡淡开口:“木叶……已经不再是我能回去的地方。”

随后,宇智波一族在众目睽睽下被施以封眼术,他们的写轮眼化为普通的黑瞳,从此失去一切异能。

他们的身躯也被施加了来自灵界、天庭与忍界三方的神咒封印,终身不得再使用查克拉、灵力、术法。

三界会盟签署法令——

宇智波一族被永久流放至琉球群岛。

他们不得再踏足日本本土,也不得介入江户政局,更不受木叶村保护。

这是他们罪行的代价。

当流放之船缓缓启程,佐助在甲板上望向远方的富士山,他闭上双眼,没有回头。

岸边的鸣人久久未语,最终只是一声叹息。

“再见了,佐助。”

战后安置也随之展开——

尸魂界的护廷十三队在山本总队长号令下,返回灵界,关闭了此次下界之门;

木叶忍者在卡卡西的带领下,清点伤亡后集体回归木叶村;

九国联军撤军,各国使者也带着外交议案随船返国;

清军亦在奕?的主持下撤回中国,曾国藩的衣冠冢立于江户南城,由日军亲自守护;

天庭诸神也踏回云路,重返三十三重天,哪吒一言未发,杨戬只留下一句:“若世间再有不义,唤我即可。”孙悟空也回去花果山。

而唯一留下悬念的——便是天地会。

在陈达死后,天地会群龙无首,他们既曾援助维新,又是清廷通缉的乱党。伊藤博文暂时将处理事务搁置,表示:

“当下之急,是重建朝纲。”

江户城恢复的首要议题,便是“政权归属”。

孝明天皇驾崩、德川家灭,举国无主。

在众人建议下,伊藤博文、山县有朋、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等维新元老决定设立“临时总议政局”,以天皇遗诏为凭,暂代朝政。

同时也在酝酿——选立新天皇或创立新政体的计划。

正午时分,维新政府于江户南台召开誓师大会,宣布:

“日本战乱已平,诸神退隐,维新之道,唯靠众志。今起重整纲纪,恢复秩序,清理余孽,重立国本。”

而绯村剑心、坂田银时、旗木卡卡西、迈特凯、春野樱、鸣人等人,则被授予“维新守护勋章”,并将在休整之后,协助全国重建。

在江户外城某处墓园,众人祭拜了黄飞鸿、斋藤一、陈达、坂本龙马等英雄的英灵。

“这场战争,是他们用命换来的和平。”

剑心望着那飘扬的白幡,缓缓低头。

太阳终于升起在战后的江户之上。

1865年6月6日,日本东京(原江户)。

阳光洒落在焕然一新的街道上,鲜红的樱花旗随风飘扬。今日,是日本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日——

日本正式开国,脱离封建幕府体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在东京(原江户)中央广场,数万民众集结于此。各国使节、清朝官员、木叶代表、灵界使者,乃至天庭诸神派出的观察者,皆列席观礼。

临时政府首脑伊藤博文身穿正装,走上演讲台,大声宣布:

“——自今日起,日本改元‘明正’,设立东京为新首都。”

“恢复天皇制,确立君主立宪制,设立日本第一任内阁,以我伊藤博文为初代内阁总理大臣。”

“同时,由于原天皇血脉断绝,经全日本国民与三界共识——”

“由鸣人殿下继任象征性君主,成为新日本天皇。”

人群爆发雷鸣般掌声。

鸣人身穿新制锦袍,在春野樱、卡卡西、迈特凯等人的陪同下站上高台,一脸错愕:“我?当天皇?你们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伊藤博文笑着安抚:“不用太紧张,鸣人陛下。君主立宪下的天皇只是国家象征,不参与具体政务。”

“你打败辉夜,解救了全人类,你是这片土地的新英雄。我们需要你来代表‘正统’,也需要你来见证这个新时代。”

鸣人挠了挠头:“这样啊……那就行吧。不过别指望我能天天穿着这身衣服走来走去。”

春野樱轻笑,卡卡西却感叹:“有谁能想到,那曾经穿着橙衣四处恶作剧的小鬼,竟然坐上了天皇之位?”

鸣人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

同一时间,萨摩藩郊外。

残阳斜洒,两道身影正坐在老旧茶屋外喝着温热的清酒。

绯村剑心与坂田银时,手中酒壶碰了一下,又沉默地喝了一口。

“东京的事……办妥了吧?”银时问。

“嗯。”剑心点点头,“鸣人已经被立为象征性天皇,伊藤做了首相,整个国家……总算有个落地的轮廓。”

银时望着远处山影,嘴角扬起一丝慵懒的笑意:“没想到啊,咱们这些曾在战场上厮杀的家伙,居然能活着看见一个新国家成立。”

剑心低声回道:“也没想到……自己居然真的把刀收了起来。”

他看着自己那柄旧刀,封入鞘中,刀锋不再出鞘。

“那个名叫‘拔刀斋’的男人,已经死在江户的火焰里了。”

银时咬了口饭团:“别煽情了,那些死去的家伙要是听你这么讲,非从地里跳出来扁你一顿。”

“不过啊……他们应该也会笑着说:‘你们,做到了啊。’”

夜色渐浓。

两人抬头望天,星光点点,仿佛那漫天的英雄灵魂,正静静守望着这个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新时代。

酒喝到微醺时,银时忽然问:

“剑心,如果有一天国家再次崩坏,你会再拔刀吗?”

