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狼心狗肺

天上飘着细密的小雨,远处山峦宛若飘起层层雾气。

赵大牛前脚刚到家,后脚就听村里人说,后山闹鬼了!

赵大牛从不相信这些牛鬼蛇神之说,带着郎中进了家门。

袁玉兰病了一场,半条命都要给折腾没了。

郎中给她号脉,赵老太还不忘在一旁问:“你见方大人了吗?”

赵大牛点头:“方大人说,村里的人不是吃了霉米出的事儿,让咱们不要乱说。”

赵老太心里头跟明镜似的,连连点头:“这话是不能传出去,你在这看着,我去找村长说一声。”

赵老太正打算出去,就见村长迈进院子里。

“村长。”

赵老太眼前一亮,连忙走过去。

村长撇了她一眼:“方大人过来了吗?”

“那哪能啊,方大人日理万机,只是拆了人过来给玉兰治病,他倒是没来。”

赵老太眼珠子一转:“你找方大人有啥事儿?”

村长板着脸,提起来这件事儿就来气:“霉米的事儿,不得说清楚吗?”

“现在村里人都在说这事,纸包不住火,早晚有一天,得捅出去。”

“现在不是都没事了吗?”赵老太还在帮方申道找补。

“方大人当初把米便宜卖给咱们也是一番好心,现在出了事儿,他自然也不想看到,你要拿这事儿去找他,那不糟蹋了人家的一番心意嘛。”

“你说的轻巧!”

村长抬了抬眼皮,锐利的眼神看着赵老太心里头发毛。

“全村上上下下,可都是花了银子的。”

“不说别家,就你家,为了买这些米,最起码花了二两银子吧?”

提起这事儿,赵老太就心疼。

花了这么多银子买的米,到头来,一口也不敢吃,全给糟蹋了。

“咱们村里上上下下几百户,家里但凡能掏出点银子的都买了。”

村长叹口气,“这要是放在富贵人家,不过是洒洒水的功夫就能把银子赚回来。”

“但咱们村,就只能指望着卖庄稼赚银子。”

“这一年到头也卖不了多少银子,你不心疼啊?”

这话正好说在赵老太心头上。

赵老太连忙点头,但转念一想,也万万不能得罪了方大人。

“心疼归心疼,但那可是方大人,咱们村出事儿,方大人使了不少力,要不是他,咱们能全须全尾的站在这儿吗?”

“老婆子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这事儿你就听我的,让村里人都别计较了。”

“你说的好听!”

村长走到屋子门口,朝里面看了一眼,“你儿媳妇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半死不活,你一点都不心疼?”

“心疼啊,咋不心疼!”

赵老太咬了咬牙关,声音从牙缝中挤出:“要不是杜青那个没良心的不给我们药,玉兰至于病得这么严重吗。”

“幸亏方大人出手了,玉兰才捡了一条命回来,我跟你说,我们家玉兰要是出了个啥事儿,我绝对饶不了杜青!”

村长一听这话就直头疼,连忙打断了赵老太的话:“行了行了,你就别说了,赶紧进去照顾着。”

“村长不进来坐坐了?”李琴在一旁问。

村长摇摇头:“没事就好,我就是来看看。”

说罢,村长转头就走。

李琴靠着门框,往屋子里瞥了眼,好奇地问:“娘,这方大人为啥对咱家这么好啊,你

们组上是不是跟方大人沾亲带故啊?”

“问这么多做什么!”

赵老太瞪了李琴一眼:“闲着没事干是不是,没事干了就去熬点野菜汤,看看家里头还有啥吃的,饿死我了。”

眼瞅着雨越下越大。

家家户户都关上了门。

杜青也不例外,早早的将堆在院子里的柴火收进了厨房里。

一家三口躺在床上,好不悠哉。

赵思妍琢磨了一圈,觉得还是种点土豆好。

她仓库里的种子十分抗旱,外边这点雨水足够了。

想着,赵思妍小手一点,一堆已经被催了芽的土豆出现在了桌子上。

杜青心里头正琢磨着种菜的事儿,余光一瞥,瞥见桌子上一堆土豆种,顿时愣了下。

顾不着穿鞋,就急忙下了床,拿起发芽的土豆种一瞧:“乖乖,这种子花多少银子都买不来啊!”

赵思妍得意一笑:仓库里还多的是。

要不是环境不允许,她种种的东西更多。

杜青看了一眼赵思妍,乐的把她抱在怀里,连连亲了几口。

“娘就知道,你是娘的小福宝。”

她跑到屋檐底下,伸手试了试雨滴。

雨不算太大,她麻利地把土豆种全搬到了院子里。

因为常年不下雨,再加上这处宅子荒了几年,院子里的草足足有半人高。

杜青一锄头下去,草根缠着碎石,震得虎口发麻。

赵元蹲在一旁,用小木棍戳着土里的石头:“娘,这块地能种出东西吗?”

“能!”杜青抹了把汗,从背篓里摸出几颗饱满的土豆芽:“这土豆种子好的很,等到时候长出来你就知道了。”

赵元似懂非懂的,见杜青把土豆切成块,芽眼朝上埋进土里,动作利落极了。

约摸过了半盏茶,李琴挎着竹篮寻来。

她远远瞧见杜青,在院子里头锄地一摆上沾满了泥浆,连忙走过去:“大嫂,你这是干啥呢?”

杜青直起身,笑了笑:“种点土豆。”

李琴一听,探头看了看,见地里种着的土豆芽又大又饱满,不禁心疼极了,扯了把杜青的袖子劝道:“大嫂,你糊涂啊,这土豆种比镇上卖的还好,你拿去镇上卖给有钱人不知道能赚多少呢。”

“我卖给他们作甚,反正他们有钱人也不缺这点儿,还不如咱们自己种了自己吃,最起码能填饱肚子。”

杜青抹了把额上的汗,挥起锄头,继续开荒。

李琴叹了一声,把篮子递过来:“这是我新磨的玉米面,你留着熬糊糊。”

“我现在也不是赵家人,以后这些东西就别往我这儿送了,要是让老太太知道了,指不定该怎么骂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过好自己日子就成。”

见杜青不接,李琴又压低了声音说:“这玉米面是我自己留的,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