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科技团队的支援
实验室里,顶灯持续高强度运转,发出的电流声尖细且嘈杂,如同一把钝刀,在众人的神经上来回拉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惨白灯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将整个三百平米的空间照得仿若冰窖般寒冷。各类机械臂肆意伸展,似是在无声地宣泄着疲惫;3d 打印机发出有节奏的 “嗡嗡” 声,仿佛也在为这场漫长的攻坚战低声叹息;闪烁的显示屏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与代码不断跳动,如同神秘的咒语,却始终难以破解。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零件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那尖锐而又杂乱的声响,好似无数根细针,精准无误地刺向每个人紧绷的神经。
科技团队负责人林薇,双眼布满血丝,缓缓摘下沾满油渍的护目镜。镜片上,昨晚调试时不慎溅上的冷却液,此刻已干涸成一片斑驳的痕迹,恰似她此刻混乱的思绪。她眼下浓重的青黑,犹如被墨汁浸染;白大褂上层层叠叠的咖啡渍,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勋章,无声地诉说着过去 72 小时里,她不眠不休的坚守与付出。
年轻工程师小陈,额头上青筋暴起,又一次重重地按下停止键。刹那间,测试舱内那原本充满力量的挖掘臂,如同一具失去生机的躯壳,无力地垂落,“砰” 的一声,在金属地面上砸出沉闷而又绝望的声响。这声响,仿若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众人的心头。“老周!你设计的传动齿轮简直荒谬至极!” 他怒目圆睁,声嘶力竭地怒吼着,抓起安全帽,朝着操作台上猛地摔去。帽檐与台面碰撞,瞬间凹下去一大块,那深深的凹痕,恰似他此刻被愤怒与失望彻底击垮的耐心。“负载一旦超过 80% 就卡壳,这和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铁有什么两样?我们的努力都要被这破设计给毁了!”
负责结构设计的老周,正蹲在实验室的昏暗角落里,全神贯注地焊接零件。焊枪喷出的幽蓝火焰,忽明忽暗地映照着他沧桑的脸庞。听到小陈那充满指责的怒吼,他的身体微微一僵,缓缓直起腰来。膝盖处传来一阵 “咔咔” 的脆响,仿佛是老旧机器发出的抗议。他额头上的皱纹里,早已嵌满了细碎的铁屑,此刻看上去,就像一尊饱经岁月侵蚀、风烛残年的雕塑。“年轻人,就知道一味地抱怨!” 他扯下防护面罩,露出被焊光灼伤的脖颈,那皮肤呈现出一片触目惊心的通红,“你编写的控制程序,混乱得如同一个酩酊大醉之人走路,东倒西歪、毫无章法。再精密的齿轮,在这样的程序操控下,也经不起这般折腾!项目要是失败,你这程序绝对是罪魁祸首!”
