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书荒仙人

第660章 中式超级英雄

第660章 中式超级英雄

怀柔影视基地。

三通娱乐经过疏散,这里依然是重要的分基地之一。

沈三通又不是真的逃跑,基础建设,加上设备,在怀柔影视城里砸了三十多亿。

再加上是Bj,天然的文化中心。

不管如何变化,三通娱乐的重心,或者说大脑一定不会远离文化中心。

这里也有着最先进的放映设备,沈三通和一众主创和院线、宣发人员,一块看完《大圣归来》。

画面停留在最后,长卷一般的特写。

在舒缓的旋律之下,所有相关人员久久沉默。

史诗级的画面,史诗级的故事,史诗级的节奏

画面其实还是其次,主要是剧情的酣畅淋漓,一些院线人员起了鸡皮疙瘩。

纷纷悄然望向,中间最佳观影区域的辣个男人。

毫无疑问《大圣归来》又是一部有着深深沈三通印记的作品,越是相关从业者,越是能感觉到独特的沈三通味道。

沈三通的电影,有着独有的韵律,哪怕是三通娱乐挖掘了很多新锐导演,也没有谁能覆盖沈三通的电影审美。

一部电影是不是沈三通的电影,很好判断。

那种印记,过于鲜明,味道也过于浓郁。

就像是《1937》,导演挂着康洪雷的名字,但是所有人知道主导者是沈三通。

啪啪!

热烈的掌声响起。

三通娱乐的从业者目光狂热。

沈三通的地位在三通娱乐几乎是神一般,这不是靠他说的话,而是做的事。

无论是公司发展的方向,还是个人作品的成绩,一个又一个决定,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经过事实认可、时间判定的胜利,铸造了沈三通独特的地位。

在场院线工作者,看完电影就知道《西游降魔篇》没得打。

差距太大,特效投入、画面质感差上许多不说,故事内核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三通娱乐的重头戏,场外因素也许有,但是院线这方面肯定没有。

以往也有小手段,三通娱乐直接就是回收拷贝,并且将相关影院列入黑名单。

沈三通感谢了一番,吩咐发行人员:“你们招待院线的朋友,我先失陪了。”

在一声声恭维声中,沈三通带着一众主创,去开个小会。

“这部戏会有个夸张的成绩。”

出了放映室,沈三通神情振奋对主创道:“相比于票房,主要是我们通过这部戏建立了初步的动漫制作产业链,可以说重塑了我们的动画电影。”

沈三通身旁跟着一左一右。

一个是《大圣归来》的原导演田小鹏,另一个则是饺子。

动漫这一块在《大圣归来》之前,最高票房是熊出没,这一世时间提前了,是喜羊羊电影。

喜羊羊电影也不出意外被举报了。

没办法,现在就是这样的环境。

出手的人,表面上是家长,其实是影视一些同行。

只有利益相关,才能持久推动一件事,从舆论再到政策,锲而不舍,不把人弄死不罢休。

一个喜羊羊票房过亿,对比其他所谓有“追求”的电影票房,这不是打脸吗?

沈三通对《大圣归来》的意义评价毫不夸张,《大圣归来》之后会重塑动画电影在观众、大众以及官方心中的形象。

前世《大圣归来》就是这个作用,这一世肯定会更强。

这一版《大圣归来》最初班底是上影美术厂,可惜时间晚了,有技术的人被挖走,留下的人也荒废了,技术多年没有进行更新。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是艺术审美现在和过去不同。

经过一番波折,甚至可以说推倒重来,推翻了2d写意国风,变成了3d写实风格,也就是原版的风格。

有沈三通支持,制作成本高达4亿,比原版高了六七倍。

真金白银哐哐砸下去,效果立竿见影,不仅时间比前世提前了两年多做出来,效果上也更好。

哪怕提前两年,从08年重新确定3d制作风格,也用了五年时间。

从立项开始算起,时间更长。

做出《大圣归来》,需要钱,但光靠钱不行,更需要时间。

别说是砸4亿,就是10亿,也至少5年时间。

这部戏要重新架构动漫制作的产业链条,从影视基地再到相关人才培养,是在一穷二白上建设,从无到有的构建一套体系。

换谁来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关键的是如何组织人,把人组织起来,钱才能花对地方,否则砸再多钱也没用。

