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章 部队开拔

看过何雨梁的资料,老长官才发现,这小子是四九城人,还是在抗战时就加入队伍的。

而且参军前还干过地下工作,并且读过书,还是个文化人,自参加革命起,大大小小的功劳可立了不少!

只是因为上级考虑他实在年龄太小,所以现在还只是个连长,否则按他的功劳,给他个营长干干也不为过。

而何雨梁却不知道,他马上就要升官了,现在他正在为全连讲课,给合了他前世的知识,把最终版的坑道构建方法传授给大家。

老长官看过了何雨梁的资料,又到了孔捷这里,带上孔捷,一起到了何雨梁的连队。

他们到的时候,何雨梁正在讲课,见到长官到来,何雨梁忙去迎接,老长官对他说:“你先讲你的课,让我们也听听!”

何雨梁自然只能服从命令,继续讲他的坑道作战,在下面听讲的老长官和孔捷却是越听眼睛越亮!

这套坑道作战的法子,在防御作战中可是有大用,可攻可守,最大限度的减弱了敌军的火力优势,运用的好,可能出奇效。

等何雨梁把课讲完,孔捷向他宣布了军部下发的任命书,总之一句话,他何雨梁升官了!

现在他成了一营长,原来的一营长升任团参谋长。

宣布完命令,老长官让何雨梁赶紧把他的那套坑道战术整理好,尽早交给他,到时有用得上的地方。

资料都是现成的,老长官拿着资料就走了,孔捷也吩咐他送军部一份,然后跟着老长官一起走了。

何雨梁在团首长的陪同下去一营上任了,接下来的时间,他开始在一营进行针对米军战法的训练。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就到了九月初,天气虽然还热,但是部队却突然开始下发过冬衣物,何雨梁知道,参战已是迫在眼前!

只是他没弄明白,照他前世的记忆,他们军应该编进三兵团,参战时间要等到明年,可是现在一切好像发生了改变。

他的猜测没有错,自老长官前往中枢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变了。

自那时起,中枢就下令,停止老兵复员,已复员的老兵归队,士兵加紧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对于米军的战法和战力,中枢也得到了可靠的资料,当看过这些文件之后,老长官送上来的坑道战法就变得极其重要。

中枢得到了米军资料后,就召集全军师以上的干部开会,告诫部队千万不能有轻敌思想,让他们清楚,米军的战斗力远在白党五大主力之上!

北棒的战事,跟何雨梁说的一丝不差,虽然北棒老大得到了我方的提醒,但他更信老毛子那套,并没把我方的提醒放在心上。

人川登陆如朝的发生了,北棒军队在米军的前后夹击之下,溃不成军,主力被消灭了大部份。

只有一小部份突出重围,护着北棒老大向鸭绿水边跑,这时候的他,肠子都要悔青了!

要是当时听兔子的那该多好,最起码不会像现在这样,成了丧家之犬!

现在他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向兔子求援了,否则他北棒子坚持不了几天。

米军消灭了北棒主力大部,北棒出征时的近十四万精锐,跑到鸭绿水边时已不足三万。

虽然北棒老大还声你的有七万之众,只是他那多说的四万人全是跑路沿途征调的青壮,实则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而且北棒的残余部队已经被米军打掉了士气,已经不能再战了!

好在北棒老大这人会两头下注,开战前留了三个兵团在兔子家的东北整训,不然他的手里是一点底牌也没有了。

自米军从人川登陆的第二天,兔子家的部队就接到命令,向着东北的丹东集结,随时准备进入北棒作战。

因为提前了两个多月做准备,这回兔子家的队伍可比前世准备得充分多了。

各部队能抽调的各种口径火炮也尽量的调拨给了预备参战的部队。

何雨梁接到开拔命令的时候,已是十月初,第一个国庆刚过两天,何雨梁和他所在的三兵团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和部下们一起坐在列车上,何雨梁陷入了沉思,前世他们兵团要明年才去北棒,而现在却提前到首批参战。

看来一次战役他们也能赶上了,他不知道这些是福还是祸,但是他坚信,这场战争己方一定会取得胜利!

部队在东北完成了集结,各部都就地休整,等待着进入北棒的命令。

还是和历史上一样,部队取下了帽徽领章,胸前的铭布也改成了毕夏志愿军。

进入北棒的时间终于到了,米军已经逼向鸭绿水江边,并屡次越境,把炸弹投到了我方的土地上。

在北棒老大的一再请求之下,中枢决定自19日开始,部队分批秘密的进入北棒。

何雨梁所在的三兵团跟在九兵团的后面,预备一起进入北棒,部队昼伏夜行,只为给冒进的米国佬当头一击。

上级和老长官谈话之后,就下定了决心,狮子搏兔,也须尽全力,所以三兵团就提前出征,和九兵团一起并肩作战。

战事的发展大体上和前世的差不多,志愿军发起了第一次战役,对米军和南棒军发起了攻击。

第一批开进北棒的志愿军发起了云山之战,前面打得热火朝天,因为这次志愿军准备充足,米军骑一师被包围的人数更多。

但是米军的火力给志愿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年鬼子的火力密度在米军面前就是个笑话。

因为指挥得当,将士用命,再加上战前准备充分,战士们对装甲车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付它的手段也被战士们想出了不少。

经过激战,米军所受的损失比前世大了许多,足足翻了一倍多,达到了四千多近五千人!

比历史提前了两天,三兵团和九兵团一起进入了北棒,而此时二次战役就要开始了。

何雨梁也接到了作战命令,因为三兵团的加入,志愿军兵力充足,师长命令他的营和九兵团的一个连一起穿插到水门桥,适时的堵上敌人的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