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提名
第165章 提名
每到一年的年底,全球各地都会举办无数游戏奖项的颁奖仪式。本文免费搜索:找小说网
这些游戏奖项的类型各不相同。
有的奖项是由国家主办,有的则是由媒体机构举办,还有是由商业实体。
并且他们各自的评选政策和游戏偏好都是完全不同的。
有的奖项更看重游戏的热度,例如一些由玩家投票决出的奖项。
有些奖项则是更看重游戏的原创性和突破性,但同时也会综合商业上的成绩。
还有的则是更偏学术一些,评委会更青睐突破游戏设计边界的实验性作品。
像在游戏行业的亲戚——电影行业里,奥斯卡就是最知名的年度电影奖项,而决定哪款电影可以获得最终的提名和奖项,又或是哪位演员能够获得最佳主角、配角等等,都是由“学院”决定的。
学院,就是奥斯卡的评委: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显然,既然评委并非利益相关的团体,理论上来说,奥斯卡这个奖项的颁奖逻辑,应该更偏向学术上的考量。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一些并不卖座的电影,同样能有机会获得奖项。
这也导致很多电影制片公司和导演,会选择倒果为因,一开始就奔着奥斯卡奖项去制作影片。
台词、主题、甚至是演员都是按照学院的爱好去选择。
从一开始的迎合,变为全方面的“私人订制”。
电影的主题一定要有艺术性,而不是商业属性爆炸。
并且要有人文气息,要有人性上的探讨。
故事要有深度,而不能浮于表面。
假如最终真的能够获得奖项,那么制片公司就可以靠着这个“奥斯卡获奖影片”这个名头去赚钱了。
不管是通过院线、卖碟还是线上平台,观众多少对获奖影片有所好奇。
点进来就足够了。
这就是他们的如意算盘。
而在游戏业里,情况却稍微有所不同。
电影行业比游戏业先行了好几十年,行业格局更为固定、颁奖仪式的举办经验也更为丰富。
而游戏业还远远谈不上有什么特别权威的颁奖仪式,例如电影业里公认的就是奥斯卡和欧洲三大电影节。
游戏行业里,要真说龙头老大,那就是tgA了。
虽然不一定是最权威的,但一定是最有影响力和最有人气的游戏颁奖仪式。
而既然没有最权威的游戏奖项,那么影响力和人气就是最好的评判方式了。
因此,如果有人说tgA是游戏业里最权威的奖项,那也不能算说错了。
tgA,全称是the game Awards,由杰夫·吉斯利创办。
要说到这个奖项,那就不得不提到杰夫这个人了,他也被国内玩家戏称为“姐夫”。
假如杰夫哪天选择离开tgA,并再创建另一个奖项的话,估计过不了几年,那个奖项还是会取代tgA的地位。
tgA之所以是tgA,并不是因为这个奖项有什么独天得厚的优势,或者是神秘的魔力,而是靠着杰夫一个人对于游戏业的热爱以及超强的个人实力。
因此,提到tgA不提到杰夫,就像提起苹果不提乔布斯,提起英伟达不提狗老黄,提起3d区不提蒂法……咳咳!
要说杰夫的家庭背景,那可真算得上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他的父母都是电影公司的高管,耳濡目染之下,姐夫从小就能见到各种在电影产业工作的大牌演员、导演等等。
光是从娱乐业的人脉积累上说,小时候的杰夫就已经领先同龄的游戏从业者不知道多少了,毕竟游戏电影不分家嘛!
而他优渥的家庭环境,让他从小就拥有了各种前卫的电子设备,游戏机自然也是其中的一环。
又有哪个小孩不爱玩游戏呢?
玩游戏就是人类的天性,从远古时代开始,假如能够吃饱饭,就连原始人都会玩耍,虽然是通过更为粗犷的游戏方式。
这是人类最本能的消遣之一。
到了现代,人们自然不会条件连原始人都不如。
果不其然,杰夫简直爱死游戏了!
从他仅仅几岁开始,游戏就注定要成为他终生的热爱。
杰夫能够轻易地在小时候就接触到游戏主机,家长的态度当然相当开明,对于玩游戏这件事乐见其成。
他们同是娱乐业的一员,所以能够看出电子游戏业的超高潜力。
所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非常热爱游戏的时候,他们没有恼怒、反而是非常支持!
