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药香长诀(蛮晴)

北境的雪,像是被上古魔神施了恶咒,无休无止地倾洒,将天地万物都封印在一片惨白的寂静之中。呼啸的北风裹挟着暴雪,在旷野上横冲直撞,发出凄厉的尖啸,那声音仿佛是冤魂的哭号,令人毛骨悚然。积雪层层堆叠,最深的地方甚至能没过腰身,一脚踩下去,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深渊。

蛮晴跪在药庐前的雪地里,狂风卷着雪花,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冰刃,割在她的脸颊上,皮肤被划出一道道细小的血痕,可她却浑然不觉。她的双眼死死地盯着药庐那扇紧闭的门,目光中透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绝。她的双手紧紧抱着怀中的那株赤芍,尽管手指已经被冻得青紫,几乎失去了知觉,可她的双臂依旧死死护着,仿佛那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这株赤芍,是她深入北境雪山的绝境,历经千难万险才寻得的。在那高耸入云、环境恶劣的雪山之巅,氧气稀薄得让人窒息,每走一步都仿佛要耗尽全身的力气,还有随时可能遭遇的雪崩和凶猛的雪兽,但为了找到能解赵明旧疾的灵药,她从未有过一丝退缩。

一天过去了,她就那样直直地跪着,雪花落在她的肩头、头顶,渐渐堆积起来,像是给她披上了一层厚重的白色铠甲;两天过去了,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麻木,知觉一点点消失,可眼神依旧坚定,没有丝毫动摇;到了第三天,她整个人已经被冻成了一座冰雕,唯有那紧紧护在胸前的赤芍,还带着一丝微弱的生机,像是在这冰天雪地中倔强燃烧的希望之火。

药庐的门终于缓缓晃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赵明从里面走了出来,眼前的景象让他猛地一怔,随即心头狠狠一揪。只见蛮晴浑身覆盖着厚厚的冰雪,睫毛上挂着冰碴,嘴唇冻得青紫,唯有那双眼,依旧透着坚韧的光。赵明快步上前,抱起蛮晴冲进药庐,将她安置在床上,赶忙生起火堆,又取出珍贵的药材,熬制汤药,施展浑身解数,才将她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蛮晴悠悠转醒,发现自己躺在温暖的床上,看到赵明的那一刻,她挣扎着要下床叩拜。赵明连忙制止,轻声问道:“你为何如此执着地要拜我为师?又为何不顾性命地去寻这赤芍?”蛮晴眼中含泪,缓缓道出自己的身世。原来,她天生药骨,血液拥有神奇的愈伤功效,只要一滴,就能让重伤之人的伤口迅速愈合。可也正因为如此,她被愚昧的族人视为妖物,从小就遭受无尽的欺凌与折磨。她被关在潮湿阴暗的柴房,吃着残羹冷炙,族人对她避之不及,还时常对她恶语相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听闻了赵明的大名,知晓他医术精湛且心怀仁慈,便下定决心,要拜入他的门下,学习医术,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也为了摆脱那被人唾弃的命运。而这赤芍,是她偶然得知能解赵明旧疾,便不顾一切去寻找的。

赵明被蛮晴的真诚和坚韧所打动,最终答应收她为徒。从那以后,蛮晴便在药庐中安顿了下来。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薄雾,照亮药庐,蛮晴就已经起身,开始帮着赵明整理药圃。药圃里,各种草药散发着独特的气息,她穿梭其中,小心翼翼地将杂草拔除,给草药浇水、施肥,每一株草药在她的照料下,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她轻轻抚摸它们的叶片,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状态,仿佛能与它们对话,感受它们的药性。有时,她会对着一株长势喜人的草药自言自语:“小家伙,你可要快快长大,好去帮更多的人呢。”那模样,活脱脱像个与小伙伴交谈的孩子,俏皮又可爱。

午后,阳光变得温暖而柔和,赵明会在药庐的院子里,摆上一张古朴的木桌,和蛮晴一起研习医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医书,泛黄的书页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赵明会逐字逐句地给蛮晴讲解,遇到晦涩难懂的地方,他会反复解释,还会结合实际的病例,帮助蛮晴理解。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蛮晴的心间。蛮晴听得极为认真,手中握着毛笔,不时在纸上记录着重点,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会立刻提问,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她望着赵明专注讲解的侧脸,心跳不自觉地加快,脸颊也微微泛起红晕,却又怕被赵明察觉,只能慌乱地低下头,假装在看医书。

有一回,赵明讲到一味草药的罕见用法,蛮晴眼睛一亮,突然一拍手,兴奋地说:“我懂啦!这就像是上次我们治的那个病人,换种思路就能解决!”说完,还得意地晃了晃脑袋,那俏皮的样子让赵明忍不住笑出了声。

夜晚,月光如水,洒在药庐的小院里。蛮晴有时会坐在院子里,仰望着星空,思考着白天所学的医术知识。而赵明则会在屋内,整理着药材,或者研究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法。偶尔,赵明会走出屋子,来到蛮晴身边,和她一起聊聊天上的星辰,聊聊人生的理想。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被拉得很长很长,彼此的距离也在这一次次的交谈中越来越近。有一回,蛮晴不小心被石头绊倒,眼看就要摔倒在地,赵明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扶住。两人的目光交汇,时间仿佛静止了,蛮晴感受着赵明有力的手臂传来的温度,脸瞬间红透了,而赵明也有些慌乱地松开手,别过头去轻咳两声,掩饰自己的紧张。

