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狂飙一号

第243章 狂飙一号

杨教练说起六爷充满了骄傲:“这是咱们自己的轰炸机,是现在国内唯一能携带蘑菇弹的轰炸机。”

“虽然速度慢,也有点腿短。但是这款机型底子扎实,将来还能换更好的发动机,弥补缺陷。”

“等将来,咱们还会研发更好的飞机,到时候就不怕敌人的叫嚣了。”

对杨教练的说法他是赞同的,后来六爷改出来的型号不要太多。

只是杨教练应该想不到,他期盼的新飞机,憋了半个世纪都没能出来。家里全靠各种六爷改苦苦支撑着。

两人在机库中走着,杨教练不停的介绍机型的特点,还有驾驶时候的注意事项。

等过了轰6的机库,来到轰5的机库,杨教练的兴致又高了起来。

“瞧瞧,这个轰5,这才是咱们经常飞的机型。”

“作战半径:560公里,最大航程:2400公里,最大弹载量:3吨。”

“这是最早的型号,前面还有一些改进型号,性能更好,甚至还有一款水上飞机也是轰5改的,十分好用。”

杨教练滔滔不绝的介绍着轰5和各种改进型号的性能,孙志伟的注意力却被角落的几架大肚子的飞机吸引了注意力。

那几架飞机虽然放在轰炸机机库,但是从外形来看太小了,机头还是尖尖的,怎么看都不像是轰炸机。

教练注意到他的目光停留在角落里,也将目光转了过去。在看到那几架奇怪的飞机时,杨教练的神色十分复杂。

“想了解那几架飞机”杨教练回头问他。

“恩,有点奇怪,为什么轰炸机机库里面会有战斗机”

“走吧,过去看看,我给你详细说说它的故事。”

很快,他们靠近了角落里的4架飞机,这次孙志伟看清楚了。

这些飞机头部尖尖,明显是为了高速破空而做的特别设计,它们不是攻击机就是强击机。

每架飞机的肚子都突出一大块,跟怀孕似的。

确定孙志伟看清楚了,教练这才开始介绍:“大概在6年前,当时我还在飞强击机,北边形势特别紧张。”

“对面有14500辆坦克装甲车,2500多架飞机,500多艘战舰,110万部队,而且还有火箭军,蘑菇弹。”

“我们所有的飞行员都接到了一级战备,遗书我都写好交上去了。”

“然后我们最优秀的一批强击机飞行员就接到了紧急任务,开始往一个地方集结。”

“当时有一个技术专家给我们所有人上课,讲的是一个新战术:狂飙一号战术。”

“当时的情况是,我们有蘑菇弹了,但是轰6数量少,速度慢,在强大的防空力量面前无法突前投弹。”

“怎么把蘑菇弹砸在敌人的头上,这是当时所有人都在苦思冥想的难题。”

“后来,有了3个方案,所用的机型分别是轰5,轰6和强5,但最后还是强5的方案获得了通过。”

“因为轰5,轰6都飞不过拦截网,去了就是送死,只有强5的“狂飙一号”战术理论上能有效突防。”

“为了解决强5挂载重量不够的问题,当时采用了几个方法。”

“一是减轻蘑菇弹体积重量,造战术蘑菇弹,二是挂载副油箱增加里程,三是打开机腹,做半埋式的挂单仓。”

“你现在看到的这块突出的封闭弹仓当时是不存在的,炸弹太大了有一半在里面,一半露在外面。”

“为了防止战斗的时候机腹打不开,所以干脆就没有舱门。”

“而且因为怕威力不够,咱们还把h弹换成了q弹。”

“改造后的强五就是这种‘强5甲核弹机’。强5甲投放的q弹就叫‘狂飙一号’。”

杨教练用手拍了拍眼前的强五甲的大肚子。

“狂飙一号的战术理论是:强5甲挂载氢弹,快速低空突防,到达目的地后甩投炸弹然后掉头就跑。”

“当时在听课的时候,上面有个词,叫‘核突击’,就是把蘑菇弹当成突击步枪一样用。”

“当时大家都知道这玩意特别危险,就算投弹成功,想要飞回来也不可能,因为油不够。”

“完成任务后,大家只能迫降跳伞,再想办法自己跑回来。”

“我记得那是在七十一年的年底,当时再过一天就是元旦,我作为实验飞行员,第一次负责实弹试投实验。”

“当时,由于挂弹架电路短路导致核弹未能成功投下。”

“哈哈,你都不知道我当时淌了多少冷汗,这玩意要是自己炸了,那我可是连火化费都省了。”

“最后,我还是把飞机跟炸弹一起飞了回来。”

“一个礼拜后,我又飞了第二次,那次才成功。”

孙志伟看着杨教练轻描淡写的样子,就特别佩服,那可是真的拿命在飞呀。

还有那个带弹降落的动作,这可是以前没有训练过的。当时在试飞机场的可不止一位大佬,科学家也有不少。

也不知道是谁下的带弹降落的命令,这个杨教练也是傻大胆,还就听命做了,而且还给他做成了。

当时但凡有个意外,那可真的要全国降半旗了。如今却成就了一位传奇飞行员。

如果是在国外,遇到这种情况,飞行员百分百已经跳伞逃生。

机场也不可能再让飞机带弹降落,飞机被导弹打下来的可能都不小。

在知道了杨教练是个王牌飞行员后,孙志伟发挥主观能动性,天天就缠着杨教练学习飞行技巧。

他先是用运5改的投弹机练习,再上教练机练习,最后才上轰5,轰6。

然后,先是空载飞,等熟练了再挂弹飞。前后一个月,孙志伟就完成了轰炸机的飞行学习。

在轰炸机飞行训练的最后一周,孙志伟在杨教练的带领下飞了一次强5甲。

虽然当时挂载的是等重的训练弹,但那种小马拉大车的吃力感依然让孙志伟心惊。

特别是在演练低空突防和模拟投弹的时候,他坐在机舱里,那强大的过载,差点让他的心脏都跳了出来。

回来后,他由衷的对杨教练赞叹道:“咱们的飞行员各个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