而杰夫在14岁的时候,做了一件很大胆的事情。
有多大胆呢?
他写了一封邮件,给著名的美国雪乐山娱乐公司。
很多现在的玩家,可能对这家公司比较陌生,甚至是完全没有听说过。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时候,这是北美游戏业里,绝对称得上是叱咤风云的一家游戏公司。
对于当时的游戏从业者们来说,也是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对于新时代的玩家来说,雪乐山最为出名的,反倒不是他们自己开发的游戏,而是他们作为v社制作的《半条命》的发行商这一身份。
而杰夫,居然就这么直接发给了对方一封邮件,询问了对方游戏制作的问题。
结果,雪乐山相当重视这封邮件,并正式回复了他。
由此为契机,杰夫开始了自己远古“游戏评测up主”的身份。
他从知名游戏公司那里提前获得游戏的测试版,并写出评测并发到游戏爱好者的论坛,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风云人物。
再后来,他的父亲恰好认识一名电视台的制作人员,而电视台正好想要制作一档游戏的节目。
再加上杰夫已经凭借自己评测up主的身份声名鹊起,他的父亲和这位制作人一拍即合!
就决定是你了!
因此,只有15岁的杰夫,成为了一档电视游戏节目的主持人。
虽然后来的结果并不好,节目效果一塌糊涂,说是一场闹剧都不为过。
满场尴尬的娱乐秀水平的表演搭配上完全和游戏没有关系的广告植入,这就是杰夫第一次制作游戏仪式的经历了。
失败的原因,不光是因为年仅15岁的杰夫,本人并没有任何制作电视节目的经验,更是因为在当时就没人知道该如何制作一款关于电子游戏的节目。
后来的杰夫不停地参加各种节目,继续着自己的评测up主生涯,并进入了美国娱乐产业教育最发达的南加大学习。
毕业后,他很快就迎来了属于自己更大的一个机会。
那就是tgA的前身:vgA!
vgA作为年度颁奖仪式,和后来的tgA已经有一些相似性了。但是和现在杰夫主导的tgA不同,当时的他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更大的权利仍然握在电视台的手中。
这就导致vgA和他想象中,理想的颁奖仪式不太一样。
颁奖规则不严谨、过于娱乐化和商业化、奖项几乎年年一变、为了赚钱用各种噱头吸引观众。
这样的做法,让vgA和杰夫想要创造的“游戏奥斯卡”相去甚远。
这才是导致他后来选择离开电视台,自己创办tgA这个线上的游戏颁奖仪式的原因。
而在《幽冥山海》发售的这一年,tgA当然早就计划好了,会在年底准时举办颁奖仪式。
tgA奖项分为好几个评选阶段,首先就是提名阶段,然后才是正式颁奖的直播。
和奥斯卡拥有学院作为评审团一样,tgA也拥有自己的评审团。
tgA的评审团由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一百多家权威游戏媒体组成,他们会通过每个人的投票,选出每个细分奖项最终的五个提名。
每家媒体都可以投票给他们心目中的五款提名游戏,然后tgA再综合所有人的意见,决定出最终能够出现在提名名单上的五款游戏。
但问题是,这一百多家媒体,可不是说按照人数或者国家和地区分布的。
光是欧美媒体,就已经占据了评审团的60%-80%。
更有些地区,玩家人数没有多少,购买力也不行,却偏偏作为评委的媒体数量很多,甚至比东亚三国加起来都多!
这已经导致,这个奖项不可避免地要迎合欧美地区的审美,而不是世界的审美。
这点多少还能够理解,毕竟无论是哪个奖项,都不可能说是完全、百分之百的公正。
偏见永远存在。
但是这样的占比,也有点过高了。
除此之外,更离谱的还是,tgA选择加入评审团的这些媒体,可不一定都是游戏媒体!
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报纸,都称自己是游戏媒体,加入了评审团里。
这可就乱了套了。
毕竟这些媒体的编辑,可能自己平时压根不玩游戏。
就算他们为了评选这个奖项,特意去游玩了游戏,那又如何呢?