日子一天天过去,蛮晴对赵明的感情愈发浓烈。在一个月色格外温柔的夜晚,药庐被月光笼罩,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蛮晴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正在屋内忙碌的赵明,心跳莫名加快。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起身走进屋内。

赵明听到动静,抬头看向蛮晴,刚要开口询问,蛮晴却快步走到他面前。她的脸颊红扑扑的,眼神中带着紧张与羞涩,还有一丝坚定。她踮起脚尖,双手轻轻搭在赵明的肩膀上,在赵明还没反应过来时,迅速在他脸颊上落下一吻。

吻完之后,蛮晴像只受惊的小鹿,慌乱地低下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我……我就是想这么做。”说完,转身就想跑。赵明却一把拉住她的手,蛮晴缓缓抬起头,看到赵明眼中满是温柔与笑意。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彼此,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这一刻,时间仿佛都变得温柔起来。

有一天,赵明教蛮晴将自己的血混入丹砂,用来画符救人。他说:“你的血拥有神奇的力量,用它来画符救人,便不算浪费。”从那以后,蛮晴日日割腕,鲜红的血液滴入丹砂,再用毛笔蘸着,在符纸上勾勒出神秘的符文。每一张符纸,都承载着她救人的心愿。刚开始,她的手法还有些生疏,画出的符文歪歪扭扭,但她没有气馁,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符纸越堆越高,堆满了竹篓。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药庐的小院里。蛮晴坐在桌前,又一次拿起毛笔,蘸着混有自己血液的丹砂,准备画符。不知为何,今晚她的手微微颤抖,脑海中全是赵明的身影。等她回过神来,却发现符纸上晕开的不再是以往的符文,而是一幅双影对酌的画面。一个是她,另一个,便是她日思夜想的赵明。她看着这幅画,脸颊瞬间变得绯红,像是被火烧过一般。她慌乱地想要将它藏起来,却又舍不得。最终,她小心翼翼地将这张符纸放在了最底下,仿佛这样就能将自己的心事也一并藏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蛮晴对赵明的感情愈发浓烈。她开始学着酿酒,用自己千辛万苦寻来的赤芍,加上精心挑选的药材,经过长时间的酿制,终于酿成了一壶赤芍酒。她将酒坛擦得干干净净,还在上面系上了一条红色的丝带,满心欢喜地将这壶酒捧到赵明面前,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说道:“师尊,这是我为您酿的酒,您尝尝。”

赵明看着眼前的赤芍酒,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接过酒壶,轻轻抿了一口,酒液入喉,带着一丝甘甜,又透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就在这时,蛮晴的身体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她的青丝瞬间变得雪白,脸上也浮现出疲惫和虚弱的神色。

赵明大惊失色,连忙扶住蛮晴,焦急地问道:“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蛮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微笑,轻声说道:“师尊,蛮晴愚笨,唯愿您长命百岁…这药骨者的心头血,只够炼一壶长生酒,我…我偷偷换了药方。”

赵明闻言,心中如遭雷击,他紧紧地抱住蛮晴,泪水夺眶而出。他怎么也没想到,蛮晴竟为了他,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蛮晴在他的怀中,气息越来越微弱,她用尽最后的力气,从怀中掏出一片芍药花瓣,上面沾着一个未干的“璃”字。她将花瓣轻轻放在赵明的手心,气息微弱地说道:“师尊,我……一直都……”话还未说完,她的身体便消散成无数芍药花瓣,随风飘散。

赵明呆呆地站在原地,手中紧紧握着那片带有“璃”字的花瓣,泪水不停地流淌。他望着蛮晴消散的地方,心中满是悔恨和悲痛。他恨自己的迟钝,没有早一点察觉蛮晴的心意;他恨自己的无能,没能保护好蛮晴。

从那以后,赵明仿佛变了一个人。他走遍九州,专门寻找药骨者,用自己的医术去帮助他们,治疗他们的病痛。每治好一人,他便会取一片芍药花瓣,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他觉得,这些花瓣,就像是蛮晴在他身边的陪伴。

时光荏苒,百年匆匆而过,赵明已经白发苍苍,满脸皱纹,步履也变得蹒跚起来,但他寻找药骨者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的身边多了一群小徒弟,他们跟随着赵明,学习医术,也听他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这一天,药庐里阳光明媚,新收的小徒弟好奇地探头问道:“师尊,这些花瓣怎么在发光?”赵明缓缓抬起头,望着那些散发着微光的花瓣,眼中满是温柔和怀念。他轻声说道:“因为,这是一份跨越生死的爱与思念。”此时,一阵微风轻轻吹过,花瓣微微颤动,仿佛是蛮晴在回应着赵明的深情。在那片微光中,赵明仿佛又看到了蛮晴那灿烂的笑容,她还是那个充满活力、眼神坚定的少女,正朝着他欢快地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