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非之谋
小
大
(前文中蒙巴萨和巴加莫约写乱了,现已改正。)
蒙巴萨此时虽然是阿曼帝国的地盘,但是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列强们越来越多地往来,即便是印度洋的霸主赛义德大帝也感到了力不从心。
虽然他用几年时间便重造了舰队,并且在军事实力上更上了一层楼,但是奥地利一方的大炮巨舰却成为了赛义德大帝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奥地利帝国占据了坦桑尼亚,英国人在亚丁湾两岸反复折腾已经是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英国在亚丁湾南部唆使索马里地区的游牧部落反抗阿曼帝国,在北部直接占领了亚丁城(亚丁港)。
历史上的阿曼帝国对索马里人的背叛没啥反应,甚至还送去了自己的祝福。
不过此时由于和奥地利帝国的乳香、没药生意,让阿曼帝国的商人坚决反对索马里独立,当地的农场主更怕就此失去了市场和土地。
于是乎赛义德大帝打算来一场杯酒释兵权,而索马里的酋长们想来一把荆轲刺秦王。
之后双方都宣布对方是“帧煮”的敌人,而自己是被迫进行反击。
索马里的游牧部队烧毁了阿曼人种植的农田,而后者则是派舰队对其沿海地区进行扫荡几乎摧毁了沿途所有的港口。
前者的目的是逼后者离开,而后者的目的则是警告英国人不要插手。此时亚丁城里只有几百英军,最有价值的是个煤炭仓库。
看到外面耀武扬威的阿曼帝国军舰,亚丁城里的英军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所以全都缩在了城里,并且禁止任何人出港以免刺激到对方某根敏感的神经。
很明显双方的第一轮交锋是阿曼帝国赢了,因为他们的目的达到了,索马里的那些游牧部落除了激起了对方商人阶层的愤怒,损毁了一些农田什么都没得到。
接下来便是残酷的陆上战争,阿勒·哈尔迪作为阿曼帝国为数不多的陆军人才,他从小接受英国教官的训练自觉哪怕是遇到法军也能有一战之力。
(当时普遍认为法国陆军才是世界上最强的。)
阿勒·哈尔迪这次带来了8000名士兵,以及五千峰的物资,目的地是索马里部落联盟的大本营哈尔格萨。
刚登陆不久双方的部队便不期而遇了,作为西印度洋的霸主阿曼帝国显现出了自己应有的实力。
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对索马里的游牧民进行了单方面的吊打,最后阿曼帝国仅仅以59人的代价,便消灭对方300多人,俘虏两千多人,还有一千多峰的物资和金银财宝。
(峰指一峰骆驼。)
首战告捷之后阿勒·哈尔迪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哈尔格萨城下,在大炮的轰击下不到半天这座城市就投降了。
但是战争却并未结束,索马里的游牧部落充分利用自己的强项开始袭击阿曼帝国的补给队。
最后阿曼人只能被迫放弃内陆的城市退守沿海地区,索马里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
同时失去了与阿曼商人的贸易线路让他们的日子变得无比艰难,只能依靠和阿比西尼亚人的贸易勉强度日。
这在外人看来不过是阿曼帝国的内战而已,赛义德向英国人宣示了自己在西印度洋的霸权。
但这对于已经占领了亚丁港的英国人来说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至于索马里人究竟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获得自由这并不重要qqxδnew.net
除了索马里,让阿曼帝国更加头疼的是北方沙特第二帝国的崛起。虽然此时内志只有不到二十万人,但是对于扩张领土却非常狂热。
内志的前任统治者伊本·舒耐特是个狂热的宗教分子,尽管他四处开战,攻城略地,但是赛义德却并没有将其视为对手。
而新任国王费萨尔却选择了怀柔政策整合地方力量,同时开始广泛地联姻,并且不断巴结英国人。
这给了赛义德莫大的压力,他甚至考虑过直接派大军灭了内志,但那名义上还是奥斯曼人的地盘。
首先这样做会得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其次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内志太穷了。
此时的沙特并不是那个富得流油的国家,1846年整个内志地区的税收不到十万英镑,人口不到二十万,主要产业是养羊,薅羊毛。