平时不玩游戏的他们,真的有能力判断一款游戏的好坏吗?
更何况,他们更有可能选择不会玩游戏,只是糊弄了事,随便投票。
反正游戏业跟我有什么关系?
并非权威,并非游戏,并非媒体。
因此,tgA奖项的公信力经常受到质疑。
但奈何,杰夫的业界人缘极好,加上他本人高超的端水手段,往往一场颁奖典礼下来,他居然能谁也不得罪地,让那些大游戏公司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业内也没有更好的颁奖仪式可以用来代替tgA,甚至连一个接近tgA水平的奖项都没有。
今年的tgA的评审团中,ign作为游戏媒体自然是没有缺席。
作为游戏业内名声最响的游戏媒体之一,他们不可能不在杰夫的列表之中。
西格蒙德·米勒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可还记得《幽冥山海》羞辱自己的场面,对方还导致他被网友们骂到差点退网,连自己的社交账号都只能设为了隐私状态。
但当他参加ign内部会议的时候,才发现好像根本就用不着他出手。
因为压根就没有人提到《幽冥山海》这款游戏!
大家提到的,全都是那些评分很高、媒体好感度也很高的游戏。
“我投《奇妙旅途》一票!”
一名金发碧眼的编辑满脸兴奋地喊道。
“我也是!”
“我也投一票!”
米勒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也正想提到这款游戏呢。
这是一款由两个人组成的独立游戏团队开发的游戏,游戏类型则是角色扮演解谜游戏。
玩家需要扮演一名在校园被孤立的非洲裔美国小女孩,因为恐惧他人的排挤,陷入了无尽的梦境之中。
而她在梦中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超能力,成为了梦境世界的警察,惩奸除恶,并一路利用超能力击破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抑郁,最终战胜心魔。
结局则是小女孩选择回到了现实世界,学会不去在意其他人的歧视,自由地生活。
hAppy ending!!!
对于米勒来说,他提名这款游戏为年度最佳游戏,可以找的理由太多了。
首先,这款独立游戏的美术风格就非常讨喜,是一种略带卡通的油墨画风。
虽然整款游戏都是2d场景构成,但是却没有一处显得表现力差、或是粗制滥造。
整体游戏在画面上来说,非常的精细。
游戏的设计感也相当不错,无论是梦境之中的战斗还是解密,又或是故事线的阐述,全都在水准之上。
虽然米勒不认为这款游戏能够成为最终的年度游戏,但是他认为选择《奇妙旅途》是个不会错的选项。
无论是谁,在看到这个游戏主题,和背景故事之后,都只能拍手称赞,而不是选择质疑。
毕竟,小孩、独立女性、棕色皮肤、LgBtQ+,这些全都是现在业内最推崇的元素!
加在一起,简直是天下无敌!
米勒甚至不知道,如果一名游戏编辑,选择给这款游戏低分,会遭遇什么样的下场。
恐怕像自己那样在社交媒体上怒骂一顿,都算是轻的了吧!
这款游戏,很快就获得了大多数ign编辑的支持。
作为正确性的大本营以及急先锋,ign向来是正确开道,其他的东西往后靠。
所以这款游戏是铁定会被加入ign提交给tgA的年度最佳游戏提名名单中的。
“幽冥山海怎么样?”
就在米勒得意之际,一名看起来比较年轻的编辑伸手说道。
瞬间,屋内都寂静了好几秒,人们面面相觑之后,才最终看向了那名说话的编辑。
他有些不安地搓了搓手,缓缓解释道。
“这款游戏的游戏性非常不错,战斗系统很有特色,美术上的风格也和我以往体验过的任何游戏完全不一样!”
“东方奇幻主题的故事线,一开始我也不太适应,但是深挖之后,我认为非常有趣!”
“玩家们的反响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上升。”
“我认为提名这款游戏进入最终的名单,有一定合理性。”
“而且,这款游戏截至目前已经卖出了七百多万份了!”
听到这个数字,米勒的嘴角抽了抽。
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这款游戏有多么成功!
这款游戏最好烂在路边的臭水沟里才好呢!
自己绝对不能让《幽冥山海》获得tgA的年度最佳游戏奖项的提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