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有人在默默关心
“小姐,那位恩公吉人自有天象,一定会平安归来!”
春湘安慰一句,旋即又担忧道,“只不过城外的鞑子还没退去,而朔州也指不定哪天被攻破!”
“万一鞑子杀进来了,像小姐您这样漂亮的女子,恐怕…”
春湘一脸惊恐,不敢再往下说。
她听人说起,鞑子经常来大胤打草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但凡年轻的女子,更是无一幸免。
不仅当场失了身子,而且还被抓去为奴为婢,受尽屈辱,折磨得不成人形。
总之落入鞑子手中,那便是万劫不复。
“我也不知道,希望大胤的大军能守住朔州吧!”
想到此事,白若兰愁容满面。
白家与鞑子暗中有往来,白守敬和白守仁便早已布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
即使朔州城破,白家或许能安然无恙。
但是,如果那位叫赵暮云的恩公,若是得知他从恶卒手中救下的女孩,居然是只知道苟且偷生的白家之女,会不会为此而伤心难过。
更何况,白若兰又不小心听到了父亲和叔父要对赵暮云下毒手,致其于死地。
希望恩公得知她的提醒之后,幸免遇难吧!
就在白若兰一筹莫展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响动,然后是她父亲白守敬的声音高高响起:
“就在刚刚,鞑子全线退兵了!咱们白家的生意马上又可以运作了!”
白若兰闻声连忙从闺房出来:父亲,您说的可是真的?鞑子真的退兵了?”
“没错,城外的鞑子大军已经开始陆续撤退。”白守敬说道,“你堂弟刚刚也给我送来了消息,就连武周城外的鞑子也开始撤兵了!”
白家非要在鞑子的武力下苟且,那也是到了朔州城破,河东成为鞑子的牧场时候。
白家始终还是大胤人,是朔州本地的商家,内心还是希望大胤赢!
至于他们私底下跟鞑子的那些勾当,牵连进去了很多大胤的官员,白家并不怕!
鞑子翻脸起来不讲道理不留情面,大胤这边事情败露还有很大斡旋余地。
“武周那边的鞑子也撤兵,这么看来鞑子是真的要撤回草原了!此前大胤在武周作战失利,怎么突然就让鞑子撤兵了呢?”
白若兰皱起眉头问道。
“你一个女儿家,了解这些干嘛?现在鞑子撤兵,朔州百废待兴,正是我们白家生意运作的大好时机啊!”
“女儿,你赶紧去准备准备,马上召集掌柜们商议商议,看如何扩大经营!”
白守敬一脸踌躇满志。
“父亲,女儿明白了!”白若兰乖巧地点点头。
她兰心蕙质,聪明伶俐,很有生意头脑。
白家现在明面上的生意都是她带着一帮掌柜来运作。
“父亲,堂弟那边有没有说到二叔的情况,他不是带着商队去了草原吗?什么时候回来?”
白守仁跟赵暮云一起去草原,携带了十多匹骡马的货物。
这些货物的出帐是经白若兰之手,她过问一下,也是理所当然。
“这...这倒没听他说!想必你二叔去这一趟路途遥远,这才过去半月时间,没能这么快回来!”
白守敬眼神一滞,随即装作若无其事地挥挥手,“你先去忙吧!你二叔不用操心。”
他当然没有对白若兰说实话。
因为白胜急急派人送来的信息,是关于老周那边从草原带来的消息,以及白胜从孙继宗那边打听到的一些情报。
赵暮云找到乌丸人,然后偷袭鞑子王庭,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返回了静边军。
白守仁及其同行的十个镖师却不见人影。
如果白守仁跟随赵暮云一起回来的,那他早就想方设法给白胜或者白守敬传信告之了。
同时,鞑子在武周城外大胜,正要大举进攻朔州的情况下,突然撤兵,有些反常。
白胜从孙继宗那里打探到了,鞑子撤兵可能与赵暮云偷袭王庭回静边军有莫大关系。
于是,白胜便托大伯想办法去朔州官府这边打听一下,或许能从中得到关于白守仁具体的信息。
白守敬当然十分关心此事。
因为白守仁出去这一趟,可是孙继宗主动找到的白家,而且事关白家能不能获得政治地位。
有了一层官方的色彩保护,白家在边关的生意会更加如鱼得水。
另外,白家又私下要借鞑子之手对赵暮云下手。
赵暮云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还立了不少功劳。
而白守仁却没有任何消息。
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白守敬迫切想知道。
白守敬匆匆出了门,直奔朔州府衙。
白若兰看着白守敬的背影,怅然若失。
她看似无意间问起白守仁的情况,实则也想侧面了解赵暮云是否平安。
可得知白守仁还没消息的时候,担忧增加了几分。
此前鞑子南下朔州,草原空虚,赵暮云一行可能安全一些。
现在鞑子退兵,那草原上到处是鞑子的军队,赵暮云岂不是更加危险。
更何况,父亲和二叔都要对他下手!
......
朔州府衙,裴伦刚刚指挥完一众都尉赶紧进军,监视折兰王的大军退去。
黄常去跟赵暮云谈判进行得很顺利。
赵暮云提出只要裴伦替范南说一些好话,把鞑子退兵的功劳也算一部分到范南的头上,他就配合着分批释放折兰王的家眷。
裴伦只想拿回河东道兵马指挥的大权,范南不要来掺和就行。
何况范南这一次失利,不仅阵亡了五千大胤边军,就连朔州府那仅有的一千骑兵全部折损,还有朔州的折冲都尉杨建也战死沙场。
杨建可是范南的学生啊!
经过此事,即便范南免于责罚,恐怕难以在兵部侍郎的位置上继续呆着,也很难被皇帝重用了!
把退兵功劳让一些给范南,只不过让范南下野得体面一些而已。
但是笼络到了赵暮云这样一员猛将,对裴伦而已是一桩相当划算买卖。
裴伦自然也是相当痛快的保证。
而当他从黄常口中得知赵暮云还从鞑子那里要收回关外一州,并当场索赔得了不少战马和银两的时候,更是乍舌不已。
早知道如此,就不能这么着急与折兰王这边达成协议。
“怪不得范南如此看中赵暮云,他还真有几把刷子!如果曹公公晚来几日,说不定还真让范南逆转局面了呢!”
裴伦此刻的心情是复杂的,对赵暮云又爱又惋惜。
不过好在鞑子也开始退兵了。
经历这一遭,自己河东道节度使的位置将会变得非常牢靠,再也没有人能轻易撼动。
正当裴伦畅想今后河东道兵马大计的时候,朔州府的门房带着一个商人进来:
“裴大人,这位是朔州白家的大东家白守敬!”
“他听闻大人获胜,鞑子退兵,特来献上犒劳军资白银一千两,粮食一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