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一批橙子手机用户,首月200万台销量目标(求月票)

    酒局结束,回去路上。

    陈延森和高伟林聊起周受志,深谙人心的高伟林立刻明白,老板想挖人。

    “老板,要不下次借着谈合作的名义,我帮您探探口风?”

    高伟林懂事地笑着问道。

    “不用!他留在dst,对橙子科技的发展更有利。”

    陈延森摆摆手,拒绝了老高的提议。

    像周受志这种精英男,看似温和,实则心高气傲。

    别说橙子科技邀请,就是雷逸军亲自相邀,他也观望两三年,等小米估值超2000亿后,才肯出任小米的Cfo。

    小米上市后,又立马跳槽去字节。

    在这种人眼里,不管小米还是字节,都是跳板罢了。

    生意嘛,本就是相互利用。

    “黎总想把小米手机专场活动放在8月28号,资源还按之前的方案配置吗?”

    宋允澄用胳膊碰了碰陈延森,小声问道。

    “狐狸淘的移动端App不是上线了吗?我记得有30万日活,再给小米配个开机画面,算我送雷总的。”

    陈延森靠在汽车座椅上,轻声说道。

    “啊!?”宋允澄微微一怔,她本想问要不要少给资源位,毕竟小米和橙子科技是竞争对手。

    没想到陈延森不仅没减,还主动增加小米的流量。

    “格局大些!人家半年前就交了1000万广告费,没必要搞小动作,我要是连小米都怕,将来怎么和苹果、山星这些巨头竞争?”

    陈延森握拳,在宋允澄的脑袋上敲了敲。

    “喔,知道了,那我跟活动组沟通,尽快把活动方案给黎万强。”

    宋允澄吃痛,嘟着嘴狠狠瞪了陈延森一眼。

    坐在副驾的高伟林,像个隐形人,一声不吭。

    次日清晨,天色泛起鱼肚白。

    陈延森睁开眼睛,拿起手机看了眼时间,才4点50分,睡眠时间又缩短了。

    他叹了口气,下床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本《电磁学》坐下翻看。

    身后的宋允澄侧身躺在被子里,一抹雪白半露着,睡得香甜。

    直到9点,陈延森三人才走出酒店,前往798艺术区。

    雷逸军在互联网摸爬滚打多年,人脉又硬又广,深城马和杭城马都来了,还有360的周弘毅、搜狐的张朝阳、新浪的王志东和网易的丁磊等人,圈内一线大佬基本都应邀到场。

    毕竟雷逸军在金山当总经理时,马立云还在杭城当英语老师,小马哥才刚刚毕业,QQ的第一行代码还未诞生。

    而雷逸军当上金山Ceo时,张朝阳刚回国创办搜狐。

    论资历,雷逸军绝对算得上第一代的互联网创业者。

    黎万强作为小米市场部总经理,自然是站在会议厅门口,负责迎来送往。

    “陈总,我带您去座位。”黎万强远远看到陈延森,赶忙招呼。

    “麻烦了。”

    陈延森笑笑,跟着黎万强走进大厅。

    小米的发布会场地比橙子科技豪华,空间也大上许多,媒体和粉丝群来了不少。

    企业家一进场,闪光灯就“咔嚓”闪个不停。

    陈延森一进来,媒体区顿时喧闹起来。

    论知名度,陈延森比王志东、丁磊等人高多了。

    这年头还不流行走网红企业家的路子,聚美的陈欧倒是有这方面想法,但被陈延森抢了先。

    此时陈延森的微博粉丝量是1000万出头,账号由市场部的同事在运营,以前每天发生活照和超级返预告,现在变成了橙子手机,让他在网上的热度大涨。

    不少大学生,拿他当奋斗目标!

    黎万强领着陈延森,走到第一排坐下,左边是周弘毅,右边是马文腾。

    操!

    这他么谁安排的位子?陈延森心里嘀咕。

    “陈总,又见面了,还没来得及感谢你,从天使轮到A轮,可没少让企鹅赚钱啊。”

    马文腾瞥了眼周弘毅,没搭理他,主动和陈延森聊起来。

    企鹅前后投资了狐狸淘1.5亿,若是按160亿的估值计算,这笔投资足足赚了近15亿。

    饶是以马文腾此时的身家,也不敢说15亿的潜在收益,只是蝇头小利。

    马文腾看着陈延森,越来越顺眼。

    “那我该先谢马总,要是没企鹅的支持,狐狸淘也发展不了这么快。”

    陈延森微笑,语气平静地回应。

    狐狸淘的0元砍价链接,要是没马文腾点头,早被封禁了,哪能像现在,每天能拉来三十多万的新客。

    第一排除了燕京的几位主任,就剩十几个企业家,雷逸军安排他坐这里,倒没有捧杀的想法。

    而是第二排的嘉宾,论身家和影响力,都比他差了一大截。

    “投资圈都在传,说你想打包出售狐狸淘,就这么看好手机制造业?连自己第一家公司都不要了?”