再加上地广人稀,擅长打游击战,赛义德怕内志会是第二个索马里。此
此外法国人和葡萄牙人也在东非地区出没得越来越频繁,蒙巴萨这个会下金蛋的母鸡阿曼帝国恐怕早晚会保不住。
赛义德想了许久最后想出来的办法是,将其一半的主权当成嫁妆送给奥地利帝国,由两国共同经营。
如此一来来自蒙巴萨的收入将下降一半,但是却获得了长期保障。
赛义德想的是不错,但实际上按照欧洲的习惯蒙巴萨最多算是弗里德里希大公的私人财产而非奥地利帝国的。
然而这份文书最后却交到了弗兰茨的手里,他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过老实说弗兰茨不太看得上蒙巴萨那块小地方,毕竟它的港口规模有限上限太低。
而无论是巴加莫约,还是达累斯萨拉姆,最终的目的都是取代蒙巴萨此时的地位。
还有这份看似对方血亏的礼品,实际上又暗藏杀机。因为奥地利帝国一旦接受了这份礼物,那就等于替阿曼帝国扛下了与列强周旋的重担。
不过弗兰茨并不在乎,因为蒙巴萨对他来说实在不值一提,所以他会保持蒙巴萨自由贸易港的地位,弗兰茨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小小的诱惑就一步踏进火坑里。
小小安抚下惴惴不安的盟友也是应该的,所以弗兰茨决定勉为其难代弗里德里希收下。
所有权是弗里德里希的,经营权是弗兰茨的,五五分账也算公平。
其实这种天降横财对于一般大贵族来说根本把持不住,不过作为奥地利帝国最富有的家族成员之一,这笔钱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弗里德里希对这笔钱的处理是将其直接划到海军军费之中,这一点弗兰茨非常赞同。
海军元帅自己花钱造军舰,佩服,佩服。
弗兰茨还给赛义德写了封信,告诉这位盟友该如何摆脱困境。
那便是“多生孩子,多种地。”
尽管这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句没头没脑的话,然而在赛义德眼中却是金玉良言。
实际上阿曼帝国人口太少了,其中还有三分之二的奴隶。
如果阿曼帝国能直接向索马里移民三十万人,那还需要害怕游牧部落的威胁吗?直接把敌人赶尽杀绝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同样来自内志和列强的威胁也是如此,一切的恐惧都来自于人口的不足。然后作为回礼,奥地利帝国将支持阿曼帝国殖民马拉维王国。
——
马拉维王国的大湖区是此时东非地区最富庶的区域之一,但是为了将阿曼帝国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这点代价还是值得的。
此时的奥地利帝国还没有一个足够保卫自己殖民地的海军力量,所以哪怕是虚与委蛇也要和这个西印度洋的霸主搞好关系。
巴加莫约,借助季风和洋流的优势,一艘艘满载着达利特劳工的船只到来,再运走剑麻、兽皮、丛林肉、粮食这种坦桑尼亚地区多到没人要的货物。
虽然奥地利帝国的殖民地禁止食用丛林肉,但是口味独特的食物可是印度王公们的最爱。
神秘的丛林肉配上秘制的咖喱,再来一碗香浓的恒河水,这便是印度王公们奢侈又糜烂的生活。
此外由于突然的战乱导致印度次大陆上物价飞涨,这其中涨得最厉害的便是粮食,原因无他,因为这是硬通货。
再加上四面八方赶来的英国援军都需要大量补给,所以今年印度的粮食价格比阿曼帝国和阿比西尼亚地区还高。
随着大批劳工的到来,坦桑尼亚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未来五年之内将会完成对滨海地区和原来七国遗址的开发,然后向内陆挺进。
不过坦桑尼亚总督区和印度之间的这种贸易没法持续太久,因为双方资源重叠十分严重,但好在可以南洋地区,及远东地区形成互补。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引进了超过八万名劳工,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
要知道加利福尼亚殖民地到日本的航线上,商船是西印度洋地区的七倍,但也仅仅向加利福尼亚本土引进了五万名劳工,其中还有近两万人死于非命。
幕府出售的劳工价格十分便宜,但是运费真心不低,所以这一次在加利福尼亚的损失不能算小。
说回坦桑尼亚殖民地,随着达利特劳工的进一步增加,和殖民地政府以“黑”制“黑”政策的出台。
坦桑尼亚地区的黑叔叔和小动物可算是遭到了灭顶之灾,有欧洲学者评价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人只干活不吃肉,其实除了一部分素食主义者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吃不起肉。