两人激烈的争吵,如同点燃的导火索,刹那间,将实验室里压抑已久的紧张情绪彻底引爆。原本忙碌得如同工蚁的其他人,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有的无奈地默默摇头,有的则在一旁小声地嘀咕着。林薇见状,心急如焚,快步朝着两人走去,却因地上散落的工具,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她好不容易稳住身形,俯身捡起一块变形的合金样本。这种由钛合金与石墨烯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本应具备超强的性能,可此刻,其表面那如蛛网般错综复杂的裂痕,在冷白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问题的关键并非材料强度,” 她竭尽全力提高音量,试图盖过两人的争吵声,“而是传动装置的缓冲机制失效了。这就好比驾驶一辆汽车,却没有刹车装置,再坚固的车身,最终也只能落得个撞得粉碎的下场!” 然而,此刻的小陈和老周,已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如同两头陷入疯狂的公牛,双眼通红,谁也听不进任何劝解。
会议室的玻璃墙,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林薇疲惫却依旧坚定的身影。三天前,当接到支援请求的那一刻,她毫不犹豫,连夜召集了 27 人的精锐团队。如今,这些团队成员们,正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苦苦地挣扎着。在实验室的角落里,负责材料研究的研究员,全身包裹在严密的防毒面具里,正小心翼翼地调试着新调配的纳米涂层。那专注的眼神,仿佛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另一边,算法工程师紧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手指如同灵动的舞者,在键盘上疯狂地敲击着。豆大的汗珠,不断从他的额头滚落,“啪嗒啪嗒” 地滴落在桌面上,洇出一片片水渍。空气中,刺鼻的焊锡味、冷却液散发的化学气味,以及众人身上因长时间劳累而散发的汗酸味,相互交织,弥漫在整个实验室。再加上此起彼伏、激烈无比的争论声,让这里仿佛变成了一座蓄势待发、即将爆发的火山。
而此时,实验室外的世界,同样并不平静。竞争对手不知从何处得知了家园正在全力研发新型挖掘设备的消息,顿时心生嫉妒与恶意。他们暗中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眼线,如同鬼魅般,在实验室周围徘徊打探消息。不仅如此,为了扰乱团队的研发节奏,他们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实验室周边便会时不时地响起刺耳的汽车鸣笛声,那尖锐的声音,如同夜枭的啼叫,划破寂静的夜空;或是突然用大功率音响播放震耳欲聋、嘈杂不堪的音乐,那强烈的节奏,仿佛要将整座实验室都震得摇摇欲坠。可怜的团队成员们,本就因高强度的工作而疲惫不堪,此刻,在这外界噪音的干扰下,更是难以安心休息,精神状态濒临崩溃的边缘。
更糟糕的是,竞争对手还派出了技术间谍,企图潜入实验室窃取核心资料。某个深夜,当大部分成员都在短暂休息时,一个身着灰色工作服、戴着口罩的身影,悄悄地溜进了存放研发数据的档案室。他熟练地破解了门锁,正准备将重要的数据拷贝到随身携带的 u 盘时,负责夜班巡逻的保安老张发现了异常。一场紧张的追逐在实验室里展开,老张大声呼喊着,其他成员也纷纷从睡梦中惊醒,加入到追捕的行列。最终,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间谍被成功制服,但这次事件让团队成员们意识到,他们面临的威胁远比想象中更加严峻。
就在这剑拔弩张、令人窒息的时刻,实验室的大门 “砰” 的一声被猛地推开,刘岗和吴玉如同一阵疾风般快步走了进来。刘岗的西装早已被泥浆彻底浸透,裤脚处还在不断地往下滴水,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水洼。很明显,他是刚从那片泥泞不堪、危机四伏的施工现场马不停蹄地赶来。他怀里紧紧抱着几大袋热气腾腾的盒饭,塑料盒上凝结的水珠,顺着盒壁缓缓滑落,滴落在地面上,与裤脚滴下的泥水混在一起。“都停下手中的活儿!先吃饭!” 他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般大声喊道,那充满力量的声音,瞬间响彻整个实验室,“身体一旦垮掉,再高超的技术也将毫无用武之地!大家必须保持体力,才能继续战斗!” 吴玉则快步走到林薇身边,将新采购的实验耗材清单递了过去,清单上,用红笔醒目地标注着加急采购的字样:“所需的特种钢材,预计明天一早就能到货,还有三台进口检测仪,此刻正在加急空运途中。大家再坚持一下,胜利就在前方!”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运输特种钢材的货车,在半路上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一群身份不明的人,如同从天而降的劫匪,在道路上故意设卡阻拦。他们面无表情,声称此处道路施工,禁止通行,强硬地要求司机绕道行驶。司机无奈之下,只能被迫踏上那漫长而又崎岖的绕路之旅。等到他好不容易绕过重重阻碍,将货车开到实验室时,原本预计一早就能到货的钢材,已然延迟了整整六个小时。这宝贵的六个小时,对于争分夺秒的研发工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本就紧张得如同绷紧弓弦的研发进度,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林薇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清单,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突然发紧。作为团队负责人,她对研发背后那庞大得令人咋舌的成本了如指掌。一台检测仪的价格,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衣食无忧地生活十年之久。“刘主任,这次的机器人研发,恐怕要大大超出预算了……” 她的声音略带沙哑,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岗果断地打断。刘岗大步走到墙边,伸出手,用力地拍了拍那张满是红叉的工程进度表,那些停滞不前的标记,在他眼中,就像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口,“钱的事情,你无需担忧!” 他目光坚定,语气斩钉截铁,“只要能成功解决问题,就算把我办公室里的所有东西都卖了,也在所不惜!项目绝不能失败,这关乎着我们所有人的未来!”