沈三通最初对田小鹏是有想法的。

原版《大圣归来》他很喜欢,买了很多周边,但是内核真的不行。

还是那一套,人性。

原版《大

圣归来》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被赋予了复杂的“人性化”特质。

角色在初期表现出一定的迷茫与脆弱,颓废与自我封闭,逃避责任,然后还很脆弱。

不仅陷入被动,更是眼睁睁看着江流儿死掉,没有力量感,内心充满了挣扎。

不管是相较于原著中战天斗地、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还是结合李老师影响下的现代大圣形象都差之甚远。

而且田小鹏的《深海》人物设计,他听说跟《唐氏少年》很像。

为了获奖,接受本子nhk电视台采访时,亲自拉眼睛。

只是唐氏先上了,形成了舆论,踩了雷才进行的返工。

后来还是选择了田小鹏。

原因很简单,真没有太好的人选。

想要做这个题材,有能力和资历有企图心,选项很少。

田小鹏早在97年担任国产动画片《西游记》的生产监制,04年,执导三维动画电影样片《turBoBoy》获得中协卡通艺委会动画样片优秀奖、中国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最佳三维动画奖。06年,执导的原创电影样片《jungle master》获得获得中国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优秀动画片奖。

除了田小鹏,沈三通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找了当时刚有名气的饺子。

饺子是有想法的,有野心,有能力,《打个大西瓜》自己在家做了好几年,这个自制力和执行能力,强的可怕。

不过前世他也积累了很多年,这一世沈三通直接打包带走。

一个可能思想有问题,但是有资历还有团队,一个年纪轻、自带体系,沈三通全都要。

田小鹏资历深,先开口道:“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有很重大的意义。我也对成绩有信心。”

“观众是很好说话的,喜羊羊的成绩都不错,只要满足观众一点点,成绩就会不错。”

沈三通说道:“很多言论是故意挑起的矛盾,我们年轻人其实很爱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神话。看本子动漫看美剧也是因为制造优秀,而且在整个群体里也不是主流。”

和田小鹏认识了多年,沈三通观念也重塑了。

不只是对田小鹏,对整个美术行业都是如此。

打破了刻板印象。

田小鹏会讲段子,沈三通前世也是知道。

《大圣归来》跑路演,有观众问续集,大圣还是马脸吗?

他回答,按照设定的年纪,大圣的相貌变化应该不会太大。

又有很多网友在网上起哄生猴子,有记者煞有其事问了,对于喊着要给大圣生猴子的粉丝怎么看?

他回答,还好都是灵长类,算是同一物种。

当然,真正打破沈三通三观的是美术相关专业的扭曲状态。

他们阴阳怪气,转发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他们自认为这是对的,自己是爱国的。

沈三通最初以为是装的。

圈子里饺子这样的比较少见,很多科班出身的美术人,比电影人还要扭曲。

但是,最后经过观察发现,这是真的,包括田小鹏也是如此。

震惊于这种拧巴,也震惊于和刻板印象不同的立场。

不只是美术人,电影人其实也是。

不管是五代、六代,都是为了中国电影,大部分不是装的,是真的这样,这样想着,也是做的。

就是外人看来,很扭曲,很别扭,很反串。

沈三通道:“《大圣归来》超过了优秀动漫、优秀电影的范畴,是真正的优质的文娱产品。我们观众,对于优质内容是没法拒绝的。”

想说“好东西”,但这个词被污名化了,沈三通一提就别扭。

沈三通嘱咐两人。

“坚持我们自己的视角,我们的审美,不要受外部影响。”

这句提醒的主要是田小鹏:“不要让画师涉及种族歧视,特别是自我歧视的角色。”

沈三通不想说“辱华”,他其实搞不懂媒体为何喜欢用“辱华”。

这个词一方面淡化了事情性质,另一方面也弱化了严重性。

很多形象设定不是“辱华”,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这个表述才对,“辱华”缩小了范围,还有一重朝着自我的攻击性。

饺子老实听着,他还没有代表作呢。

这一次也就是挂着副导演,而且他也知道不是说给他听的。

田小鹏多年下来,知道沈三通对他有一定的偏见:“沈导,我肯定不会。”

沈三通没有多说,这玩意确实蛋疼。

《深海》出问题之后,进行了一定修改,和重量级的唐氏相比,对方大概确实觉得用这种形象好拿奖,真是为国争光。

到了会议室。沈三通道:“《大圣归来》是我们动漫电影第一枪,神话电影第一枪,一定要漂亮!”