而坦桑尼亚殖民地对于这些达利特劳工的态度是接近散养状态,再加上非洲大草原上满地乱跑的小动物。
这就导致了一次坦桑尼亚自然生态的浩劫,达利特人对小动物的屠杀效率可比土著黑人高多了几乎到了光盘行动的程度。
那些本来就失去了部族庇护的土著更是遭到了灭顶之灾,但也解决了一直困扰殖民地的黑人流民问题。
否则殖民地民众每一次外出都要雇佣安布雷拉士兵,这样不仅仅是浪费,同时也是在体现着地方官员的无能。
然后便是基建问题,否则每次雨季都是一次洗牌,随机重整道路,或者是抹平农田,几条大河每年都会随机改道,在大平原上自由地徜徉。
不过很快就有更讨厌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东非内陆地区出了一位草原王者,自称“三百万东班图人的王”准备起兵东征。
而目的地刚好是奥地利帝国的坦桑尼亚殖民地,弗兰茨倒不是觉得对方真能弄出来几百万土著来打自己。
但这是历史完全不存在的事件就让弗兰茨很恼火,他不知道自己去灭了这支部落之后会不会又出现什么更奇怪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还是要重视一下的,三百万自然不可能,但是理论上部众二三十万还应该是有的,然后再除去一半不能打的老弱妇孺,再除去一半后勤和管理人员。
七八万,这已经是奥地利帝国在非洲面临的最大挑战了。
之前虽然遭遇过人数更多的国家,但是原始的农耕文明的动员能力远远不如游牧民族,毕竟后者可以全民皆兵。
弗兰茨觉得增兵五千就算很尊重对方了,另一方面那些达利特劳工突然和恩戈尼王国开战的原因找到了。
是一名传教士借着治病救人的机会,趁机向达利特劳工传教,然后随便挑了个假想敌,结果就引发了一场战争。
(这便是滥用宗教力量引发的恶果之一,恩戈尼是个土著王国没什么,如果哪天这帮人突然去打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呢?)
治病救人可是传教的利器,传教士们的必备技能之一。无论在什么时代生命和健康都是无比重要的东西,即便是到了今天人们依然对其趋之若鹜。
尤其是像疟疾这种在当时看来无药可医的绝症,受助者和围观者都能感受到极大地震撼。
还有更加直观的便是手术,其中白内障手术更是被人当成是神术。
西方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例白内障手术在1745年,不过这个时代的白内障手术对受术者和施术者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毕竟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做眼部手术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最低得是个名将水平。
好在奥地利方面开发出了笑气麻醉,同时由于消毒杀菌概念的引入,再加上在殖民地地区的大量经验积累,让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的存活率都得到了大大增加。
巨大的震撼和反差很容易让人顶礼膜拜,即便是不信鬼神的人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然后在无法找到论据反驳的情况下一步步沉沦。
另外不得不说黑人土著的战斗力是真不够看,连殖民地那种三流军队都能将此时这个坦桑尼亚境内最大的恩戈尼王国击败。
达累斯萨拉姆港经过几个月的改造就可以使用了,其实就是加了一些栈桥,然后将渔村的码头扩建了一下。
但是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这里已经成了一座吞吐量不弱于蒙巴萨的中型港口了。
等改造彻底完成之后,达累斯萨拉姆会成为继索法拉之后的东非第二大港口。
此时的索法拉是葡萄牙人在东非最重要的据点,可以停泊一百艘以上的大型船只。
除了农业之外,弗兰茨还派了一群地质专家来,他们的任务就是找出坦桑尼亚地区的重要矿脉。
毕竟想要让本土居民移民非洲,仅仅是靠种地可是不行的,他们想要的是黄金、白银、钻石。
而坦桑尼亚刚好满足这些条件,除此之外它还有后世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以及一种价格不输钻石的宝石——坦桑石。
不过农业是一切的基础,此外在海军强大之前不好好种地可不行。
明天写点别的,东非这块感觉没啥人看。