与此同时,外界的舆论环境,也开始朝着对项目极为不利的方向发展。竞争对手在网络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肆意地散布着谣言。他们声称家园研发的新型挖掘设备,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纯粹是在浪费宝贵的资源。一时间,不明真相的群众,如同被煽动的潮水,纷纷在网上质疑项目的可行性。那铺天盖地的负面评论与质疑声,如同汹涌的浪涛,一波又一波地袭来,让团队成员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许多成员在工作之余,偷偷浏览着网上的评论,脸上满是焦虑与无奈,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还有意义。
负责算法的工程师小李,在巨大的压力下逐渐崩溃。连续一周的高强度工作,加上网络上的恶意攻击,让他的精神濒临崩溃边缘。一天深夜,他突然冲进会议室,将手中的笔记本狠狠摔在地上,大声喊道:“我不干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林薇和其他成员被他的举动惊呆了,纷纷围过来安慰他。林薇握住他颤抖的双手,语重心长地说:“小李,我们都知道你很辛苦,但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整个家园。我们是一个团队,不会让你一个人承担这些压力。” 在众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小李逐渐平静下来,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深夜两点,万籁俱寂之时,实验室里那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如同恶魔的咆哮,突然打破了宁静。正在打盹的小陈,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猛地惊醒,他睡眼惺忪地看向测试舱,顿时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只见 3 号测试舱的温度,如同失控的火箭,直线飙升至危险值,红色的警示灯疯狂地闪烁着,仿佛在发出最后的求救信号。众人听到警报声,纷纷从各自的工位上一跃而起,如同训练有素的战士,朝着测试舱冲去。当他们赶到时,刚组装好的挖掘机器人原型机,正不断地冒着滚滚浓烟,滚烫的金属外壳,如同燃烧的火炉,将靠近的热浪一波又一波地推出来,让人无法靠近。“快!启动液氮冷却!” 林薇心急如焚,一边大声呼喊着,一边迅速抓起防护手套,朝着控制台冲去。在零下 196 度的液氮喷射下,机器终于逐渐恢复了平静,但内部的电路板,早已被高温烧得面目全非,散发出一股浓烈刺鼻的焦糊味,弥漫在整个实验室,让人心如死灰。
“完了,一周的心血,就这样白费了……” 小陈双腿一软,绝望地瘫坐在地,眼眶通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双手死死地揪住自己的头发,仿佛想要把内心的痛苦与绝望都发泄出来。老周默默地走了过来,俯身捡起一块烧焦的零件,仔细地查看起来。他那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零件破损的边缘,眼神中满是自责与懊悔。半晌,他缓缓蹲下身,轻轻地拍了拍小陈的肩膀,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是我疏忽了,散热孔设计得实在太小。要是我能再仔细些,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他指着零件上熔化的痕迹,又接着说道,“你之前提到的弯道设计…… 或许真的能解决转向问题。咱们不能就这样放弃,得重新振作起来!” 小陈抬起头,与老周对视一眼,在对方的眼中,他们看到了同样的不甘与坚定的决心。那原本因为争吵而产生的隔阂,在此刻,悄然消散。
面对外部这重重如山的压力,团队成员们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凝聚在了一起。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迅速分成了两个小组。一部分人坚守在研发一线,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研发工作中;另一部分人则积极行动起来,开始四处收集证据,准备与网络上的谣言展开一场激烈的反击战。林薇和吴玉,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轮流守在调试台前。累了,就靠在那冰冷的折叠椅上,眯一会儿;刘岗更是忙得焦头烂额,他不仅要马不停蹄地协调各方资源,还要绞尽脑汁应对外界铺天盖地的质疑。他的电话铃声几乎从未间断,在接听电话的间隙,他甚至亲自开车去取加急送来的零件,争分夺秒,只为能给研发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老周和小陈,更是组成了一对默契十足的临时搭档。老周在图纸上反复地修改着结构设计,每一笔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小陈则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编写新的控制程序,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仿佛要将那一串串代码看穿。两人时而因为一个观点的不同而激烈争论,面红耳赤;时而又凑在一起,低声地讨论着优化方案,桌上很快堆满了揉成团的草稿纸和空咖啡杯,见证着他们的努力与坚持。
