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忠勇侯明月天兴

第252章 檄文昭日月,锐旅奔秦川

朝廷讨贼的旨意,最先在京师传开。本文搜:e小说 免费阅读这消息宛如惊雷,瞬间在京城炸开。

尤其是从西北逃难来京的百姓,听闻此事,兴奋不己。

“好啊!朝廷终于出兵剿贼了!”

“好什么好?从前又不是没剿过,结果呢?李自成反倒越剿势力越大。”

“你给我闭嘴!你懂什么?这次围剿的可是勇卫营。这支部队不仅和李自成交过手,还抗击过鞑子,等着瞧吧!”

“可勇卫营刚成军,还没真正打过仗,谁知道能不能行。”

“肯定能!皇帝检阅那天,我爬到树上,费了好大劲才看到。新军气势不凡,绝对能痛击贼寇,走着瞧!”

三五成群的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对勇卫营充满信心,有人则担心军队会被打得丢盔弃甲。

旨意传达后,马科极为爽快,接旨后,即刻率领一万人马奔赴京城待命。毕竟谁不知道如今现在朝廷有钱,有军饷了。

山东总兵刘泽清却满心不悦。崇祯十七年那次勤王旨意,朝廷对他好言好语,而这次旨意,皇帝口吻严厉,末尾还加上,十日不到,国法处置,的警告。

传旨的是王二喜,念完旨意后,目光盯着跪在地上的刘泽清,语气强硬:“刘总兵,陛下的旨意,你可听清了?接旨吧!”

刘泽清心中恼火,却仍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旨意,高呼:“臣领旨谢恩!”

“哼,刘总兵,别急着谢恩。咱家先给你提个醒,你这脑袋还能不能保住,就看这次的表现了。”说完,带着随侍离去。

刘泽清气得咬牙切齿,等人走后,一连灌下三杯酒,眼中怒火难消。

崇祯十七年的旨意还夸赞我是忠臣,这次却要用国法严惩,实在欺人太甚。

气归气,还是点起两万人马,朝着京城进发。

时间飞逝,很快到了誓师出征的日子。

勇卫营全军开出军营,开往京师大校场整齐列队,位于最前列。

巴布海率领正黄旗,也在队伍之中。

土司兵、左部官兵依次分散排开,马科和刘泽清的部队,一首排到了大街上。

京师大校场外围和大街小巷,前来围观送行的百姓人山人海。

此次誓师的规模,与松锦之战时不相上下。

各路人马相加超过十一万,各军主将大旗、军队战旗在阵中猎猎作响。

放眼望去,军容严整,勇卫营更是气势恢宏,令人瞩目。

这日,洪承畴身着黑衣,头戴黑帽,跟在官员之中,快步走向高台。

京师文武百官、勋贵们全部到齐。

崇祯皇帝身披金甲,腰悬佩剑,带着三个儿子,站在高台最前端。望着台下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意气风发。

东厂提督、锦衣卫指挥使,各自带着麾下,在台下值守。

崇祯招了招手,洪承畴赶忙上前,躬身道:“陛下,罪臣在。”

“卿看,这支军队如何?比起松锦一役,有何感想?”

“松锦之战时,参战者皆为九边精锐,但军饷匮乏,致使军心不稳……如今再观这支军队,尤其是勇卫营,军容严整,列队有序,相较九边大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崇祯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当年,朕就在这里,带着太子为你送行,将国家的希望寄托于你一人之身。

多年来,你剿贼未能斩草除根,对抗清兵更是一败涂地。

今日,同样在此地,朕倒要看看,你洪承畴办不到的事,其他人能否办到。”

这番话如重锤般落下,洪承畴身躯微微一颤,低着头,一言不发。

王承恩轻声提醒:“皇爷,时辰到了。”

“那就开始吧。”

内阁首辅范景文,手捧诏书,面向全军,展开后大声唱念:“米脂李氏,于崇祯二年聚众造反,祸乱天下。

多年来,屠戮官民,所到之处,民掳之,官杀之,房屋焚之,田野踏之,罪大恶极。

先称闯,后称顺,窃据西安,窥测神器,此乃大逆不道,背天之罪,种种罪行,罄竹难书!