(本章完)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蒙巴萨此时虽然是阿曼帝国的地盘,但是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列强们越来越多地往来,即便是印度洋的霸主赛义德大帝也感到了力不从心。
虽然他用几年时间便重造了舰队,并且在军事实力上更上了一层楼,但是奥地利一方的大炮巨舰却成为了赛义德大帝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奥地利帝国占据了坦桑尼亚,英国人在亚丁湾两岸反复折腾已经是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英国在亚丁湾南部唆使索马里地区的游牧部落反抗阿曼帝国,在北部直接占领了亚丁城(亚丁港)。
历史上的阿曼帝国对索马里人的背叛没啥反应,甚至还送去了自己的祝福。
不过此时由于和奥地利帝国的乳香、没药生意,让阿曼帝国的商人坚决反对索马里独立,当地的农场主更怕就此失去了市场和土地。
于是乎赛义德大帝打算来一场杯酒释兵权,而索马里的酋长们想来一把荆轲刺秦王。
之后双方都宣布对方是“帧煮”的敌人,而自己是被迫进行反击。
索马里的游牧部队烧毁了阿曼人种植的农田,而后者则是派舰队对其沿海地区进行扫荡几乎摧毁了沿途所有的港口。
前者的目的是逼后者离开,而后者的目的则是警告英国人不要插手。此时亚丁城里只有几百英军,最有价值的是个煤炭仓库。
看到外面耀武扬威的阿曼帝国军舰,亚丁城里的英军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所以全都缩在了城里,并且禁止任何人出港以免刺激到对方某根敏感的神经。
很明显双方的第一轮交锋是阿曼帝国赢了,因为他们的目的达到了,索马里的那些游牧部落除了激起了对方商人阶层的愤怒,损毁了一些农田什么都没得到。
接下来便是残酷的陆上战争,阿勒·哈尔迪作为阿曼帝国为数不多的陆军人才,他从小接受英国教官的训练自觉哪怕是遇到法军也能有一战之力。
(当时普遍认为法国陆军才是世界上最强的。)
阿勒·哈尔迪这次带来了8000名士兵,以及五千峰的物资,目的地是索马里部落联盟的大本营哈尔格萨。
刚登陆不久双方的部队便不期而遇了,作为西印度洋的霸主阿曼帝国显现出了自己应有的实力。
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对索马里的游牧民进行了单方面的吊打,最后阿曼帝国仅仅以59人的代价,便消灭对方300多人,俘虏两千多人,还有一千多峰的物资和金银财宝。
(峰指一峰骆驼。)
首战告捷之后阿勒·哈尔迪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哈尔格萨城下,在大炮的轰击下不到半天这座城市就投降了。
但是战争却并未结束,索马里的游牧部落充分利用自己的强项开始袭击阿曼帝国的补给队。
最后阿曼人只能被迫放弃内陆的城市退守沿海地区,索马里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
同时失去了与阿曼商人的贸易线路让他们的日子变得无比艰难,只能依靠和阿比西尼亚人的贸易勉强度日。
这在外人看来不过是阿曼帝国的内战而已,赛义德向英国人宣示了自己在西印度洋的霸权。
但这对于已经占领了亚丁港的英国人来说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至于索马里人究竟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获得自由这并不重要qqxδnew.net
除了索马里,让阿曼帝国更加头疼的是北方沙特第二帝国的崛起。虽然此时内志只有不到二十万人,但是对于扩张领土却非常狂热。
内志的前任统治者伊本·舒耐特是个狂热的宗教分子,尽管他四处开战,攻城略地,但是赛义德却并没有将其视为对手。
而新任国王费萨尔却选择了怀柔政策整合地方力量,同时开始广泛地联姻,并且不断巴结英国人。
这给了赛义德莫大的压力,他甚至考虑过直接派大军灭了内志,但那名义上还是奥斯曼人的地盘。
首先这样做会得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其次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内志太穷了。
此时的沙特并不是那个富得流油的国家,1846年整个内志地区的税收不到十万英镑,人口不到二十万,主要产业是养羊,薅羊毛。
再加上地广人稀,擅长打游击战,赛义德怕内志会是第二个索马里。此