    马文腾笑着打趣道。

    “卖了第一家,还有第二家嘛,乐天和奥古斯塔都有意向,放心,我一定卖个高价,让企鹅大赚一笔。”

    陈延森满不在乎地说。

    “你和其他的年轻人,确实不一样。”马文腾微微点头,直接评价道。

    作为投资人,他见过不少创业者,要么把公司当孩子,要么视股权如命,根本不懂得融资的战略价值。

    陈延森则完全相反,对自己创办的公司毫无留恋,眼里只有利益,投资这种人,往往回报率更高。

    两人没聊多久,雷逸军就上了台。

    陈延森还是头一回在现场看小米发布会,十几年后,雷逸军在发布会上的经典发言,被网友剪成鬼畜视频传遍网络。

    其中以‘友商是傻x’和'Are you ok?'最为经典。

    但今天台上的雷逸军却压力巨大,在小米手机的销售量出来前,谁也不知道,没人知道能否被用户和市场认可。

    尤其橙子手机先一步问世,给了雷教主不小的压力。

    发言前,雷逸军看了陈延森一眼,开始说开场白。

    问候词说完,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陈延森看着雷逸军,轻轻鼓掌,对方的普通话不标准,但在发布会这种场合,却让人倍感亲切,成了他的优点。

    仿佛台上这人,就是自己身边的亲戚、老师或朋友,带着浓浓的亲近感。

    与之相反的是马立云,老马普通话标准,英文表达流利,却和用户之间多了一层疏离感。

    陈延森已经知道了小米手机的定价,依旧是1999元,但通过狐狸淘购买,可以获得20-100元不等的返利金额。

    原则上,要比橙子手机的渠道价格低了20元。

    不难预料,小米和橙子手机的销售都不会太差,现在就看谁产能足,提前锁定用户,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另一边,远在深城的橙子手机工厂,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工。

    第一批的600多名员工,终于体会到了加班费拉满的快乐。

    每天底薪和加班费收入,上限是180元;

    周末加班费上限是240元。

    像柱哥,上周干了七天,税前工资1380元。

    如果在以前的工厂,一星期顶多赚八九百,每天还得多干两小时。

    “真他么爽啊!下个月还有中秋节,一天加班费就有360块,干一天顶以前四天!”

    柱哥咧嘴笑着道。

    “柱哥,上个月提桶跑路的小孟,昨天面试没通过,悔得肠子都青了。”

    一旁的工友趁着空隙,笑着调侃道。

    “那是他蠢!橙子手机这么好的工厂,他放着不干,非要去干一天14小时、赚不到150元的活,但凡上过初中,也不会犯这糊涂。”

    柱哥熟练地把测试合格的手机放入包装盒,一起被放进的还有说明书、充电器、耳机等配件,嘴上得意地说着。

    “橙子手机确实好,但每天限制加班时长真不爽,我一天能打16小时螺丝,非让我干12小时就回去休息。”

    一旁的牛马工友,愤愤不平地埋怨道。

    像他这样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最不怕熬夜干活,别说16小时,一口气干30小时的活,他也干过。

    橙子工厂的员工数量,在完成第二批招工后,也达到了1200人,一个月能为陈延森贡献1000多缕人道薪火。

    与此同时。

    物流部门按橙子商城回传的订单信息,把手机裹在防撞泡沫里,再放进纸板箱里封装,贴上快递面单。

    顺丰的快递车每天早晚各来一趟,将满满的快递拉往分拣中心,发往各国各地。

    当陈延森在燕京参加小米发布会时,已有三四万买家,陆续收到了橙子手机。

    1999元购买3999元的旗舰机配置,大屏、高性能处理器、流畅的Aurora os系统,几乎零差评。

    当然,也有用户抱怨续航不足,每天都得充电。

    没办法,骁龙msm8260 1.5ghz双核处理器,加上4.5英寸的大屏幕,确实耗电,不过玩起来也真的爽。

    不管是打游戏还是看片,都体验感满满。

    陈延森抢在苹果和国内一二线手机厂商的秋季新品发布前,疯狂出货。

    同价位手机,华为、中兴、酷派和联想毫无竞争力,基本都是些中低端芯片、屏幕小,用着卡顿的低端货。

    被山寨机和高价低质的智能手机,折磨许久的用户,终于吃上了一口好东西。

    等陈延森返回虚城时,橙子商城的预售量已达130万台。

    圈内都在预测,橙子手机在上市当月,能否突破200万台销量。

    这几乎是橙子手机工厂四个月的总产能。

    “老板,品牌部总监今天入职,要喊她过来吗?”

    陈延森坐在五楼的办公室里,人事敲门询问道。

    “让她直接过来。”

    陈延森正在看书,头都没抬,随口吩咐道。

    “哒哒哒——!”

    没多久,叶秋萍走出电梯,踩着高跟鞋缓缓走来。

    她上身穿着米色短袖衬衫,下身是条棉麻材质的九分裤,皮肤白皙,身材丰腴饱满,衬衫纽扣绷得紧紧的。

    27岁的叶秋萍,浑身散发着熟透的香气。

    与上次在燕京见面时的打扮不同,换了一种新风格。

    叶秋萍走到办公室门前停下,门虽然开着,但她还是抬手在门上敲了两下,目光匆匆在陈延森身上扫过。

    对方着低头,手里拿着一本书,翻动速度极快。

    上身穿着件白衬衫,身形高大挺拔,侧脸棱角分明,留着清爽的短刺发型,远远看去,更像个充满书卷气的大学生,与他身家百亿的大老板身份不符。

    修长有力的手指,在书页划过,发生沙沙的摩挲生声,叶秋萍见状,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不知为何,她总觉得陈延森和上次见面时相比,有了一种说不清的变化。

    “进来吧。”

    陈延森头也没抬,淡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