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天子帝气
第373章 天子帝气
安太玄看着安靖,幽幽道:“为了安国你真觉得你坐上这个位置,会让安国更好世间可没有女天子。”
安靖神色肃穆道:“所以女儿想当那第一人。女儿会向父皇证明,会向天底下的人证明,我安靖有那个能力!请父皇给我这个机会!”
安太玄神色复杂,若是哪个庶生皇子敢站出跟他说这番话,他倒是会刮目相看,可以给对方一个机会。
但安靖作为一个公主,有些权力是不该觊觎的。
真让安靖争夺帝位,不说其他大国怎么看,安国的皇族宗亲、朝堂百官都不可能同意。
现在安国国运折损,已经够乱了,这是还嫌不够乱吗
安太玄沉默片刻,开口道:“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以前的安靖可不会萌生这样的想法,这去了一趟云梦宗,回来变得让他都觉得陌生了。
安太玄很难不怀疑,安靖是在云梦宗接触了什么人,生出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安靖神色微变,低声道:“是女儿自作主张!女儿绝对不比其他皇子差,能让安国繁荣强盛……”
“我清楚宗室和百官不会认同,但我会让做出政绩,让他们认可。更重要是让百姓认可……”
“父皇不必担心士族权贵会反对什么,女儿有方法削弱那些人的权力,让他们做好份内之事。安国是安国百姓的安国,是我们安家的安国,而不是那些人有能力左右的安国。”
安太玄眼眸微眯,“你想做什么”
安靖开口道:“钝刀割肉,以施行新政慢慢削弱他们,我们可以……”
安靖不紧不慢,将一些很细致的谋划讲了出来。
是安太玄之前都不曾听闻过的策略。
但听着这些法子,安太玄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安太玄打断道:“这些,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陆正去了楚国,你遇到他了”
安靖低头道:“是女儿出去见识了一番,有所感悟。”
安太玄呵呵一笑,道:“你刚才可是把诸国天骄贬低了一番,云梦宗又多是出世的修士,你见识了什么太安黄家有个年轻人也去了云梦宗,看来朕有必要召他来问问情况了。”
安靖闻言神色微变,一时不知如何说辞。
安太玄觉察到安靖的情绪变化,皮笑肉不笑道:“看来真和他有关系他现在在哪里”
“楚国。”安靖只好道。
安太玄不禁道:“怎么,给你出了馊主意,不跟你一起回来”
安靖忍不住道:“是女儿有这样的想法,与他人无关。”
安太玄淡淡道:“不要遮掩什么了,就你还没有那个胆子。说说吧,他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把你知晓的详细道来。”
安靖愣了一下,不知道父皇为什么这么在意陆正。
见事情隐瞒不住,安靖也只能简明扼要说了一番,但依旧坚持是自己有争帝位的想法,然后去请陆正出了些主意。
安太玄听闻陆正居然成了儒士,铸了救世文心,心中也不免惊奇了一下。
他看了看旁边的经典,喃喃道:“看来这本经典问世,与他脱不了干系。如果是他背后有什么人在引导这一切……”
云梦宗居然把陆正当成客人,算算经典出世的时候,陆正正好在云梦宗。
而以云梦宗那些炼气士的本事,的确有能力遮掩天机,让人无法追本溯源。
安太玄不得不有所怀疑。
比起安靖想争帝位的事情,安太玄反而更在意这种事情。
毕竟安靖的事情根本不现实,而这本经典带来的影响是实打实的。
安靖闻言道:“父皇以为有背后势力在支持陆正这不太可能吧,他是得了孟圣意志的传承……”
安太玄淡淡道:“如果只是孟圣的传承,孟圣意志能拿出这些诗词能想到这些新政这些可是连孟家都没有的东西。”
安靖想了想,还真是如此。
要是这些东西是来自孟圣的传承,孟圣为何不传给自己的子孙,而是一个外人。
回忆过去,她记得陆正也只是说浩然正气传承于孟圣。
其它所学都来自前人先辈,但不知具体由来。
安靖轻声道:“不管怎么说,他能铸救世文心,修有浩然正气,便是没有私心。”
“你倒是会为他开脱。”安太玄淡淡道。
安靖不禁道:“女儿只是实话实说。”
她倒不是想为陆正辩解什么,而是觉得陆正这么做并没有什么错。
而且陆正甚至把一些重要的东西交给自己保管,她没有理由去怀疑对方什么。
安太玄眼眸闪烁,心想不管陆正有没有什么势力支持,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确实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安太玄幽幽道:“朕倒是希望只是他一人所为,若是有一群人像他这般,这乱世得更乱了。”
安靖忽地想到陆正的一句话,“这世间不乏一些为民请命之辈。父皇,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作出合理的应对之策。女儿愿为父皇分忧。”
安太玄淡淡道:“你一路劳顿,回去歇息吧!”