此外法国人和葡萄牙人也在东非地区出没得越来越频繁,蒙巴萨这个会下金蛋的母鸡阿曼帝国恐怕早晚会保不住。
赛义德想了许久最后想出来的办法是,将其一半的主权当成嫁妆送给奥地利帝国,由两国共同经营。
如此一来来自蒙巴萨的收入将下降一半,但是却获得了长期保障。
赛义德想的是不错,但实际上按照欧洲的习惯蒙巴萨最多算是弗里德里希大公的私人财产而非奥地利帝国的。
然而这份文书最后却交到了弗兰茨的手里,他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过老实说弗兰茨不太看得上蒙巴萨那块小地方,毕竟它的港口规模有限上限太低。
而无论是巴加莫约,还是达累斯萨拉姆,最终的目的都是取代蒙巴萨此时的地位。
还有这份看似对方血亏的礼品,实际上又暗藏杀机。因为奥地利帝国一旦接受了这份礼物,那就等于替阿曼帝国扛下了与列强周旋的重担。
不过弗兰茨并不在乎,因为蒙巴萨对他来说实在不值一提,所以他会保持蒙巴萨自由贸易港的地位,弗兰茨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小小的诱惑就一步踏进火坑里。
小小安抚下惴惴不安的盟友也是应该的,所以弗兰茨决定勉为其难代弗里德里希收下。
所有权是弗里德里希的,经营权是弗兰茨的,五五分账也算公平。
其实这种天降横财对于一般大贵族来说根本把持不住,不过作为奥地利帝国最富有的家族成员之一,这笔钱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弗里德里希对这笔钱的处理是将其直接划到海军军费之中,这一点弗兰茨非常赞同。
海军元帅自己花钱造军舰,佩服,佩服。
弗兰茨还给赛义德写了封信,告诉这位盟友该如何摆脱困境。
那便是“多生孩子,多种地。”
尽管这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句没头没脑的话,然而在赛义德眼中却是金玉良言。
实际上阿曼帝国人口太少了,其中还有三分之二的奴隶。
如果阿曼帝国能直接向索马里移民三十万人,那还需要害怕游牧部落的威胁吗?直接把敌人赶尽杀绝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同样来自内志和列强的威胁也是如此,一切的恐惧都来自于人口的不足。然后作为回礼,奥地利帝国将支持阿曼帝国殖民马拉维王国。
——
马拉维王国的大湖区是此时东非地区最富庶的区域之一,但是为了将阿曼帝国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这点代价还是值得的。
此时的奥地利帝国还没有一个足够保卫自己殖民地的海军力量,所以哪怕是虚与委蛇也要和这个西印度洋的霸主搞好关系。
巴加莫约,借助季风和洋流的优势,一艘艘满载着达利特劳工的船只到来,再运走剑麻、兽皮、丛林肉、粮食这种坦桑尼亚地区多到没人要的货物。
虽然奥地利帝国的殖民地禁止食用丛林肉,但是口味独特的食物可是印度王公们的最爱。
神秘的丛林肉配上秘制的咖喱,再来一碗香浓的恒河水,这便是印度王公们奢侈又糜烂的生活。
此外由于突然的战乱导致印度次大陆上物价飞涨,这其中涨得最厉害的便是粮食,原因无他,因为这是硬通货。
再加上四面八方赶来的英国援军都需要大量补给,所以今年印度的粮食价格比阿曼帝国和阿比西尼亚地区还高。
随着大批劳工的到来,坦桑尼亚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未来五年之内将会完成对滨海地区和原来七国遗址的开发,然后向内陆挺进。
不过坦桑尼亚总督区和印度之间的这种贸易没法持续太久,因为双方资源重叠十分严重,但好在可以南洋地区,及远东地区形成互补。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引进了超过八万名劳工,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
要知道加利福尼亚殖民地到日本的航线上,商船是西印度洋地区的七倍,但也仅仅向加利福尼亚本土引进了五万名劳工,其中还有近两万人死于非命。
幕府出售的劳工价格十分便宜,但是运费真心不低,所以这一次在加利福尼亚的损失不能算小。
说回坦桑尼亚殖民地,随着达利特劳工的进一步增加,和殖民地政府以“黑”制“黑”政策的出台。
坦桑尼亚地区的黑叔叔和小动物可算是遭到了灭顶之灾,有欧洲学者评价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人只干活不吃肉,其实除了一部分素食主义者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吃不起肉。