在研发的关键阶段,一场罕见的暴风雨袭击了这座城市。实验室的窗户被狂风拍打得 “砰砰” 作响,雨水如注般倾泻而下。但团队成员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冒着风雨,将重要的设备和资料转移到安全区域,继续在临时搭建的工作台前进行研发。雨水顺着他们的头发和衣服不断滴落,但他们专注的眼神从未离开过手中的工作。
在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努力后,当第一缕温暖的晨光,终于穿透那厚重的云层,轻柔地照进实验室时,改进后的挖掘机器人,缓缓地睁开了 “眼睛”—— 那是两台搭载着先进激光扫描系统的高清摄像头,它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能够在 0.1 秒的极短时间内,精准地完成地质结构建模。在模拟测试现场,新型机器人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驶入模拟的复合地质层。它的机械臂,犹如一双灵活而又有力的手指,先是启动高频震动钻头,轻松地击碎坚硬的岩石,发出 “嗡嗡” 的声响;当遇到流沙层时,底部的吸盘立刻迅速启动,如同章鱼的触手一般,将机身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稳稳当当,纹丝不动。随着测试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回,林薇那憔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效率比传统设备提升了 300%,而且能耗降低了 40%!我们成功了!”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与自豪。
老周和小陈兴奋得满脸通红,两人对视一眼,随后高高地举起手,重重地击了个掌。小陈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要不是周工及时提醒,我恐怕还在钻牛角尖,一直走不出来呢。” 老周爽朗地大笑起来,用力地拍了拍小陈的后背,说道:“你这小子的新思路,才是这次突破的关键所在!咱们这对搭档,以后肯定还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两人相视而笑,之前所有的矛盾与不愉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化作了彼此之间深厚的信任与默契。
团队并没有满足于仅仅攻克技术难题,他们深知网络谣言的危害依然存在。于是,他们精心地将研发过程中的详细数据、精彩的测试视频等资料,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整理,然后勇敢地在网络上公布出来。这些真实可靠、极具说服力的信息,如同璀璨的阳光,瞬间穿透了谣言的阴霾。看到这些详实的资料后,舆论风向开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原本质疑的群众们,纷纷为团队点赞加油,网络上充满了对他们的赞美与支持之声。那些曾经被谣言误导的人们,也纷纷为团队的坚持与努力所感动,转而成为了项目的坚定支持者。当天下午,装载着挖掘机器人的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向施工现场。刘岗静静地站在实验室门口,目光坚定地看着远去的车辆,看着那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在空气中。他的心中,感慨万千。科技团队办公室的墙上,那张被汗水浸湿、满是褶皱的研发计划表,依然醒目地挂在那里。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数字,都记录着这群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在重重外部压力下,为项目点燃的希望之火。而在前方等待着的,不仅是那台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智能设备,更是整个家园能源新生的曙光,是他们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