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章旭豪:玩砸了,痛失1亿融资(求月票)

    陈延森回到8号楼,乘电梯来到五楼办公室。

    桌上放着行政订的午饭,五菜一汤,配了四副碗筷,餐厅还送了几瓶饮料。

    “老高,叫叶秋萍过来,再把人事部的王雪婷也喊上。”

    陈延森坐下,没急着动筷,而是叫来高伟林等人一起吃。

    吃饭是其次,主要想聊聊橙子科技的扩张,还有拼呗科技的人员招聘进度。

    没一会儿,高伟林、叶秋萍和王雪婷就一起来了。

    “老板!”三人在门口打招呼。

    “进来,咱们边吃边说。”

    陈延森挽了挽衣袖,示意三人坐下。

    “谢谢老板。”高伟林应了一声,率先坐下。

    叶秋萍和王雪婷对视一眼,挨着老高坐下。

    王雪婷毕业于同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此前在沪城一家通讯公司工作多年,被陈延森以月薪4万多挖到橙子科技。

    章聪和周泽这两个工业设计领域的大牛,就是她招进来的。

    “拼呗的招聘进度如何?先帮我把人事部的框架搭起来,前期以开发和招商人员为主。”

    陈延森拿起筷子,夹起一尾虾仁送入口中,看向王雪婷问道。

    “目前有两个合适的人事经理候选人,一个是亰东的熊力,另一个是苏宁的张俊杰,他俩在电商领域的经验丰富,其中熊力还有业务运营经验。”

    王雪婷马上回答。

    “叶总,你了解这人吗?”陈延森把目光投向叶秋萍。

    “亰东小家电的招聘主管,能力挺强,既懂人事,又懂业务。”叶秋萍略作思考,给出肯定评价。

    “尽快安排面试,合适的话,两个都录用。”

    陈延森点头,当即做了决定。

    “好的,老板。”王雪婷应道。

    “橙子科技和拼呗科技的招聘进度比我预想的慢,这样,拟定一个内推奖励机制,奖励金额和猎头支出成本相当,下班前交给我。”

    陈延森思索一番,补充说道。

    就拿橙子科技来说,员工大多来自oppo、小米、华为和中兴等手机厂商。

    让他们进行内推,能大幅加快招聘进程。

    毕竟他们了解橙子科技的待遇与工作环境,出面与老同事沟通,更具说服力。

    “明白,老板。”王雪婷立刻回道,当前人事部加上她一共6人,尽管每天的面试间都安排满了。

    可当前橙子科技的员工总数,仍旧只有200多。

    不是待遇福利不好,而是橙子科技发展太快,她们的招人速度追不上用人需求。

    “老高,橙子手机工厂的设备款打了没?”

    陈延森停下筷子,向高伟林问道。

    “一共34条生产线,设备资金直接打给了供应商的对公账户,总共13.7亿。”

    高伟林跟陈延森出过几次差,清楚他的脾性,回答得很随意,边吃边解释。

    这就是多数手机厂商选代工厂的原因,手机还没生产,光设备就得花十几亿。

    不过对陈延森而言,这笔钱花得值。

    工厂一旦投产,最多可容纳5000多名员工,每月能给他带来4000缕人道薪火。

    单月产能可以从50万台提到300万台!

    微博上那些追着骂陈延森耍猴的网友,也能消停一段时间了。

    从8月到10月上旬,工厂那边的总出货量约100万台,可预售总销量是350万,还有70%的订单没生产。

    尽管陈延森人气高,可一些性子着急的用户,还是在他的评论区催发货,说脏话的也不在少数。

    “品牌部呢?网络舆情和用户反馈怎么样?”陈延森看向叶秋萍,心里不禁感慨,这女人心理素质真强。

    即便知道自己被查了个底朝天,仍能安心留在橙子科技,此刻还自在地坐对面吃饭。

    王雪婷一脸紧张拘束,她却像在家一样轻松惬意。

    “除了产能不足、铝合金后盖导致信号差这些问题,从用户反馈看,橙子手机的好评率远高于小米手机;数据部结合销售模型预测,要是解决产能问题,单月销量还能提升3倍多。”

    叶秋萍听到陈延森叫她,抬头缓缓说道。

    “再等一个月,等深城完成招工和设备调试。”

    陈延森语气平淡。

    铝合金后盖虽影响信号接收,却提升了机身强度与散热效果。

    相较小米手机,橙子手机的流畅度和使用体验,明显要更高一个档次。

    结果导致小米的预售量在突破70万台后,网上差评如潮,不少人调侃它烫得能煎荷包蛋。

    要是没有橙子手机,冲着极致性价比,用户或许还能忍受小米的发烫、卡顿。

    可选择一多,谁还愿意凑合?

    吃完午饭,高伟林、叶秋萍和王雪婷离开了办公室。

    陈延森把脚搭在办公桌上,掏出手机刷新闻。

    阿狸提高了桃宝商城的技术服务年费和商铺违约保证金,惹恼了中小卖家。

    这些商家跑去大商家的店铺里下单、退单、差评轰炸等,借此发泄不满。

    说白了,就是马立云觉得羊肥了,到了收割季节。

    可中小卖家不这么想,去年阿狸悄悄调整搜索规则,把流量都导向大商家和品牌商家,他们收入大减,早就憋了一肚子气。

    这次单方面涨价,更是彻底激怒了他们,上百名商家甚至跑到阿狸总部楼下抗议。

    “闹吧!这市场越乱越好!”