而坦桑尼亚殖民地对于这些达利特劳工的态度是接近散养状态,再加上非洲大草原上满地乱跑的小动物。
这就导致了一次坦桑尼亚自然生态的浩劫,达利特人对小动物的屠杀效率可比土著黑人高多了几乎到了光盘行动的程度。
那些本来就失去了部族庇护的土著更是遭到了灭顶之灾,但也解决了一直困扰殖民地的黑人流民问题。
否则殖民地民众每一次外出都要雇佣安布雷拉士兵,这样不仅仅是浪费,同时也是在体现着地方官员的无能。
然后便是基建问题,否则每次雨季都是一次洗牌,随机重整道路,或者是抹平农田,几条大河每年都会随机改道,在大平原上自由地徜徉。
不过很快就有更讨厌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东非内陆地区出了一位草原王者,自称“三百万东班图人的王”准备起兵东征。
而目的地刚好是奥地利帝国的坦桑尼亚殖民地,弗兰茨倒不是觉得对方真能弄出来几百万土著来打自己。
但这是历史完全不存在的事件就让弗兰茨很恼火,他不知道自己去灭了这支部落之后会不会又出现什么更奇怪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还是要重视一下的,三百万自然不可能,但是理论上部众二三十万还应该是有的,然后再除去一半不能打的老弱妇孺,再除去一半后勤和管理人员。
七八万,这已经是奥地利帝国在非洲面临的最大挑战了。
之前虽然遭遇过人数更多的国家,但是原始的农耕文明的动员能力远远不如游牧民族,毕竟后者可以全民皆兵。
弗兰茨觉得增兵五千就算很尊重对方了,另一方面那些达利特劳工突然和恩戈尼王国开战的原因找到了。
是一名传教士借着治病救人的机会,趁机向达利特劳工传教,然后随便挑了个假想敌,结果就引发了一场战争。
(这便是滥用宗教力量引发的恶果之一,恩戈尼是个土著王国没什么,如果哪天这帮人突然去打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呢?)
治病救人可是传教的利器,传教士们的必备技能之一。无论在什么时代生命和健康都是无比重要的东西,即便是到了今天人们依然对其趋之若鹜。
尤其是像疟疾这种在当时看来无药可医的绝症,受助者和围观者都能感受到极大地震撼。
还有更加直观的便是手术,其中白内障手术更是被人当成是神术。
西方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例白内障手术在1745年,不过这个时代的白内障手术对受术者和施术者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毕竟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做眼部手术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最低得是个名将水平。
好在奥地利方面开发出了笑气麻醉,同时由于消毒杀菌概念的引入,再加上在殖民地地区的大量经验积累,让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的存活率都得到了大大增加。
巨大的震撼和反差很容易让人顶礼膜拜,即便是不信鬼神的人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然后在无法找到论据反驳的情况下一步步沉沦。
另外不得不说黑人土著的战斗力是真不够看,连殖民地那种三流军队都能将此时这个坦桑尼亚境内最大的恩戈尼王国击败。
达累斯萨拉姆港经过几个月的改造就可以使用了,其实就是加了一些栈桥,然后将渔村的码头扩建了一下。
但是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这里已经成了一座吞吐量不弱于蒙巴萨的中型港口了。
等改造彻底完成之后,达累斯萨拉姆会成为继索法拉之后的东非第二大港口。
此时的索法拉是葡萄牙人在东非最重要的据点,可以停泊一百艘以上的大型船只。
除了农业之外,弗兰茨还派了一群地质专家来,他们的任务就是找出坦桑尼亚地区的重要矿脉。
毕竟想要让本土居民移民非洲,仅仅是靠种地可是不行的,他们想要的是黄金、白银、钻石。
而坦桑尼亚刚好满足这些条件,除此之外它还有后世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以及一种价格不输钻石的宝石——坦桑石。
不过农业是一切的基础,此外在海军强大之前不好好种地可不行。
明天写点别的,东非这块感觉没啥人看。
(本章完)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