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我的身体需要补?

三个人一人一碗汤,左右两个人,你一筷子,她一筷子,排骨都进了许周舟的碗里。

两个人难得一致的说辞:“我只爱喝汤。”

“我是买来给你俩补身体的,都给我不合适吧?”许周舟看着碗里小山似的排骨。

林菀挑眉:“我的身体不需要补,喝汤就行,你吃肉。”

顾北征也睨她一眼:“我的身体需要补?”

许周舟听出他的言外之意,生怕他再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骚话来,赶紧动筷子:“我需要补,我自己吃。”

晚饭后,林菀再一次重振旗鼓织围巾,

对于孺子不可教,许周舟有心理准备,但显然准备的有点少。

半小时后,林菀又又又一次拆掉织的不成型的毛线。

许周舟抱着胳膊,盘腿坐在她旁边,看着她那个笨拙的手指头,

好想把她的手指的骨头抽出来,穿成串念阿弥陀佛来消除心火。

林菀一脸无辜的心虚,瞟了脸色铁青的许周舟一眼:“你别一副想弄死我的样子好不好,挺让人害怕的。”

许周舟抱着胳膊,生无可恋的翻了翻眼皮:“就你这样的,唐僧来了都得起杀心,你自己慢慢练吧,我去找个木鱼敲敲,清清心。”

穿上鞋,走回卧室。

顾北征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那块红色的丝绸布研究。

抬头看到哭丧着脸进来的许周舟,冲她展开手臂:“怎么了?”

许周舟走过去坐到他腿上,搂住他的脖子,把脸埋在他的脖子里蹭了蹭。

带着点儿软软的鼻音说:“不想教她了,没见过那么笨的。”

顾北征笑了,可能连她自己都没发现,现在总是会无意识的冲顾北征撒娇,不像以前那么紧绷着,柔软的不像话。

一手扶着她的腰,另一只手扶着她的腿侧往身上带了带。

“那就不教了,让她笨死算了。”

许周舟在他身上趴了一会儿,转身看桌子上的布。

“你为什么要留下这块布?”

很明显刚才他坚持要许周舟收下这块布,不是真的要这块布,而是另有所图。

“前两天在各营宿舍检查,发现有不少战士有这种布,他们只说是买来打算给家里寄回去的。

当时没在意,今天看到这布,就觉得有些奇怪,怎么突然出现这样一大批丝绸布,连师长家属都拿到了。”

许周舟看了一眼他手里的布:“我觉得这个材质有点像桑蚕丝绸,报纸上说,国内这种布大都用于出口,内销的配额很少的,怎么会人人买的到呢?”

顾北征听了她的话,垂眼看着桌子上的布,指尖在许周舟的腿上轻轻的敲了两下,眸底闪了闪。

抬头看向许周舟。

许周舟捏着他的耳垂,闪着大眼问:“想到了什么?”

顾北征凝着她片刻:“你穿红色确实好看,以后常穿。”

许周舟:“.......你有没有一点儿正经?”

说着就要站起来,被顾北征摁回去:“这怎么不正经了?你穿的好看,我心情就好,

心情好工作效率就高,对国家的贡献就大,关乎国家大事,还不正经?”

许周舟敲敲他的脑袋:“你的脑神经是九转十八弯吗?分了多少岔口啊?说着说着正事儿,就打岔。”

“你天天在我脑子里跑,多少岔口你不清楚?”顾北征垂眼看她。

许周舟抽了两口气:“.........”

怎么办?这个男人变油了,想咬他,都找不到合适的角度下嘴。

懒得理他的油腔滑调,扯过桌子上的布,挂到身前:“好看?”

红色衬得她的眉眼更鲜明,肤色更白嫩。

顾北征点头:“好看。”

许周舟狡黠一笑,“我觉得你穿红的也好看。”说完双手扯着布边向上方抖开。

顾北征靠在凳子上,抬眸,看着红色丝绸柔软飘逸的从头顶落下来。

许周舟笑着刚要跑。

就被顾北征一只手箍住腰,一只手按着后颈拉进怀里。

红绸如雾般垂落下来,盖住了两个人。

灯光被红绸过滤,将两人裹进一片绯色的朦胧里。

顾北征的覆着她的后颈,掌心的温度烫得许周舟轻轻战栗。

"跑什么?" 顾北征低沉的气息拂过她轻颤的睫毛,与她的呼吸纠缠。

许周舟抬眸看着一片绯色下男人浓郁的黑眸,利落的线条。

她双手攀上他修长的脖颈,拇指轻轻按压他的喉结,那块凸起在她白皙柔软的指腹下焦灼的滚动。

许周舟倾身上前,轻轻咬上去,贝齿厮磨,舌尖轻触,顾北征扶在她腰上的手倏地收紧,仰头发出一丝低沉餍足的叹息。

“许周舟。”

一声尖利的喊叫声,打破了红绸下的缠绵悱恻。

许周舟撤开身子,把红绸扯下来,顾北征垂眸时,眼里的暗火比这块红布更浓。

箍着她的身子,不许她走。

“放了火就想跑?”顾北征声音沉哑到不像话,低头去找她的唇。

“她在喊我。”许周舟躲着他发烫的唇。

“理她干吗?”

她很少像刚才那样的主动撩拨,自从林菀住进来,已经好几天没做了,这会儿他有些禁不住。

许周舟一边抵着顾北征在她脖颈间厮磨的唇,一边找了找自己正常的声音:“你自己练十遍再喊我。”

“不是我,有人找你,你出来看看。”

林菀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啊?哦,这就来。”

许周舟看着满脸欲色难耐的顾北征,有些不好意思的咬了咬唇。

顾北征缓缓吐了口气,托着她的腰,慢慢把她推起来:“去吧。”

许周舟扫了一眼他的裤子,耳尖热了热,揉了揉发烫的脸,走出卧室。

客厅里,林菀还在沙发上跟那条围巾斗法。

门口站着两个人。

“陈营长,翠玲嫂子,你们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