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人命

第233章 人命

转眼一个月过去,京城中一片安静。搜索: 玩家书域 本文免费阅读

而周策也在府中照顾着范瑶,对于腹中的胎儿,周策的内心也逐渐急切,充满了期待。

国师府修建也终于即将迎来结束。

也正是这样的时刻,即将完工的国师府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天刚亮不久,周策乘坐马车就已来到了国师府外,如今的国师府已有了一个大概的样貌,目前所差的只是一些基础的布置一类。

周策的脸色很不好看,身后随之下车的苏林也是带有隐隐杀气。

不多时,从国师府中匆匆走出一人,是一穿着朴素的老者,他神情慌张的来到周策身前,深深一礼,“国师大人,您来了。”

周策冷冷嗯了一声,直接进了国师府内。

老者与苏林立马跟上,而老者则是惊慌失措,甚至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国师府,后院的花园空地,一具尸体被白布遮掩,四处还多了许多来自于都察院,刑部的官差。

见到周策到来,众人纷纷朝着周策一礼。

周策无心搭理这些官差,而是来到尸体旁,并未掀开白布,他直接朝着刚才那位老者看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启禀国师大人,是小的负责安排人员准备为大人布置花园时,谁想会从这泥土之下翻出一具枯骨,而且……”

老者欲言又止,不敢再说下去了。

这时,一旁的刑部官员站了出来,先是一礼,随后才说道:“启禀国师,仵作已经检查过尸体,这具尸体是生前遭受他人下毒谋害之后,才埋葬在此处的。”

闻言,周策微微皱眉,随即又是问道:“可是能够查到此人身份?”

只是此时的这位刑部官员也是突然低头不语了。

这让周策立马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不由朝着另外两道身影看去,那是都察院的人。

如果只是普通人的尸体,此事只会惊动刑部,绝不会惊动都察院。

“死的这人是朝中官员?”

这时,两名都察院来人中一位较为年长的男子一步站了出来,神情高傲,甚至不曾将眼前这位国师放在眼里。

“国师,死者是都察院曾经一位官员,位列七品。”

“但是此人身份特殊,在都察院中身份也是如此,所以我等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是赶来此处。”

随后,那刑部官员也终于是开口了。

因为这具尸体身上有都察院的令牌,所以很快就查到了此人身份,都察院文书,萧山。

而那仵作此刻又是站了出来,面露不安。

“国师大人,那人除去是下毒死亡之外,身上还被画有各种古怪的刺青,看起来就像是某种诅咒一样。”

周策听后顿时明白了众人意思,这是有人要诅咒他死!

想到这里,周策不由一声嗤笑。

“想要我死的人可是不在少数,不过为何又会杀一个都察院的人?”

说着,周策朝着都察院的二人看去,“此人身份特殊在何处?还是说此人在调查什么?”

年长的都察院的官员不屑嗤笑,“国师,你只是国师,而我都察院的事情还轮不到你插手,反倒是此事出现在国师府,应该是我们向国师讨要一个说法才是。”

面对这人的无理,周策视而不见,反倒是转过身来看向了那具尸体。

为何都察院的人的尸体会出现在这里?

难道,当真是为了诅咒他死吗?

“都察院的人为何会出现在我国师府?”

周策突然问道,这让在场几人满脸茫然,不理解这位国师为何会突然问出这样的问题。

却在这时,只见周策又是看向了那老者,“你是负责修建国师府的人,对吧?”

“启禀大人,老朽正是,可此事老朽什么也不知道啊。”

老者满脸无辜,他本就是一个做了几十年的木匠,不说修建国师府,就连当初修缮皇宫他也参与过,自信做事坦荡,谁也没想到会突然出现这样的事。

“我只问你一件事,之前是否有人询问过与国师府有关的事情,并且还在旁敲侧听的打听我这位国师的事情?”

周策的话瞬间让刑部官员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目光不由朝着两个都察院的官员看去。

而那两位都察院的官员此刻眼神中也是纷纷闪过一抹慌张。

老者回忆片刻,才点了点头,“似乎是有那么几个人,他们倒是问了国师府的修建情况,还问了银子来源于何处……”

“对了对了!”

只见这老者突然激动起来,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立马手指着地上的那具尸体说道:“这人在半个月前就来过,他问的事情我是不会忘记的。”

“他问的是,国师有没有花费银两修建国师府!”

周策冷冷一笑,他再次朝着都察院的两人看去,“我说都察院的人怎么会死在国师府,原来你们都察院在暗中调查我。”

“国师府我未曾出一分钱,那是陛下答应修建,从国库出钱,看你都察院的意思是不满意陛下的这个决定了?”

两个都察院的官员瞬间慌了,就连年长的那名官员此刻也彻底没了之前那副嚣张模样,面露惊慌的他退了两步。

“国师,你说这话可是要有证据才行!”

“都察院,今日的事情我周策记下了,不过我也随时欢迎你都察院的调查。”

周策冷冷说完,朝着刑部的那几名官员看去,“此事交给刑部处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至于这具尸体,放在刑部即可。”

“事情未曾查清,这具尸体任何人不得带走,包括都察院。”

“如果都察院的人非要尸体,那就让他来找我!”

说完,周策狠狠一甩衣袖,直接愤然离去。

两个都察院的官员一时之间也是感到紧张至极,也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麻烦。

刑部官员则是倍感头疼,无论是都察院还是这位国师,都是刑部不愿意去招惹的存在,而眼下也只能按照国师所说的去做。

“记住了,今日的事情不得对外所说,否则有杀头之罪。”

警告的正是木匠等修建国师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