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进军口译组

第213章进军口译组

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外交翻译工作的新人,凭着几百份旧稿件的参考就能开始独立翻译了(接上一章,不计费)

要是别人跟苏永安这么说,他肯定嗤之以鼻,但是现实比故事更魔幻,不可能的事情就发生在他眼前,让他想不相信都不行。

“孙志伟同志,刚才你的两份稿件我都看了,翻译的很好。我这里还有一份对外照会的稿件,是急要的,能不能请你现场翻译一下。”

苏永安还想最后挣扎一下,亲眼见证不可能的事情。

孙志伟没有拒绝,既然要展示价值,那就展示的全面些。

他可不想几个月时间,在实习翻译上面,翻译室也不一定就是自己以后分配到的科室。

拿着稿件,他直接就在苏永安的对面坐下,取了一张空白稿纸开始现场翻译。

300多字,一页纸的对外通知,翻译完成也不过五六分钟,再经过三查两对,十分钟不到他就完稿了。

苏永安就看着他翻译,等完稿后直接拿到手里开始检查。

从头到尾把翻译稿看了一遍,这次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也不是孙志伟翻译有错误,而是因为这份对外照会是发给所有外交国家的。

那么同一份稿件同一个意思,发给不同的国家,因为亲疏远近的关系,翻译稿中的语气用词都要有所不同。

但孙志伟这份翻译只有发给正常交往国家才合适,更亲近一些的,或者关系不好的国家,用词方面就还需要修改。

苏永安松了一口气的意思,却不是见不得别人好,而是终于发现对面坐着的这位新同事,并不是生而知之,只是学习能力超强而已。

这就还在唯物论的范畴内,那他就不担心了,不然,这心理压力还真的挺大。

他立即把稿件横放到桌面,就刚才的问题,仔细的给孙志伟讲解了起来。

然后把亲近的国家需要用什么词汇,关系一般的国家怎么润色,敌对国家怎么修改,一一为孙志伟当场展示出来。

孙志伟见到不是自己翻译错误,而是自己认知之外的问题,就赶紧认真学习吸收。

等确认孙志伟已经学会了,苏永安才笑着说:“孙志伟同志,你这能耐真让人吃惊啊,我们科室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不如等实习结束,你就直接留在我们翻译室吧,我会向主任申请,让他给你提前转正。”

孙志伟不置可否的笑着回道:“我才刚来,还需要大量的学习,哪有您说的那么夸张啊。”

“再说,具体分到哪里,哪是我能挑挑拣拣的。只能说,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学习是肯定的,文字翻译还只是咱们翻译工作的基础,等你熟悉了文字翻译,还要学习口语翻译,那才难呢。”

“咱们翻译室最精英的人才都在口翻那一组。”

“等你熟悉了我们这里的工作,后面肯定要去口翻组实习,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是难度,什么是牛人了。”

口语翻译是翻译的难点,这个孙志伟怎么会不清楚呢,前世他也见识过国际会议上,外交部“同声传译”翻译的风采。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这会为他攻克口翻这座高山提供助力。

孙志伟这边得到了组长苏永安的认可,后面直接开始参与英语组的翻译工作。

开始的一周,苏永安就把大量不是很重要的文件翻译,都交给了他。

孙志伟做事情的效率一向就很高,他把稿件做了分类,每天都做同类文件的翻译,把速度提到最高,一天至少能翻译两三万字的文件。

等他熟悉了外交词汇,更是直接开始在打字机上直译出稿,又把翻译速度提高了两倍。

这也幸亏现在的打字机用的是标准键盘,前世电脑的打字速度又被他捡了回来。

于是,前后不过半个月,他居然就把英语组积攒下来的大量稿件给翻完了,搞的其他组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英语组闲的在喝茶。

关键是,组长苏永安还边喝茶边说风凉话:“没法子,谁叫我们组多了个‘孙快手’呢,让领导给你们也找一个呗。”

结果事情就不知道被谁给捅了上去。

领导是派孙志伟下来学习的,不可能让他闲的喝茶,于是,孙志伟就被调进了口译组。

这时候的口译组可以说是极盛一时,出了外交口的五朵金,所以有点阴盛阳衰。

孙志伟进来后看到满屋子的女同志,只能尽量装哑巴,多做事情少说话。

因为口语翻译的重要性,虽然此时还没有总结出个一二三来,孙志伟倒是从前世记忆里找到点相关知识。

口译是每个英语相关专业学生的噩梦,英语能力过硬也接不了口译的活,在外交部当翻译官更是将难度拔到了另一个高峰。

毕竟,国家间的对谈,容不得一丁点马虎,压力可见一斑。

比如,“同声传译”,是指译员边听边翻,特点是效率高,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最多达到十多秒。

反正给孙志伟的感觉就是,这玩意儿有点像那什么一心二用,左右互搏术,反正就很神奇。

另一个就是“交替传译”,这是等对方说完一段话之后再进行口译,需要考验到速记能力、对内容的消化和重组能力。

图:一位高级翻译的速记稿,看出来写的啥么,我反正看不出来,据说事后连笔者自己也看不出来了。

“交替传译”的天板,是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里,张姐的十六分钟交替传译。

相比起“同声传译”,“交替传译”难度更高,对于精准度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总结出来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瞬时记忆能力。

好在,他这两条都不缺,剩下的就是加强锻炼了。

孙志伟来到口译组后,依然要经历岗前培训,这次就没那么简单了。

他要跟其他同样准备进口译组的几个小姑娘一起练习口语,上午文字翻译,下午分组对话,晚上还要用以前的国际会议记录做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