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 章 乱

就在北棒军忙着清剿釜山和希亚莱的敌人时,何雨梁接到了志司电报,有两个米军师正在回援!

何雨梁清楚这两米军师加起来有四万多人,可不是自己这点人可以硬碰硬的。

米军一下调走了两个师,前线的兵力部署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漏洞,志愿军哪会放过这大好战机,顺势就对敌人薄弱之处发动反攻。

何雨梁的拯救行动也惊动了国内的大掌柜,原本他还对这次战役有些许担心,在得知这一好消息之后,那一点点的担心也烟消云散了。

现在最头痛的人是克拉克,他没想到自己上任才这么点时间,就碰到了这么大的难题。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这好几万被重新武装的战俘,如今连釜山也落入了他们的手中,前线的补给再一次出现了危机!

有心让部队全线撤退,又怕对面的志愿军顺势杀过来,那样的话,整个南棒战局也就完了。

所以哪怕再难,前线的部队也要顶在那里!克拉克一边向国内求援,一边抽调驻扎在脚盆鸡的部队,准备以最短的时间夺回釜山,消灭那些该死的战俘。

米总统老杜也只能下令紧急从国内抽调两个空降师支援,克拉克也在脚盆鸡挤出了三万人,准备一举拿回釜山。

原本何雨梁以为那些北棒军在占领釜山,稍作休整之后,应该立即北上去捅米军的屁股。

可他们接下来的操作却让他大跌眼镜,这帮人占领釜山之后,忙向他们的太阳报喜了。

哪知那位太阳不知是不是脑子搭错了筋,居然让他们坚守釜山五天,以此宣扬北棒的光辉形象!同时也洗刷掉他们的被俘之耻。

对于这种迷之操作,何雨梁就知道这些北棒军完了,不过有他们吸引火力,为何雨梁的这支队伍减轻了不少压力。

米军前线现在是只守不改,出动的飞机架次也越来越多,大量的运输机从脚盆鸡起飞,给前线空投大量的补给,以免前线因补给不上而崩溃。

自前线回援的两个米军师动作很快,只用了三天,就到达了釜山的外围。

其他的米国援军通过空运或海运,也陆续的抵达了,米海军也从脚盆抽调了五艘军舰到了釜山外海。

就在米军和北棒在釜山展开激战时,何雨梁带领的人马攻击了米军的群山基地。

只用了半天时间,米军群山基地就成了一片废墟,被摧毁飞机几十架,连跑道也被何雨梁下令炸毁了。

一击得手之后,部队拿上能带走的一切,押着近千名俘虏迅速北上,直扑平泽而去。

群山基地被毁,西线米军上空的飞机顿时少了许多,克拉克忙下令刚从东线回釜山的一个米军师转向追击何雨梁这支部队。

同时命令西线米军抽出两个团南下,一定要把这股该死的敌人挡住,等到追击的一个师赶到,一起消灭这股敌人。

现在整个南棒出现了三处战场,米军的兵力也开始捉襟见肘,志司马上发现了这一情况。

前线的志愿军适时对米军发动了猛攻,而此时何雨梁则指挥队伍直扑平泽。

米军在釜山也打得很辛苦,那些北棒兵也没想着能活着回去,更不想再被俘一次,对于他们来说,拼死一名米军那就是赚了!

米军的北上追击部队离何雨梁还很远,南下的阻击部队却行动缓慢,因为道路都被何雨留下的另三支小队破坏了。

侦察科的战士们不但炸毁一路上的桥梁,还在一些道路险要狭窄的地方炸塌山石堵塞道路,目地就是迟滞米军的前进速度。

两天之后,何雨梁的队伍到了平泽,驻守此处基地的米军见势不妙,以最快的速度跑了,只留下个空空的机场。

照例把机场毁了之后,何雨梁带着队伍绕过了南下的米军,直扑水原,准备在米军背后捅上一刀。

而此时的北上米军离何雨梁他们还有两天的路程,克拉克的计划流产了。

志司接到何雨梁的电报,决定前线配合他作战,前后夹击之下,消灭正面的一个米军师。

在釜山,战斗进入白热化,占领釜山之后,粮弹不缺的北棒依托城市节节抗击,给米军造成了巨大伤亡。

釜山现在还有大量平民,米军也不敢肆无忌惮的轰炸,发挥不了火力优势,这就使战斗打得异常艰难。

米军也试过劝降,但被俘过一次的北棒军已经见识过米军是如何对待战俘的,哪里还会相他们的鬼话!

而北边的何雨梁则配合前线志愿军的进攻,对正和志愿军激战的米军从背后发起了猛攻。

腹背受敌的米军顿时大乱,左右两冀的米军又被正面的志愿军拖住,抽不兵力救援。

不到一天时间,这个米军师除了跑掉少部分,大部被志愿军消灭,光是俘虏就抓了五千多人。

出来近一个月,何雨梁终于救出了巨济岛上的同志,并带着他们回到北边,和主力顺利会师!

志愿军则是顺势扩大战果,逼得米军节节后退,直到那个北上的米军师赶到,敌人才稳住了阵线。

在釜山的北棒军和米军则是鏖战了半月之久,最后全军覆没,但是他们也给“联合国军”造成了将近三万的人员伤亡。

见此情景,克拉克很清楚自己这边也打不下去了,现在他们不但后勤出了问题,前线也是人员伤亡惨重。

无奈之下,他只能下令米军后撤,还是回到三七线防守,这近一个月的大战也落下了帷幕。

志愿军方面虽是心有不甘,但他们的后勤也到了权限,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实在不宜接着再战了。

前线的部队相继和敌人脱离接触,双方隔着二十多公里对峙,整个棒子战场都安静了下来。

这次前世不存在的六次战役,“联合国军”伤亡人数超过了十万,而我方如果算上在釜山北棒军,伤亡也超过了五万。

至此,双方短时间之内都已无力再战,战场就转移到了谈判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