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就一个!

王浑愣了一会儿,才皱眉小声问道:“董公,李曜忠于王事,若是丞相要,只管与李曜说就是了,何必要我等去偷呢?”

陈茂也点点头:“元朴说的不错,董公何不亲自与李曜言讲?”

董厥却是淡淡一笑:“你二人以为我在假传丞相之令?”

两人赶紧躬身,连声说道:“不敢!”

董厥微微摇摇头:“我虽是奉丞相之命而来,但是这火药之事却是陛下的吩咐,丞相没有欺瞒陛下,将这火药之事也报给了陛下,陛下心生疑惑,却是不知这火药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这才要我在不惊动李曜的前提下,将火药取回成都去给陛下看看。”

王浑眉头紧锁:“既是陛下之命,更该与李曜言讲,实话告诉董公,这火药李曜看管甚紧,我二人都无法接近,想要偷,却是难于上青天!”

董厥闻言,眼中却闪过一抹难以言喻的神采,却是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就不用两位多废心了,我自去向李曜提起就是,你二人也不必告诉李曜,免得他多心!”

王浑与陈茂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抹狐疑,却也没有拒绝,而是向董厥行了一礼,这才退了出去。

等两人退出之后,董厥脸上的笑意却瞬间消失,却换上了一抹阴沉,眼睛直直的盯着窗外的树木,却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第二日一早,李皓宸就来见董厥,昨日董厥说过,在冀县就待一日,今日却是要返回成都,李皓宸是来送董厥的。

有了昨日酒宴之事,两人的关系却是紧密了许多,一见董厥,李皓宸就笑着说道:“董公昨夜睡的可好?”

董厥微微一笑:“好好好,李侯有心了!”

李皓宸却笑着说道:“董公今日要返回成都,李某却有一事,想要请问董公。”

董厥淡淡的说道:“李侯有何事,尽管说就是了,我若知道,必然知无不言。”

李皓宸也不客气,却是问道:“敢问董公,当年我大汉有五虎上将,却不知其后裔如何?如今官拜何职?”

董厥一愣,他着实没有想到李皓宸会问这个,想了想,笑着说道:“五虎上将之说,乃是谣传,先帝从来没有过这个说法,不过关张两家在本朝的待遇却是不差,关家二子关兴如今官拜羽林中郎将,继承了其父的爵位,而张家长子张苞官拜虎贲中郎将,其长女如今为我大汉皇后,是实实在在的皇亲国戚!”

说到这里,董厥却顿了一顿才继续说道:“子龙将军二子赵广与赵统,如今皆为行军校尉,只是无论武艺还是统兵之能皆不如子龙将军远甚,马超将军之子马承,只继承了其父的爵位,却没有走上仕途!至于黄忠老将军,其子早亡,只在六十岁的时候,得了一女,名唤黄舞蝶,爱如明珠,黄老将军为国捐躯之后,其女被丞相夫人收为义女,极尽宠爱之事。”

听了董厥的话,李皓宸却是一时无言,没想到大汉叱咤风云的五虎上将,如今却略显凋零,除了关兴和张苞之外,这五位上将军竟然都没有能继承家业的后代,只是让他奇怪的是,既然关张二人还在,为何自己在陇右之战之后,却没有看到这两人?

董厥看出了李皓宸的心中疑惑,却是微微一笑:“李侯可是觉得与关张两位将军缘悭一面?”

李皓宸点点头,叹息一声:“遥想关张两位将军,何等威风,如今小关张两位却不能相见,岂不遗憾?”

董厥笑了:“李侯不必灰心,丞相得了陇右,早晚要讨伐关中,到那时,李侯自然可与关张两位将军相识,却也不必急于一时!”

李皓宸点点头,却听董厥笑着说道:“李侯,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却还不知李侯能否同意。”

李皓宸一怔:“不知何事?”

董厥压低了声音,低声说道:“陛下听说李侯有一种新兵器,名叫火药,陛下想要见见,却不知李侯可愿意拿一些出来,给陛下看看?”

一听这话,李皓宸却皱起了眉头,这火药之事,他连诸葛亮都没有报,这陛下却是从何处知道的?难道刘禅还在自己身边埋了钉子?

可想想刘禅,他却笑了,那可是刘禅啊,若是刘禅有这个本事,如何还会被人骂他不争气骂了千年?这大汉谁都有可能在他身边埋下钉子,唯独刘禅不会,诸葛亮在一日,刘禅就不会做出越轨之举!

只是若不是刘禅的话,那又是何人将火药的事告诉了刘禅呢?

