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嫁给皇帝
和辽国的摄政公主萧烈歌一样,作为执政的太后娘娘也没有乾纲独断的权力。
整个朝廷无法由一个人带动运转,必然要一群文臣一级一级地将事情推进下去。这样的架构要求大家都按照同一个规矩行事,就算是执政也是如此。
一个王朝就像一艘船,执政就是站在船首的船长,她要做的是遵守海洋航行的规则,将整个船队的成员集合起来,保持平衡,让大家跟她一条心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
你可以有你的一个安排,但你必须要说服所有人或者相当比例的人认同这个安排,必须要合情合理,让大家觉得公平公正。落到朝堂上,就是是否名正言顺。
若是不名正言顺,朝臣可能会畏惧于你的权威一时答应,但他们可能就不跟你一条心了,以后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而薛知景和阿伊拉作为宫廷女官,本应该管理宫廷事务,现在参与到朝堂的事务上来,就不那么名正言顺。
自然会被人攻讦。
第二天,元含章在书房召见了薛知景。
薛知景汇报了最近她的工作情况,除了招募海商之外,军事上她已经没有再参与了,枢密院那边强烈反对着她去做进一步的事情。
“昨日之后我也思索了很久,我有一个想法想问问你。”
元含章招呼她坐下,建康城里这个临时的皇宫因为小,反倒让人更加亲近,薛知景每次过来,元含章有时还会坐到她身边的椅子来。
“之前元锦当雄州地区指挥官的时候,我就是硬拖下来的,枢密院本来也想安排个将军过去,后来还没等成行,就有了辽国围困汴京城的危机,后来元锦带兵勤王立功,这才让枢密院没了说法。”元含章说。
薛知景点了点头,这段时间她也算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在军事上让元锦当了将军,是我用时势让宰执们同意的,军情紧急,宰执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我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让你和阿伊拉参加御前会议,也无法给你和她一些在朝堂上的位置,日后你们也无法以此功劳名留青史。我想过,给你个诰命,但诰命都得是个夫人,我总不好因为要给你诰命,再随意给你找个夫婿吧。”
元含章沉吟了一下,看着薛知景的眼睛,缓缓地问道。
“所以我有个想法,想问问你。”
“娘娘您说。”
元含章笑着说道,“若是你有一个后妃的身份,再到朝堂上做事,我在运作一番,就没人能说什么了。”
后妃?
听到这个建议,薛知景诧异的表情完全无法管理了。
这是要她嫁给皇帝的意思?
就算有心理准备,但元含章还是略有一丝不喜,毕竟大成皇帝刘彦是她的儿子,看见有人这么不愿意当她儿子的妃子,自然是不舒服的。
不过以她跟薛知景的感情,她到不会生气,她也知道薛知景是个爱自由的人,四年前她第一次提起这个建议的时候,薛知景便说过不愿的。
“不是让你真的给彦儿做妃子,只是你现在已经是宫里最顶级的女官了,也不过是五品尚宫,管的也是尚宫局的内宫事务。若你有一个妃子的身份,至少也是二品,我朝多有宫妃摄政的先例,比如我,从贵妃到皇后再到太后,一路都是摄政,这样你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御前会议了。”
薛知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娘娘,我可能需要想一想。”
元含章拍了拍她的胳膊,“小景,你要知道,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一个方法了。说实话,我是真希望你能来帮我做事情,按你的才华,若是个男子,到户部做个侍郎做个尚书都是可以的,可惜了。现在国家风雨飘摇,若是强让你来参与国事,使得宰执们离心离德,不是朝廷之福。”
“若是你愿意,彦儿还有一个二品的贤妃空缺。”
对于薛知景来说,在辽国经历了那么久的奴隶生涯,她早就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时代固有的文化结构的压迫。在辽国她无法成为一个自由人,在大成她是个自由人却无法有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才华的身份。
在前世读史的时候她也是知道的,史上最知名的一位女官上官婉儿便是靠着这样的方式走入朝堂的,她先是做了唐高宗名义上的才人,以这个身份给武则天做内宰相,又做了唐中宗名义上的昭容,在唐中宗时期参与朝政。
真是讽刺啊,女子想要做点什么事情,首先便要给自己找个丈夫,就算是名义上的。
在宫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院子。
建康城的皇宫本是一个国公的府邸,比起汴京城的皇宫来说自然是小到不行,走两步就去了别的院子了。
