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潜艇码头

    突然电报上的红灯亮了,他赶紧拿好纸笔开始记录,为了减少外界海浪声音的干扰,他还要用一只手按紧一只耳机。

    还好,回电很短,很快就记录完毕。

    没功夫翻译了,他记录完回电,立即关闭舱门回到驾驶室,很快,‘孟菲斯号’下潜到深水区才停止移动。

    这时候,他才有空翻译电文:“谛听,诺,6日,鸟巢。”

    看着这个电文,通过中间的三个字,可以确定这就是家里的回电,但是前后的两个词是啥意思啊,孙志伟有点茫然。

    然后,他很快回想起,以前看保密资料时,外面的情报员经常把家里称呼为‘鸟巢’。

    “所以,前面的‘谛听’是我的代号?”孙志伟有点不满意的撇撇嘴,“什么破代号,一点美感都没有。”

    只是,代号是上级起的,他也没反驳的余地,只能接受。

    现在跟家里联络上了,后面就是安全的抵达汇合点。

    6天时间,是他计算好的赶路时间,每赶路6小时,休息6小时,这样才能保证路上不出问题。

    预计6天后,‘孟菲斯号’就会到达3500多公里外的佛得角群岛。

    没什么好说的,出发。孙志伟依旧把‘孟菲斯号’的航速稳定在20节,向着东方赶去。

    这一路走走停停,意外状况频发,不时的遇到诸如捕猎鲸鱼,迁徙的鱼群等等。

    甚至有一次,他还探测到了一艘潜艇,在120公里外横向路过。

    他没系统学习过声纹学,无法分辨是哪家的潜艇,只能紧急停车,静静的等待对方走远。

    幸亏‘孟菲斯号’的声呐探测距离达到180公里,远超对方,再加上良好的静音,他才没有被发现。

    等对方驶出了最大探测距离后,他才继续驾驶‘孟菲斯号’向东出发。

    因为路上耽搁了点时间,他在第六天晚上才到达预定水域。

    不过现在还不是现身的时候,他必须先找个地方把‘孟菲斯号’停好,才能下船跟同志们汇合。

    确定了现在的位置后,他回想了一下佛得角群岛的岛屿概况,就驾驶着‘孟菲斯号’朝着西南角的布拉瓦岛驶去。

    布拉瓦岛是一个100平方公里的小岛,在佛得角群岛的十四个岛屿中,除了几个无人岛外,它排名最末。

    岛上大部分地方都是崎岖荒凉的山丘,植被稀少,只有一个小镇,人口不过几千。

    他记得在布拉瓦岛的西北方向是地势岛屿最高的地方。

    那边的沿海全部是百米高的悬崖,悬崖底下是成片的礁石群。

    礁石群往海中延伸超过千米,再加上那里直面大西洋的海风和洋流,水文情况极其复杂,水面船只完全无法靠近。

    如果全是这种情况的海况地形,孙志伟也不会选这里。

    主要是他前世读过一本地理读物,上面曾经介绍过一笔,就提到过那里的情况。

    书中记载,那片水域虽然水面情况十分糟糕,但是意外的,水下反而比较平静,水深也超过70米。

    孙志伟决定实地去看看那里的情况,如果可以,那么开发出一个隐蔽的潜艇码头,就很划算了。

    无非是以后给这边投点钱而已。这么个小疙瘩样的小国家,咱们手指缝里漏一点就够他们吃饱了。

    不过,这个他只能提建议,可不归他管。

    ‘孟菲斯号’很快来到布拉瓦岛的西北角。这里的海浪很急,不停的打在礁石上,洒出无数白色的浪花。

    孙志伟绕着这一片礁石,仔细的用主动声呐探测了一遍,寻找到几条可以深入的水底航道。

    然后才开始一条一条的用空间探查,然后选中了一条最深入内部的航道小心的向里面驶去。

    他一路走一步,停三步,遇到狭窄的地形,就用空间切割水底的礁石,一点点开拓着行进的路线。

    他这一切割,就发现了水底石头的不同。

    在这片礁石的上层全部都是黑色的火山石,但是在水底20米以下,黑色的火山石却变成了黑曜石.

    这要不是他有空间切割能力,还真拿它们没办法。就这样一路开山裂石,1个小时后,‘孟菲斯号’终于来到了悬崖底下。

    这里已经是礁石群的内部,水底十分平静,跟水面的惊涛拍岸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里简直就是个天然的潜艇港口。

    只是这样还不够,以后可是卫星的天下,凡是露在外面的东西,全都逃不过卫星的眼睛。

    看着眼前的黑曜石岩壁,孙志伟想到了办法,他开始用空间向悬崖内部挖掘起来。

    20米深的水底,一条直径20米的通道正在向悬崖内部延伸。因为这里的黑曜石质地坚硬,这条通道完全不需加固。

    通道延伸了10多米后,孙志伟开始让通道拐弯,如此两次,终于深入到悬崖内部,挖通了一个溶洞。

    这时,他才开始拓宽溶洞,然后不停的将切割下来的碎石,撒到外面的礁石群中。

    忙活了三个小时,终于把这个溶洞拓宽到200多米宽,50多米高。

    水面被清理出一片平地,水下部分也已经可以容纳一艘洛杉矶级轻松掉头。

    这样一个简陋的潜艇码头就算建成了,孙志伟把‘孟菲斯号’开进简易码头,然后整个浮出水面。

    等他把舱门打开,进入到漆黑的溶洞里,他才感觉到这里有点潮湿且气闷,应该是没有完善的通风口导致的。

    判断了一下悬崖的位置,他用空间在崖壁方向开出了一些倾斜的小孔。

    很快,海风从小孔中吹进了溶洞码头,内部气压很快就平衡了,空气也新鲜了很多。

    确认没有问题了,他才进入‘孟菲斯号’,然后穿着一身潜水服上来。

    又花了1个小时,孙志伟从溶洞码头顺着原路,潜水回到远处的海面。

    然后他从空间中放出一艘快艇,再翻身上去,从容的换上干爽的短袖短裤。

    最后才拿出电台开始发报。

    几番交流后,确定了汇合位置,孙志伟才将快艇开到福戈岛的码头外海静静的等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