剑心沉默片刻,抬头轻轻一笑:

“如果人民再次流泪,我不会坐视不理。”

银时叹道:“那咱们,就还得留着这把旧刀,不管将来有没有机会用得上。”

两人相视一笑,酒壶再次碰杯。

他们知道,和平尚且脆弱,未来仍充满变数。

但至少今天,日本不再沉睡。

从黑暗中走出的一群人,正在用意志与信念,书写着新的历史。

这是明正元年,也是新日本的起点。

1865年6月9日,东京。

随着战火平息,日本在废墟中迅速重建。街头工地林立,铁路、工厂、洋行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曾经封闭的岛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踏入世界舞台。

此日,首相伊藤博文召集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政令:

“日本将全面开放对外贸易,与英、法、德、俄等欧洲各国建立互通关系。”

这一决定,标志着日本开始系统性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各国驻东京使节纷纷致电祝贺,英国的乔治王子在撤离后甚至表达了对日本新政权的“尊敬与支持”,并推动恢复通商条约。法兰西也派出新一任驻东公使到东京谈判投资事宜。

西方舆论震惊不已:

一个被幕府统治了数百年的封建岛国,竟然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完成了从血火中蜕变,不但打退了辉夜之乱,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确立起宪政框架。

在东京中央政务厅的另一间密室中,伊藤博文、山县有朋、西乡隆盛等人围坐一团,面色凝重。

问题只有一个:天地会的去留。

清国早在战后使团中反复要求:“天地会乃大清之乱党,历年犯上作乱,请新政权配合,将其核心押送回京,交由我天朝问罪。”

西乡隆盛一拍桌子:“荒谬至极!若无陈达、黄飞鸿等人舍命鏖战,今日这日本,怕是辉夜脚下尸山血海的一块棋盘。”

山县有朋点头:“就算天地会曾与清国为敌,那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与我日本何干?我们不能卸磨杀驴。”

最终,伊藤博文定下基调:

“天地会,虽非我日本之臣属,然于战时有功,战后不乱。今特准其驻日本为自治团体,不受清国拘押。清国之请,不予理会。”

这一政令于6月9日对外宣布,引发清廷强烈抗议,但木叶村、尸魂界、以及各西方驻日力量纷纷表态支持日本政府主权,局势很快稳定下来。

木叶忍者首领旗木卡卡西更表示:

“日本今非昔比,谁若敢妄图再施压,我们木叶必然不会坐视。”

这让外界更加意识到:新日本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岛国了。

1865年6月12日,北京紫禁城。

慈安、慈禧在御花园收到从东京传来的消息。

宫女小声念道:“……天地会不予引渡,日本方面声明其为战时盟友,拥有合法驻日权利。”

慈禧垂下茶盏,冷笑一声:“哼,一群乱党竟受日本庇护。真是——”

慈安摆手阻止:“罢了,西太后。如今太平天国虽灭,可南方仍未稳定,西北又起波澜,再为天地会之事动干戈,不智也。”

慈禧略沉吟,随即点头:“那就随他们吧。反正日本,如今已非我所控。”

载淳皇帝在旁侧耳,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将奏章轻轻放下。他隐约明白,这一刻,不只是日本的觉醒。

而是整个东亚的天命,正在改写。

与此同时,日本东京,首相官邸。

6月12日夜,伊藤博文端坐书案前,批阅完最后一封外交文件。他望着窗外繁华初起的东京街市,嘴角缓缓扬起。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山县有朋。

“伊藤阁下,日本已今非昔比。”

“是啊。”伊藤放下笔,“现在的我们,不再是依附幕府的列岛。我们是能与世界对话的国家。”

他站起身,步出官邸,仰望夜空——

昔日幕府的星辰已殒。

今日东京的晨光,正穿透云层,照耀在年轻的宪政之国上。

东京往南,在萨摩藩一间老酒馆,绯村剑心与坂田银时,再次对坐于老位。两杯清酒,对饮无言。

“听说鸣人成了天皇。”银时懒懒一笑。

“嗯,而且是个不需要早朝的天皇。”剑心轻轻应道。

“真是好命。”

“你不羡慕?”

“我就羡慕他不用每天和我一样喝苦酒。”

两人同时笑了。

风吹起酒馆门帘,远处,是那一条直通东京的官道。

一切才刚刚开始。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