安靖神色一变,一时不清楚安太玄的想法。
她只能道:“儿臣告退,父皇保重身体。”
说罢,安靖起身迈步出了宫殿。
等来到外面,被一阵轻风吹拂,安靖这才感到浑身一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汗流浃背。
所以,父皇是反对还是不反对安靖心绪不宁,怅然若失。
就在这时,一白袍道人缓步在宫中走动。
安靖看清道人,开口打着招呼道:“徐大宗师!”
徐寿见到安靖,客气回礼道:“长公主,许久不见。”
这几个月,徐寿一直在参悟算学一道,才出关不久,听说最近出了些大事,所以来皇宫看看。
毕竟他也领着朝廷俸禄,作为钦天监挂着虚职的人物,还是得为安国分点忧。
徐寿看到安靖,目光不禁在安靖的身上多瞟了一眼。
现今安国的国运折损了几十年,还因为《新诗》经典的传播没有缓过来,依旧在缓慢衰减气运。
连朝堂百官的个人气运都在削弱,但安靖身上的气运正盛,不减反增。
这不由得让徐寿心中有点惊诧。
徐寿开口问道:“长公主似乎从外归来,不知去了何处”
安靖闻言回道:“去了云梦宗几个月。”
这种事情没有必要跟徐寿隐瞒什么,对方掐指一算,也能算个大概出来。
“原来如此。”徐寿微微点头。
云梦宗他也曾去拜访过,想来是安靖在那里得了什么好处,以使自身气运变得更加不凡。
两人只是寒暄几句,便各自散去。
安太玄还在御书房皱眉思索,见徐寿前来,勉强转变笑容,道:“徐师来了,来来来,坐坐坐!徐师闭关的这些日子,可是让我想念得紧。”
徐寿微笑道:“徐某闭关参悟大道,实在抽不开身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见谅。”
“哎,这是哪里话徐师的修行要紧!”安太玄笑眯眯道,“看徐师的样子,这次闭关所获不少吧”
徐寿道:“算学一道,玄妙无比,幸得人指点一二,让我道行有所精进。不过还是无法完全参悟算学。”
安太玄表情惊疑,他是知晓徐寿去找过陆正请教算学,想不到徐寿把算学看得这么重,而且闭关这么久居然还没有参悟透,这是学的什么算术
徐寿又道:“徐某私事,不足为道。观陛下最近思虑过重,还需得多休息才是……陛下贵为一国天子,当以身体为重,不可太过操劳。”
安太玄叹道:“最近闹出来的一些事端,想来徐师亦有耳闻,如今我安国国运折损,正是风云变幻之际,焦心的事情太多,哪里能休息得好。”
他倒是想好好休息,但国运折损必须做出对策。
而他准备借此施行新政,以打压地方世家大族,造福百姓,进而使安国中兴,再造盛世。
变法不易,安太玄不得不劳心费神。
哪怕有陆正给出种种参考答案,但如陆正曾言,施行这些政令并不是说的那么简单。
如果新政执行得不好,反而会让安国进一步衰弱,内忧外患之下,恐有灭国大祸。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大国直接禁掉新诗,以此减小影响,而不是像安国这般选择变法维稳。
但安太玄可不管这些,他接受了自家老祖的建议,直接赌上国运,甚至还谋划把其它大国拖下水。
“陛下稳固,则国无忧矣。”徐寿悠悠道。
安太玄眸光闪烁,轻声道:“我有一事请教徐师。”
徐寿正襟危坐道:“陛下请言。”
安太玄问道:“女子能为帝乎”
安靖所言之事,安太玄也不能真当作没听见,所以想听听其他人的想法。
徐寿闻言愣了一下,转而问道:“陛下欲立长公主为太子”
安太玄表情微顿,摇头道:“我无此意,徐师为何会这么说”
安太玄没想到徐寿说出这样的话。
“没有吗”徐寿琢磨道,“陛下这么问我,必然有其缘由。刚才徐某偶遇长公主,观其身上有天子帝气,还以为是陛下有这样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