    陈延森心里想着,低声嘀咕道。

    马立云是什么人?

    就算暂时妥协,回头也得收拾这帮人。

    他和张涌一样,觉得随着电商发展和经济提升,用户对产品需求会不断提高,客单价也会逐步提升。

    进而舍弃了6万亿的下沉市场。

    但三年后,拼夕夕横空出世,硬是把电商格局搅得天翻地覆,逼着阿狸搞出了桃特和桃工厂,亰东也被骗推出了亰喜和亰喜特卖。

    无奈大势已去,拼夕夕甩出一招‘仅退款’,牢牢抓住用户的心,一路高哥猛进,跻身电商前三。

    陈延森的拼呗,便借鉴了拼夕夕的商业模式,就是想接手被阿狸和亰东放弃的中小卖家。

    以手机行业为例,1999元的手机对不少人而言只是中档智能机,可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

    299元、499元、699元的功能机和山寨机,从来都不缺用户。

    存在即合理!

    几万亿的下沉市场,孕育出一头电商巨鳄,再正常不过。

    陈延森只需顺势而为即可!

    滑动屏幕,第二条是苹果Ceo乔布斯去世的新闻,苹果即将迎来库克时代。

    其余的新闻聚焦在团购网站的激烈竞争上,拉手、窝窝团、糯米、大众点评和美团战成一团,又是互相挖人,又是高额补贴,都在争抢市场份额。

    让陈延森意外的是,这一世的拉手和糯米网势头格外强劲,线上营销做得好,就连美团最看重的地推团队,它们也能与之抗衡。

    照这趋势发展,千团大战在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

    陈延森皱眉,把狐狸淘卖掉后,他对团购行业的影响力几乎归零。

    至于谁能在团购竞争中胜出,他也不在意。

    反正2011年到2013年,这两年间,不管是搞团购还是外卖,都是赔本买卖。

    年初饿了么拿到100万融资后,也没能在圈内激起一丝水花。

    风投似乎遗忘了外卖赛道,投资和追投的想法统统都没。

    想到这儿,陈延森拨通老高电话,让他试着联系章旭豪。

    一方面提前入股,将来不管是阿狸还是美团收购饿了么,他都能大赚一笔;另一方面借此参与饿了么的日常运营工作。

    为下一步,提前做准备。

    高伟林听完,马上应下。

    加入森联资本后,他原以为工作就是买买买、投投投,结果却在橙子科技当起了财务总监,时不时还得帮老板付买车、买房的尾款。

    这哪像投资机构负责人,简直就是陈延森的管家。

    这次终于能发挥专业,可在深入了解饿了么后,他瞬间傻眼了。

    这么操蛋的业务模式,是谁想出来的?

    根本看不到盈利希望!

    平台在买家和商家两边都不讨好。

    商家为了赚钱只能提高线上售价,毕竟打包、配送和平台抽成增加了成本;买家不愿多花钱,觉得平台把成本转嫁到了自己头上。

    创立两年半的饿了么,至今只拿到过一笔融资,每日订单量3000多,扣除管理和技术成本,饿了么其实一直在亏钱。

    高伟林本想劝劝陈延森,但最终叹了口气,还是选择相信老板的眼光。

    论做生意,十个自己都不是老板的对手,做好本职工作就行,随意越线,保不齐还会招致老板不满。

    两天后,章旭豪接到了高伟林的电话。

    “给你1个亿,森联要30%股权。”高伟林开口报价。

    “美币?”章旭豪试探着问。

    “华元。”高伟林嗤笑,心想这哥们想多了,就饿了么目前这规模,估值2亿都算多。

    章旭豪沉默了,这段时间他一直琢磨着要不要给产品换个名字。

    饿了么?

    他现在是真饿了!

    这两年来,除了金沙创投给的100万美币融资,再没从风投那拿到一分钱。

    他想扩大市场,可没钱啊!

    这破名字,跟他么诅咒一样!

    1亿资金他想要,可30%的股权又舍不得。

    想了想,章旭豪说先考虑下,挂断电话后,他立刻去查森联资本的背景,发现背后老板是陈延森。

    章旭豪顿时有了主意,拿着森联资本的报价,分别去找金沙江创投、红杉和高瓴资本去谈,借机哄抬身价。

    这让高瓴资本的张磊大为疑惑,他之前研究过饿了么的商业模式,坦白说,没瞧上。

    在他看来,陈延森的商业眼光并不差,按说不会看上饿了么才对。

    于是,张磊给陈延森打去电话。

    陈延森这才知道章旭豪耍的小手段,笑着否认道:“我投团购也不会投外卖。”

    两人寒暄结束后,陈延森心里冷哼:章旭豪这家伙,看着老实,居然如此腹黑,他能理解章旭豪的做法,但被算计还是不爽。

    瞬间打消了投资饿了么的念头。

    果然,能在互联网黄金十年期间,留下名字的人,都不是简单角色。

    陈延森自己虽然是个不讲道德的人,但他喜欢跟他讲道德的合作方,像章旭豪这种,心眼子太多,投他还不如投美团。

    没过多久,章旭豪就知道自己玩砸了,不仅得罪了森联资本,还错过了一次融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