今削去伪顺逆称,仍呼闯逆。其犯下诸多罪行,朕绝不赦免,天理亦不容!今凡我臣民,皆应同仇敌忾。

崇祯十八年,朝廷发天兵十万,西下剿贼,定要将此恶贼彻底剿除,还我大明朗朗乾坤,还我百姓太平盛世!

又闻陈峻、赵凛、张肃,此三人助纣为虐,欺压百姓,罪大恶极,一概不得赦免,必杀之!”

下面的东厂番子、锦衣卫跟着复述,声音响彻西方。

围观的百姓,尤其是从西北逃难而来的,喜极而泣。

林佑安,眼眶泛红:“姐姐,你听到了吗?皇帝竟然知道这三个恶贼的罪行!”

和他们一样,许多逃难来京的百姓,得知朝廷要征讨李自成,默默祈祷,希望大明军队能一战定乾坤。

勇卫营中,不少官兵曾遭流贼迫害,被迫逃难来京。如今要去征讨李自成,他们纷纷握紧武器,目光

中充满恨意。

念完诏书,崇祯上前两步,拔出佩剑,以剑指天,高呼:“必胜!”

在皇帝的感召下,下面的将官带头拔出佩剑,高举向天:“必胜!”

官兵一同跟上,高举武器,齐声呐喊:“必胜!必胜!必胜!”

东厂、锦衣卫也跟着高呼:“必胜!”

“必胜”的呼声如滚滚雷鸣,响彻全城,在校场和街道上久久回荡。围观的百姓也深受感染。

前奏结束,钟鼓司奏响出征凯歌:“赫赫上帝,佑我皇明,出师顺利,荡平贼寇。”

一切流程完毕,崇祯的目光落在女婿身上。

王承恩高声喊道:“灭虏将军,黄义明,上前接剑!”

黄义明大步上前,半蹲抱拳行礼。

王承恩双手捧着剑,跟在皇帝身边,二人一步步走到黄义明面前。

崇祯接过宝剑:“爱卿接剑!朕望你此去,为朝廷除去这个祸害,收复失地,荡平贼寇!”

黄义明恭恭敬敬地接过这把象征全军指挥权的宝剑,重重地点了点头。

转过身,面向全军,噌的一声拔出宝剑,大喝一声:“廓清寰宇,武平天下!”

“廓清寰宇,武平天下!”

气氛再度被推向高潮,巴布海激动得满脸通红,也跟着呐喊:“廓清寰宇,武平天下!”

待呼声渐小,黄义明大喝一声:“传军令,全军开拔!”

“传军令,全军开拔!”

誓师出征的各部官兵,在将领的指挥下,转身开始出京。

大军从德胜门出京,取“旗开得胜”之意。

街道旁的百姓,看着浩浩荡荡的军队出发,当勇卫营经过时,欢呼不断:“大明的男儿们,一定要打败李自成!”

一位老者激动得热泪盈眶:“将士们,愿你们此去扫灭妖魔,早日凯旋回京!”

感受着百姓们的热情,官兵们紧紧握住武器。

一队队官兵有序开拔,整齐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

黄义明再次向崇祯躬身:“陛下,臣去了!”

永王、定王在太子的带领下,上前躬身送行。

崇祯眼神中满是期盼:“义明,去吧,多加小心。”

就在黄义明准备离去时,一首沉默的洪承畴快速上前,神色凝重地叮嘱道:“忠勇侯,我身为戴罪之身,本不便多言。

但有两句话,望你牢记。此去不可急战,李自成狡猾多端,若这支精兵有失,局势将不堪设想……”

“嗯,点了点头。没有多言,翻身上马:“驾!”

众将也纷纷跟随离去。

曹化淳跪下,给皇帝重重地叩了三个头,高呼:“陛下,老奴去了!”

言罢,起身上马,带着一千名番子,迅速跟上队伍。

崇祯望着大军离去的背影,久久伫立。首到最后一个士兵消失在视野中,他依然踮着脚,久久不愿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