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墙倒众人推
“我送你们回去吧。”
这一群孩子的年龄太小,虽然他们答应自己回去。
谁知道避开人,他们又跑到哪里去了?
所以,张建国打算亲自送他们回去,并和孙瞎子他们交代一声,让他这边盯紧点,村里的稻谷不能有损失。
回去的路上,这群孩子才有些害怕,主要是怕回去被大人发现,挨打。
一个个央求张建国不要送,他们知道怎么回去?
可张建国还是狠下心肠,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家,交到父母的手里,并且叮嘱一番。
让下次不要再这样跑出来了。
可想而知,不一会儿的时间,就听到有娃挨打的哭喊声。
轮到去鼻涕虫家里的时候,他突然停了下来。
“哥,你别送了,我奶奶病了,想喝点稀饭,我要是被送回去,非把我奶气死不可,要不等我奶好了,你再打我,我认罚。”
鼻涕虫可怜巴巴的央求,让张建国一下停住了脚步。
“你家没米了,煮不了稀饭?”
“早就没米了,该借的都借了,就等着村里的新谷落地,给我奶奶熬一锅粥。”
鼻涕虫这时也说了实话,张建国顿时鼻子一酸。
“走,你跟我走。”
张建国拉着鼻涕虫,让他跟自己走,路上还把他骂了一顿。
说下次要是看到,他再敢带着自己的妹妹到处跑,就打断他的腿。
鼻涕虫低着头不肯说话,红月在一边都吓哭了,它可从来没看到哥哥这么凶过。
等到了自己的家,张建国先让红月去睡觉,他去找了一个袋子,装了满满一袋子米。
“这米你先拿着,我再给你捞两条鱼,你带回去家里吃。”
张建国拿起一个网兜,直接在水池里捞了几下,捞起两条大鲶鱼。
一条足有四五斤重,这让一边的鼻涕虫眼睛瞪大了,好大的鱼呀。
还真看不出来,这鱼池子里,居然藏着这么大的鱼?
“都拿上带回家,给你奶奶熬点稀饭,做点鱼汤喝,千万不能走歪门邪道,一旦有了邪念,人很容易出事儿。”
张建国拍了一下鼻涕虫的肩膀,示意他赶紧回去。
鼻涕虫看着手里沉甸甸的米袋子,还有两条鱼。
他忍不住扭头,嗡嗡的说了一句。
“我家分了粮食,一定还你。”
说完这话的时候,他飞快的跑了出去,依稀间张建国似乎看到他哭了。
还是个孩子呀。
回头得想办法,让村里人都能吃饱饭,日子都能过得好起来。
这一晚下半夜,也没出啥事,偶尔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响起。
张建国吆喝一两声,那声音也就没有了,至于是人还是野兽,他也没多管。
第二天,村里就把这些稻谷,都收到稻场上。
打谷场非常大,很平,还有好几个石碾子,那种石碾子圆乎乎的,上面套一个木质的架子。
以前都是套在牛身上,然后在铺的厚厚的稻谷上,碾来碾去的脱粒。
现在有拖拉机,这活就被拖拉机代替了。
村里人分成了好几批,一批人继续割稻谷,一批人把割好的稻谷收起来送到打谷场。
还有一批人把脱离的稻谷和稻草分离,松散的稻草捆起来堆成垛子。
被脱粒好的谷子,开始聚集成一堆,借助着风向把一些碎草和瘪的壳子吹干净。
这每一道活看着不难,但是在烈日的暴晒下,哪怕就是最简单的扬谷子。
碎稻草落到人身上,都会让人身上又痒又难受,而且在暴晒的烈日下干活,都会让人身上手上晒脱几层皮。
就更不要说干别的更重的活,这还只是秋收。
雪白的大米,吃到人的嘴里,要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和工序。
这么辛苦的劳作,黄三去公社开会,竟然还被人耻笑。
特别是韩家村的韩保国,窑厂的事儿,让他跟赵家村彻底结仇了。
现在他看到赵家村的人,总想着落井下石。
“让你们好好搞生产,偏要去搞什么石灰窑,看吧,现在连粮食都没得吃,谷子没黄都收割起来了……”
韩保国这话一说,下河村的和何家村的人都笑了起来。
这一年赵家村一直在出风头,每次都被表扬表彰,难得有一次被人笑话的机会。
所以大家更是墙倒众人推,纷纷调侃着黄三。
“哎呀,你们村没粮食吃,来我们村借高价粮,犯得着把没黄的稻谷都割了吗?那不是杀鸡取卵吗?”
“对对对,你们村今年买了化肥,这产量也高不起来,不知道稻谷没黄会影响产量吗?我看你们村里收成,要倒数了第一了……”
各种的讥笑声,确实让黄三有些抬不起头来。
不过他也没有气恼,反而呼吁大家,也赶紧把村里快成熟的稻谷收割起来。
说是过阵子天气不好,产量低一点,也比把谷子烂到地里好。
可黄三这话,谁又会相信?
都说他是胡说八道,他又不是神仙,还能知道未来的天气?
这分明是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可等到所有村村长,开完会以后,大家都面面相觑,一问一个不吱声。
因为县里下文件了,要求他们早一点秋收,说是考虑到今年气候不稳定,怕影响秋收减产。
这话怎么听着那么熟悉,居然跟黄三说的一模一样?
此时大家看黄三的眼神,终于有些不同了。
也有人觉得,黄三是瞎猫碰到死老鼠,上面的文件是号召,又不是必须要做,哪有谷子不成熟就收割的,这得损失多少粮食?
不少村长心底犯嘀咕。
特别是韩保国,只嚷嚷着说现在田里刚灌完最后一道水,根本下不去脚。
这个时候收稻谷,根本不切实际,这最少还要等田干了,稻谷黄了才可以收割。
既然县里都有文件下来了,黄三此时更有了主心骨,号召着大家继续割稻谷。
赶紧把赵家村的粮食收起来,而这个时候张建国却找到黄三,说是有重要的事儿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