“接下来,三通娱乐会陆续加快

推出更多的神话题材,和动漫题材电影。”

在场主要都是动漫人,都很兴奋。

不过沈三通打定了主意,田小鹏肯定不能做神话,要交给饺子,让对方一步步成为动漫总负责。

田小鹏要是犯病,直接放手。

反正《大圣归来》成功后,对方不缺少人投资,田小鹏挂着导演名。

沈三通是愿意和别人分享荣誉和利益的,何况对方是原版的导演。

对于自己抄的对象,沈三通始终有善意。

和一众主创总结经验,沈三通提炼出“中式超级英雄”内核,并且剖析了中西方之间的区别。

这是沈三通的核心创作理念,但他从不避着人,也不怕人学。

原版《大圣归来》的孙悟空,有心理创伤,有认知迷茫,根本不是中式超级英雄。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超级英雄的设定。

无论是最早的山海经,还是刺客列传,亦或一直都有的各种仙侠魔怪类的小说,就连三国水浒都加入了大量的超自然力量。

而在中国的超级英雄里面,核心从来不是迷茫,而是干他娘!

造反!

反抗!

斗争!

后世为何日服男枪得到如此国人认可,说到底还是匹夫一怒血溅十步,恰恰符合中国式的英雄形象。

同时,中国的超级英雄,性格也许有所不同,但是内核大都是稳定的,是“成年人”,不像是青少年一样,期期艾艾。

比如水浒,为了赚上山,说杀就是杀。

武松杀起来,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哪怕有考虑,也是成年人的思考,说得难听点,没有吃饱了撑得那种矫情。

而再往大了说,中式超级英雄具有“神性”,认可“道理”、“天命”,而且偏向于因行称义,来自于中国的秩序和礼制,而不是精神胜利。

比较而言,花旗国的超级英雄,颇有些“孩子气”。

严格依然遵从西方叙事的需要。

花旗超级英雄,内核是互相矛盾的。

一边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阶段,也响应某种“天命”的感召。

超人、蝙蝠侠、钢铁侠这些,基本属于血统贵族,蜘蛛侠算是运气好的平民,都是如此。

另一边会经历痛苦阶段。

所有的超级英雄,都有这个状态。

突然发现自己有强大的超能力,与常人不一样,被社会所排斥,于是很痛苦,想逃避。

但由于对人类的怜悯、感情,不得不投身现实去拯救愚昧的人类。

这其实是自相矛盾,也是说不清楚的。

有超能力,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烦恼个什么,哪个人敢没事去嘲笑拥有超级能力的人。

不怕我不吃牛肉?

而任何一个人,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能力之后,不管他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第一件事,都是干事,也就是展示力量。

这是本能,而不是因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而烦恼。

这样的设定是来自于现实,也是服务于现实。

漫威、dC这些超级英雄,不是简单的漫画,因为花旗国没有历史,合法性也不行,其凝聚力靠的是文化、传媒造出的概念。

超级英雄相当于中国的神话,过去的历史。

从动漫再到电影的超级英雄,几十年来一直自相矛盾。

比如二战,“是你们求着我下场的”,再到冷战后,“是你们求着对抗苏联的”,冷战结束,“是你们求着我做世界警察的”。

是花旗国内心的一种投射,是赢赢赢的具体体现,也是花旗国主流心态。

我很强大,我很优秀,是世界容不下我。

我也不想管你们,但离开我你们又会被其它坏人欺负,所以我不得不下场。

对内是用赢学来凝聚共识,对外则是推卸责任。

说白了就是好处要吃,责任不承担。

纵观历史,所有花旗国单独支持的中等以上军事行动,基本没有胜利的。

所有胜利的,都是跟在后面吃。

二战怎么越演越烈的,谁在两边吃,花旗国的真正的作用有多大?

