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当上临时工了
第211章 当上临时工了
分配没有下来的时候,他确实是很忐忑的,大学现在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实在不是个好去处。
而经贸那边他从来没做过类似的工作,真去了,他估计要抓瞎。但他没有决定权,只能等着。
如今的结果他很满意,具体的职衔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以后总能升上去的。
1月5号,孙志伟接到报到通知,6号正好是周一,他起了个大早,穿了一套灰色中山装,直接来到外交部街报到。
这里是原来叫‘石大人胡同’,石大人原来是明朝的一个大官,他家的院子就叫‘石家庭院’。
北洋时期石家庭院就是外交部办公地,这条胡同就顺理成章的改叫外交部街了。
咱们接手后,首长为了节约,指示不准新建大楼,于是咱们的外交部就沿用了‘石家庭院’的老建筑。
这里的大门是典型的古代官衙大门,门前坐着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审视着来往的人群。
两扇大红门上整齐地排列着金色的门钉,象征权威。门头上正中挂着国徽,展示着共和国的意志。
这里位于外交部的西南角,俗称的老门。这个门不大,平常只开半扇,门口有警卫值班保卫安全。
还有一个新大门在西边,是后来建的主门,可以走汽车,这里因为距离办公楼近,大家还是习惯走老门进出。
孙志伟在老门的传达室向警卫出示了报到证后,警卫让他稍等,然后就向内部打了一个电话。
没多久,就从里面快步走出来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他是办公厅的常秘书。
常秘书带他直接向里走,老门正对的一栋楼就是主要的的办公楼:东楼。
东楼是一座两层的灰色加白色装饰的西洋楼,清朝的时候盖的。
虽然只有两层,但建筑本身还是挺高,是西式宫殿风格,高高的飞檐,装饰非常复杂哨,每一个窗台都有很讲究的边。
孙志伟跟随常秘书进到楼里,一下子就感觉光线暗淡了下来。
这种情况一是因为四周都是大树挡住了很多光线,再有就是这栋建筑的窗户比较小,所以楼里面特别黑,白天也要开灯才能办公。
进了东楼大门就是一个大厅,大厅上面有一个特大的吊灯,往前迎面就是一个宽阔的白色大理石楼梯。
他们从左侧楼梯踩着厚厚的地毯上到二楼,路过一个可以坐二三百人的小礼堂,就到了办公厅。
常秘书在这里给他做了资料登记,然后发给他一个临时工作证,从今天起他就是这里的工作人员了(临时工)。
办完手续,常秘书带他去见了办公厅的王主任,王主任50多岁,说话轻缓语气平和。
对他的到来表示了欢迎,然后说起对他的安排。
“孙志伟同志,你刚来不熟悉工作,需要有一个培训过程。”
“大致是这样,先是两周的军事训练和保密教育,然后是在各个部门轮转实习,最后才是确定岗位。”
“对此,你有什么意见”
王主任问他有没有意见,他可不是愣头青,他能有什么意见,他一个新人,有意见也要憋着。
“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好,那咱们也不拖沓,今天就安排你去军训。”
接着,孙志伟就被带到了郊区的卫戍大营,这里他并不陌生,多年前他参加民兵野外拉练,这里就是驻地。
当时差一点点他就成为了这里的一员。
事情虽然已经过了好几年,但是他的名字依然还有人记得,当年推荐他的大队长现在已经是团长。
得知他的消息,老队长径直过来找他,闲聊了几句,知道了他的任务后,老队长才对负责训练的小队长介绍了孙志伟。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孙志伟首先跑了一遍训练项目,再次熟悉了地形后,就直接申请考核了。
他这些年虽然忙,但是身体素质可没有下降,身体和记忆依然熟悉这些训练项目。
所以,这种短期训练项目根本难不倒他,基本都是一次过。
办公室的王主任可能想不到,原本预定的两周的军训加保密教育,军训部分他半天就搞定了,只剩下保密教育了。
保密教育主要是背诵保密条例,对于一个过目不忘的人来说,这比陪儿女玩耍还要轻松。
中午领取了学习材料,当晚他就已经全部背诵了下来。
为了防止意外,他还特地多等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又巩固了学习内容,到了中午才再次申请考核,结果又是一次就过关。
这边的委托训练和培训并没有时间方面的要求,只需要考核通过就算完成。
第三天早上,在常秘书的惊诧眼神中,孙志伟带着考核通过证明回到了外交部门大院。
王主任得到消息,很快接见了孙志伟了解情况。
等他见鬼似的看着手上的考核证明,再了解了孙志伟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后,才由衷的赞叹起来。
“孙志伟同志,没想到你的军事技能和记忆力这么厉害啊。这可给你入职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了。”
“既然前两关都过了,那后面就要给你正式安排工作了。”
“领导,您尽管安排。”
“好,咱们外交工作的基础就是翻译,部里有一个翻译室,所有翻译相关的工作都在那里。你实习的第一站就去翻译室吧。”
随后常秘书带他去了一楼的翻译室,把他交给了翻译室的谢主任。
现在的翻译室地方狭小,只有6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既要放资料,又要摆桌椅用来办公,几十个翻译挤在这么小的地方办公,有点逼仄了。
但是这些文件很多都有保密要求,也不允许带出去,只能先这么将就着,这一将就就将就了十几年。
现在外交人手少,事情多,翻译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忙不过来,很多时候紧急文件都要临时插队赶工,真要按工作顺序来,那就要耽误事。
孙志伟的到来受到了全体人员的欢迎,他们现在欢迎任何一个同事,只要能帮一点点忙,都能减轻他们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