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刘禅出成都!

而在东吴和曹魏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而刘禅也准备从成都出发前往陇右之时,在陇右的李皓宸却迎来了一个惊喜。

在陇右的铁匠铺,竟然给他烧出来一个类似于琉璃的玩意。

事情还要从李皓宸造出了水锤开始!

李皓宸能借助水力来锻打甲片,让这些铁匠都大为吃惊,同时也激发了这些铁匠的创新精神!

一名铁匠甚至在李皓宸水力锤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水排!

这样的水排,鼓风的能力远远地超过了铁匠们如今使用的鼓风机,结果就在上了这样新的器械之后,一团琉璃烧了出来。

在看到这琉璃的时候,李皓宸都懵了,琉璃不是玻璃,但是能烧制琉璃就代表能够烧出玻璃来!

琉璃其实是一种含有各种杂质的水晶,论起价值,自然要比玻璃要值钱的多,可是也因为杂质太多,也就有了各种颜色,李皓宸手上的这一个就是七彩的。

这玩意看上去五彩斑斓,可李皓宸却知道,这样的东西除了用来做装饰,其实啥用没有!

不过这却给了他一个灵感,要是能造出玻璃出来,他就能给骑兵换上护目镜,由此也就解决了骑兵在高速冲锋的时候被风沙影响,无法睁开眼睛的问题!

不过单靠一个水排还不行,还需要其他的工艺,李皓宸硬是泡在了铁匠工坊,开始研究烧制玻璃的工艺!

要想烧制玻璃,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炉温,并且要保证高温下烧制玻璃的高炉不会出现炸裂的情况。

好在李皓宸手下的铁匠们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可不缺奇思妙想,更何况李皓宸还颁下了赏格,能让高炉在高温的情况下不炸裂的,赏房一座,钱万钱!

不要说这个赏赐高,若是能烧出玻璃来,这点钱算什么,都能赚回来,所以李皓宸一点都不心疼。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李皓宸如此的高额赏赐之下,还真有人发明了黏土窑,李皓宸亲自去试过,在高温下连续烧制两天两夜都没有出现炸裂的情况。

李皓宸当即就将赏赐给发了下去,而这样也让铁匠们开发新技术的积极性大为增加!

没过几天,在发现了黏土窑之后,还让他们发现了焦炭!

所谓焦炭就是用制作木炭的方式来炼制煤炭,得到的东西就是焦炭,这种焦炭的温度出乎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料,在用了黏土窑和水排之后,使用了焦炭的高炉里燃烧的火焰是白色的!

李皓宸知道,这个温度代表着最少也在1200度的温度之上!

如今高温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原料的问题,烧制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石英砂,这个问题倒好解决,冀县周围就有一座巨大的石英砂矿,足够李皓宸使用许多年了!

而在手工提纯之后,又加入草木灰、石灰石之类的辅料之后,玻璃正式开始烧制了!

在经历了前三窑的废窑之后,第四窑还真就烧出来了如同水流一样的玻璃出来!

高温下的玻璃自然是水形的,不过李皓宸也不打算现在就用玻璃造出碗碟瓶子这样的东西出来,他的第一目标是护目镜。

不过造出来的玻璃在冷却之后,却是一整块的平面体,李皓宸看着这玩意,心里其实不太满意,眼前的玻璃的确是玻璃,就是里面的气泡太多了,这样的东西就算做成护目镜也无法看得清楚前面的道路。

李皓宸毫不犹疑的命人将这玻璃给砸了,然后再重新进行烧之,他就不相信了,他连一块玻璃都烧不出来!

而在李皓宸跟玻璃较劲的时候,刘禅的仪仗也从成都开了出来,刘禅这一次动用了自己的禁军,数千名禁军衣甲鲜明,各持兵器护卫着刘禅出了成都城,而董允等一众老臣随行。

本来董允他们是不同意刘禅离开成都的,大汉立国四百年来,除了开国之君外,谁听过做皇帝的到处溜达?

可刘禅立刻就将刘备给搬了出来,先帝让我出去走走,怎么你们还敢违逆先帝不成?

董允当时就想反驳,好在杨仪还没走,在一旁说出东吴使臣不日就要到成都来讨要江陵,而诸葛亮又将此事交给刘禅之后,董允不反对了!

作为大汉的大臣,但凡有点良心的,都对东吴之前偷袭荆州,让关羽惨死深恶痛绝,更不用说还让大汉遭遇了夷陵之败!

这一次诸葛亮妙计夺得江陵,着实的让大汉的大臣们都出了一口恶气!

若是换一些强硬的大臣,自然就会强硬的对东吴使臣,可董允之辈却知道,此时诸葛亮正在伐魏,若是真的与东吴闹翻,对此时的大汉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

刘禅出成都或许是个好办法!

董允没有再阻止,只是要求自己要随着刘禅一起出去!

刘禅无奈,只能带上了董允这一众大臣。

只是在要出城门之时,却又出了变故,侍中郭攸之从后面赶来,抓住刘禅的御撵不肯放手!

刘禅愣了一下:“郭侍中,你这是何意?”

郭攸之哭诉道:“陛下,我大汉开国四百年来,从来没有过天子离开都城的先例,陛下若离开成都,是将祖宗基业弃之不顾啊!陛下若是一定要离开成都,请先斩臣!”

刘禅无奈,只能从车中出来,看着郭攸之:“郭爱卿,朕不是告诉你了么?这是先帝的吩咐,朕既为人子,岂能弃之不顾?”

郭攸之头猛地一抬:“陛下,臣不信先帝会说出如此无稽之言!”

“郭攸之,你大胆!”董允听着郭攸之的话音不对,赶紧出声阻止郭攸之继续说下去。

郭攸之豁出去了,就要指着刘禅大骂起来。

好在董允见机的快,立刻命人将郭攸之给拉下去。

刘禅这才下了旨意,让郭攸之先在牢里待几天,等到自己回来再另行处置,只是他特别交代,在牢里一切待遇都要最好的,郭攸之有什么需求要尽量的满足,不能亏待了郭攸之!

处理完郭攸之的事之后,刘禅这才起驾向陇右而去!

可是他却没有注意到,曹真正在褒斜道上被魏延和赵云所阻,得到刘禅的消息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