李皓宸狐疑了半天,却也没有想到到底是谁将自己有火药的事情给传了出去,一抬头,却看见董厥正一脸期盼的看着自己。

李皓宸淡淡一笑:“不过一些小玩意,陛下若要看,待我取来,交于董公,请董公带给陛下就是了。”

董厥估计也没想到事情会如此简单就搞定,面露欣喜之色,却是笑着说道:“如此就多谢李侯体谅了!”

李皓宸一摆手:“此乃小事耳,我这就去取,董公稍待!”

说着,就起身向外走去。

董厥也没想到李曜会如此的好说话,心中却在说,王浑之言,诚不欺我!

过了大半个时辰,李皓宸却捧着一个箱子

,走了进来。

董厥一见,赶紧起身就要过来接那箱子。

李皓宸却是微微一侧,让开了董厥,却是笑着对董厥说道:“董公且慢,此物却有禁忌,待我教董公如何使用。”

他将箱子放在地上,打开箱子,却见箱子里端端正正的放着一个陶罐,罐口却是用泥土封住了,一根长长的引线从陶罐中伸出。

李皓宸开始教董厥如何安全的点燃这个陶罐,并且将一切要注意的事都告诉了董厥。

董厥听得十分的仔细,却没有询问其他的事。

这个陶罐却是李皓宸早就做好的,里面装了少量的火药和一些铁蒺藜,还有不少的香料,威力比正式的陶罐要小许多,却是李皓宸专门用来迷惑人的!

此时给刘禅看,却是正好!

讲完了所有的注意事项之后,李皓宸这才将箱子给重新盖上,却是笑着对董厥说道:“此物制作极为麻烦,加上此次对魏军作战,也用了不少,因此只能给董公带一个回去,还请董公不要见怪。”

董厥刚想问为何就给他一个,听见李皓宸如此说,却又将询问的话给咽了回去。

却是笑着说道:“有一个也行了,不过是陛下看个新鲜,如此那我就准起程了!”

李皓宸赶紧躬身行礼:“送董公!”

……

今日的长安,一片素缟。

今日是曹魏为大司马曹休举行的殡期,不得不说,曹休出殡的规格实在巨大。

皇帝曹叡亲赐的朱斑轮辀车配龙旂九旒,用来装曹休的棺椁。

还有执金吾率缇骑持殳戟列阵相送,又有36人高唱《薤露》,为曹休的挽歌!

长安的街道上已经净街了,所有的百姓都穿了一身白,恭送大司马曹休。

而每十里设“祖奠”,由百官奉醴酒祭告。

曹肇身为曹休长子,此时却捧着幡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而兵败而回的曹真也在队伍之中。

曹休的墓地就在长安城外的钟南山上,等曹肇到达墓穴的时候,皇帝曹叡却已经带着百官等在了这里,一番仪式搞完,日头却已经黑了。

曹肇回到长平侯府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二更的时候。

曹真却跟着曹肇一起回到了府中。

一到家,忍了一路的曹肇却是哭了出来,在外人面前他是曹休的长子,要讲究曹家的颜面,可是回到家中,他却只是曹休的儿子,即便此刻在曹真面前,他也忍不住了。

见到曹肇哭出声来,曹真的眼泪却也流了下来,伸手拍了拍曹肇的肩膀,以做安慰。

曹肇却哭诉道:“子丹叔,能否告诉我,我父亲是死在何人之手?”

曹真擦了擦自己的眼泪,这才说道:“我知道的不多,却知道最后斩杀文烈的却是蜀贼中的冀县长,名叫李曜!”

曹肇眼中露出仇恨的眼神,却是厉声喝道:“李曜!我必杀你!”

曹真却摇摇头:“长思,你是我曹家第三代的杰出人物,一个李曜不必放在你的心上,文烈的仇自然有我去报,我只是要提醒你一句,以你之才,校事府却不是你该待的地方,我会上书给陛下,将你调往其他衙门,你要做好准备!”

曹肇闻言却是一愣:“子丹叔,为何不让我在校事府待了?我在校事府待的挺好的。”

曹真闻言却摇了摇头:“如今这校事府却与之前不一样了,先帝在的时候,这校事府不过是一个对外的情报机构,可是当今陛下登基之后,校事府却将朝廷百官都纳入了监视的范围,如此岂能不受百官的忌惮,如今你父亲已经不在了,你若是再在校事府待着,日后若是出了什么事,我却该如何跟你父亲交代?”

曹肇却一抹眼泪,对曹真行了一礼:“叔父放心,杀父大仇,岂能容叔父帮我去报?小侄在校事府,却可用校事府的力量为小侄报仇,等我杀了那李曜,我必退出校事府!”

见曹肇说的如此斩钉截铁,曹真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文烈,你这个儿子,主意太正,我却说不听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