但是因为它最晚下场实力保存最大,又率先有核武,所以吃的最多。

再加上是现在的胜利者,可以随意的塑造过去。

吃得多,但是不承认。

这一点在冷战后,最为明显,所以花旗超级英雄很“绿茶”。

影视作品中对超级英雄的痛苦进行大段的描写,凸显社会不公、世界不平。

为了干掉坏人而不得不造成的毁坏,平民对这种毁坏的批判,又会进一步加剧超级英雄的自我质疑和痛苦。

这是超级英雄的不公吗?

不是!

是花旗国觉得自己吃亏啊!

武举老爷,不对,武举老爷位格都低了,是黄老爷,

是县长冤!

实际上,谁敢欺负超级英雄啊,谁敢欺负你花旗?

你这么强大的力量,谁敢歧视你。

你不把人弄死,不胡作非为都谢天谢地了。

哪怕是第一阶段,实力越大责任越大阶段,也不是防御,也是“进攻”,是为了自己手里的锤子能够去肆无忌惮的敲钉子服务的。

所以,后世《749局》招笑就在于此,披着中皮,其实西骨。

任何一个有超能力的中国人,只要发现自己有力量,怎么可能烦恼的想退出、想去网吧打游戏?

肯定是要么行侠仗义,要么为害四方。

主要是没有假惺惺的现实基础。

要等是把袋鼠拿了,也出出气,拍个假惺惺的超级英雄故事,可能有那么一点点代入感。

沈三通现在相比于商业上的事务,更喜欢专心于创作,看重人的培养。

什么模板,什么模型,所有的一切都是人,人才是关键,关键一切在于人。

沈三通自我剖析,大家一块剖析。

头脑风暴,沈三通也是若有所悟。

中国有关于“超级英雄”的电影,为何如此扭曲,包括电影人如此扭曲,也是因为现实。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强大,特别是重新登临巅峰,哪能没有代价?

特别是面对混合着日耳蛮赢学、种族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等等模因强权的浸染。

不是中国人信奉“落后就要挨打”、“尊严只在剑锋之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而是强权信奉。

是我们落后了就会挨打,这是一个事实,也是历史。

没有剑锋就没有尊严,弱小了随时会被抛弃瓜分,也是事实历史。

说白了,文化也好,舆论也好,是西方资源主要倾斜的地方,是实打实的炮火覆盖。

电影、美术等等领域存在扭曲也就正常了。

比如原版《大圣归来》,与其说是齐天大圣的纠结,不如说是田小鹏自己的纠结。

他自己有着“英雄情节”,但是所处的时代,所处的行业,带来的认知,让他挣扎,让他迷茫,让他纠结。

这就是代价。

某种程度上这都是近代史的延续,是苦难的残渣。

所以,沈三通批判、炮轰张一谋他们,但从不根本上否定他们。

1月17日。

柏林电影节宣布主竞赛入围名单,《无人区》正在其中。

宁昊也在微博上阴阳了沈三通:“我和沈导合作多年,我最佩服他的能力,就是创造力。”

“他和一般的自编自导的导演不同,他脑海中仿佛从一开始有一个完整的剧本,很多时候,我都以为在他地下室有一个团队帮他写作。”

“在剧组里他总览全局,有好多副导演给他服务,他不用亲自摄影,也不用去琢磨构图、光影,他只要效果就行,我们私下里说,沈导这是无为而治,随便放个什么上去都可以,哈哈,开玩笑的啊。”

沈三通没有回应,但也没有阻止手下人骂战。

徐光头冲的最靠前,怒骂宁昊忘恩负义。

有徐光头开轰,其他人也加入了其中。

宁昊一开始依然阴阳怪气,死不悔改,最后被逼得删博,把头像改成了“v字仇杀队”。

时光如水。

2月7日。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

又是一年春节。

2月10日,大年初一。

《大圣归来》全面上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