因为财政状况不佳,虽然有几个宗室提出了要元含章在建康城找一个福地修建一个行宫,但元含章拒绝了。
她说,“就我和皇上皇后几人住的地方,这里够了。”
虽然一个宏大的宫廷,一个巍峨的大殿可以增加一个王朝的气势,而国公府邸则会让皇室的威权降低,但若不投入足够的资金到禁军里,估计整个王朝都要立时不保了,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先不建宫廷了。
小院里中间的树藤下,正坐着一个清瘦的青年男子,他的旁边,一个容貌还很稚嫩的女子正在为他煮茶。
那青年男子便是元含章的儿子,现在大成王朝的皇帝刘彦。
刘彦有胎里带来的弱症,长期靠养,累不得冷不得。初见他时,他才十四岁,在马场看马球比赛受了惊都直接昏厥了,还是薛知景给他做的体外心脏按压才让他活过来的。
他的皇后早就有了,他也有不少的嫔妃,不过看样子,他跟他的父亲一样,多半子嗣困难。
说实话,薛知景不清楚元含章之所以再次提出这个让她当妃子的建议,是不是想要让自己给刘彦生个儿子。
心里沉沉地蒙着一层阴影。
或许是因为从小被母亲当作精致的瓷器一般呵护着,刘彦虽然到了这般年纪,但目光里却是清澈单纯的,他见着薛知景便一下子站了起来,不过他明显有一点体位性贫血,身子像是晃了晃。
薛知景赶紧过去扶住了他,“陛下!快坐下。”
他身边的皇后也着急地扶着他,“皇上,你别起这么急。”
刘彦朝着他的皇后摆了摆手,对着薛知景说道,“听说你已经回来了好几天,我这几日有些咳嗽,母亲就不让我离开这个院子,难得你今天竟然过来看我。”
薛知景有些羞赧,她哪里是刻意过来看皇帝的,根本是想着事儿走错了路罢了。
算了,看来是自己今天注定要来见皇帝了。
正好,这事儿也跟他有关系,问问他吧。
“今日我刚从太后娘娘的书房过来,太后娘娘问我,是否愿意做你的贤妃。”
刘彦的表情略一怔,不过他虽然体弱,但并不笨,一下就想到了,“你是我母亲最得力的助手,她不会轻易做一个决定的。”
薛知景笑了笑,“陛下说的没错,现在国家危难,但我一个宫廷女官没有权力走到前朝,太后娘娘便想让我以宫妃的名义为国家出力。”
刘彦微微笑着,“那你怎么想的?”
薛知景摇摇头,“我没有想好。”
刘彦的目光里闪过一丝的落寞,不过很快就消散了,只留下一些平淡和温润。
“我和母亲从汴京城里出来的时候,我非常惶恐,我从来没有离开过那座城池,在我眼里,汴京城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城池,我还傻傻地问母亲,我们为什么要离开。”
薛知景对着他笑了笑,鼓励他继续说。
“母亲说她要保护我,她不想让我们被困在那座城里,秦国公等人狼子野心,我们不能最后只剩下一座汴京城而丢失了整个王朝。我的母亲总是那么的有远见,也很懂得什么叫做壮士断腕。”
“太后娘娘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女人。”薛知景说道。
“你也一样啊,小景,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我母亲的影子。”刘彦笑着说,“我相信你肯定有很多你自己的考虑,但我这边你放心,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好,你都是我的救命恩人。若你答应做贤妃,我会尊你敬你,支持你在朝堂上做事,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你不愿意做的事情。”
薛知景离开之后,刘彦的皇后才酸溜溜地说道,“皇上,她不过是一个尚宫而已,你怎么对她说话这么尊敬啊,让她给您当妃子,她还不愿意呢,她有多金贵啊。”
刘彦淡淡地说道,“我这身子骨,谁嫁给我是好事儿?”
皇后在刘彦的身后狠狠地咬紧了牙。
从刘彦那里出来,薛知景还是有些烦闷。
刘彦倒是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那就是对于刘彦来说,就算她做了妃子,也只是名义上的,他刘彦可以不把这个妃子当真,当借给她这个身份,让她可以在朝堂上冲锋陷阵。
可他们知道是名义上的,但那也是要昭告天下的。
自己都说了要为萧烈歌守心守身的,这嫁给了大成的皇帝,算怎么回事?
溜达着出宫,骑着马去元家邸店。
进了邸店询问,赵梧桐竟出去了,说是去什么酣畅楼吃红烧肉去了。
就是去找那个女厨师了啊。
询问了地方,薛知景调转马头朝着酣畅楼的地址前去,此时真想找赵梧桐吃喝一顿,她这样自由自在的海盗,还是非常适合在这个时候当酒肉朋友的。
说起来,她薛知景跟赵梧桐真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
一个是走正式的身份,为人要堂堂正正,这不,还将自己给困到了一个境地里。
另外一个呢,则百无禁忌,可为商可为贼,为人潇洒自在。
好生羡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