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秘密
李仁发壮着胆子道:“按齐王意思,是否以后只要是番邦求学,我大唐都要明码标价一番?”
李二陛下冲齐王那边眨眨眼示意:(夜小子,你还等什么?这货收拾的不够。)
“皇叔,你平日里就用这档次的御史?”
话刚出口,打算退缩的几位御史,瞬间感觉火气直冲天灵盖。
李二陛下心下发笑:(这味对!开口就是老阴阳人。)
只是为了维持威严,憋的有些难受:“你小子有什么话直说。”
“买东西给钱天经地义,就说诸位、逛平康坊寻欢作乐,有不给钱的吗?”
朝臣脸色跟变色龙似得,黑的、红的、绿的都有。
李二陛下暗自唾弃:(呸~谁不知你齐王就是那不给钱的!这在平康坊都成美谈了。)
“齐王殿下,某不逛平康坊~”于志宁脸色黑黑的开口。
“别上赶着找骂,我说你了?”
“你~”于志宁差点被噎死,心中暗自抚慰(混不吝,不跟他一般见识~)
“皇叔,我看靠这些废物御史,也说不出什么真知灼见,我就明说了。”
“赶紧说~”李二陛下哭笑不得,这小子真是逮着话茬一点不放过。
“国与国之间赏赐也罢,求学也罢,都得有个目的。”
“若是为了教化蛮夷,那应该让其学礼,知礼,用礼。”
“若是为了彰显大唐威仪胸怀,就好比打发乞丐,赏俩钱无关痛痒。”
“我先祖留下数千年文明,若是被一破布换走,到了地下,先祖都得抽你们几个大嘴巴子。”
“倭国不过撮尔小国,人家不过动动嘴皮子,就有蠢货上赶着将那些价值连城的东西送出去!”
“美其名曰,彰显气度,我看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过不了两代,就得败光家底!”
朝堂群臣表情各异,与期望交好没参与挑事的大臣纷纷偷笑:(骂的可真脏呐~)
至于被骂的当事人,那狰狞的模样,要不是李二陛下是马上皇帝,都容易惊着驾。
李二陛下有些尴尬,幸亏留了一手,没承诺倭国什么,否则丢脸的就是朕了。
“贤侄的意思是,仅教授他们礼学?”
“他们若是出的起价钱,别的也能教,就看是否舍得了。”
李二陛下沉吟片刻,眼珠子一转,这麻烦事还是让这小子去做的好。
“贤侄,关于倭国学习一事,不如就交给你办吧。”
“可以,不过我要从国子监调几人去教授,王府的老师可没工夫搭理他们。”
于志宁只觉心口又被捅了一刀,国子监职责这就改教授蛮夷了?
“好,朕同意了。”李二陛下正愁国子监这帮人吃空饷呢,整天上班屁活没有。
见皇叔如此爽快,王夜也不再在朝堂上浪费时间,起身道:
“那皇叔我就回去了,记得下朝来王府一趟,有事找你。”
李二陛下诧异,什么事还得去王府?
“成,你先行一步,朕处理点事情,随后就到。”
待到齐王离去,御史们纷纷松了口气,只觉浑身舒泰,就好像大堂里的脏东西没了。
只是一抬头,看到李二陛下阴沉的脸色,心中瞬间一紧。
陛下这是?
他们的疑惑很快解开,李二陛下阴沉的开口了:
“今日御史的表现令朕失望,我不管你们出于什么目的,再有胡乱攻讦齐王者,小心尔等脑袋。”
“臣知罪~”几人吓的瞬间跪地,不敢有丝毫辩驳。
他们发现小看了陛下对齐王的重视,这份重视甚至超越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臣子。
以往他们哪怕参奏的是当朝一品,陛下也是听之任之,从未发过火,可现在居然因为齐王,显然是动怒了。
“罚俸一年,以示惩戒,尔等可有异议。”
“臣等认罚~”李仁发等人十分惶恐的应下。
见他们识趣,李二陛下脸色方缓和了些:“于志宁留下,其他人散朝!”
“是,陛下!”
众人纷纷看了于志宁一眼,表情各异的离开。
李二陛
于志宁心中忐忑愈发沉重,他好像隐约预见到什么,陛下如此待见齐王,自己却屡屡与其作对,想必是失望了吧。
想来也是可笑,第一次与齐王见面,因其顶了自己东宫差事,便故意刁难,却被齐王轻易反讽,自那以后,这怨气便积下了。
若说第一次是轻视齐王年纪小情有可原,可随着齐王展露的才华越来越大,自己却依旧怀着那种轻视的心态,屡屡找齐王麻烦,只为了那天丢的面子。
(自己什么时候这么没有容人之量了?)
(这样的我还能辅佐好陛下吗?)
寂静的大堂内,于志宁反思着这一年的所做所为,愈发的心惊。
一直看着这一切的李二陛下开口了:“仲谧(字),在想什么?”
于志宁瞬间回神,恭敬的抱拳:
“回陛下,我在想齐王入朝,臣好像失了分寸,做了些荒唐之事。”
“你真这么想?”李二陛下虽是询问,嘴角却带上了一丝笑意。
“是的陛下,是臣无容人之量,屡屡夹带私心与齐王作对,齐王于我大唐有不世之功,臣属实不该行那小人之事。”
看着面前的臣子,李二陛下终于找回了那熟悉的感觉。
往事一幕幕闪现入脑海,不知不觉间,竟有些波澜泛起。
“你跟了我多久了?”
“回陛下,从大业十三年算起,今年是十五年了。”
李二陛下动容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去年齐王入朝,他预言了大唐所有灾难,受道祖启蒙,有晓知后世之能,朕深信不疑。”
“齐王却是大唐不二之才,救天下黎民于水火,臣惭愧与其争一时之意气。”
于志宁脑海不断浮现起齐王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大事,那个自己曾轻视的少年,已经做了如此多对大唐影响深远的大事。
惭愧之意不断地冲击着,(当局者迷,自己居然被这些怨气左右了?)
“他那天说了你,太子承乾谋反,皆因教导之过,有朕的责任,也有你和孔颖达、张玄素等太子府的责任。”
听到这等秘密,于志宁瞬间心头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