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中沙产业园,橙子的起点(求月票)

王子豪开着奔驰,在赛哥科技园转了两圈,左宏宇在前面带路。
  
  一连看了三个厂房,陈延森都不太满意。
  
  一是面积小,最小的800平米,最大的也才2000平米出头;二是工厂里堆着破旧生产线,要租就得买下这些没用的设备,想拿他们当水鱼宰。
  
  陈延森叹了口气,招呼大家上车。
  
  “陈总,赛哥科技园挨着华强北,以前这儿都是山寨机工厂,巅峰时有1000多家,所以厂房面积零碎了一些,我的想法是多租几家,打通了用。”
  
  左宏宇站在车外,缓缓解释道,并给出解决思路。
  
  没办法,园区里大点儿的厂房早就有主了,而且人家生产的是正规智能机,不在双打行动打击范围内。
  
  左宏宇联系的,都是双打后老板跑路留下的旧工厂。
  
  去年厂房每平米每天租金1.5元,现在降到1.1元,有的甚至跌破1元,可来谈合作的老板却没几个。
  
  厂房老板见几人抬脚要走,赶忙降价,租金打折、设备也跟着便宜卖。
  
  但陈延森嫌面积太小,头也没回就走了。
  
  “换个地方看吧,赛哥科技园的地段虽好,可厂房太零散,我之前说过,建筑面积至少要10000平米。”
  
  陈延森摆摆手,打断了想继续解释的左宏宇。
  
  他明白左宏宇的心思,无非是找十几家小厂统一签合同,但这些厂房的所有人不同,租金价格、租赁期限和支付周期很难协调一致。
  
  “陈总,那就只能去中沙村了,租金比赛哥便宜至少50%,不过地段和交通差一些。”
  
  左宏宇点头,提出备选方案。
  
  “离这里有多远?”陈延森问道。
  
  “大概9公里,开车15分钟。”左宏宇马上回答。
  
  “去看看。”
  
  陈延森没迟疑,冲左宏宇吩咐道。
  
  此刻,陈延森开始认同曹达华对左宏宇的评价:人老实、话少,办事靠谱、有条理。
  
  陈延森对赛哥科技园的厂房不满意时,左宏宇马上能拿出新方案,显然早有准备。
  
  上午为劝老友别轻生,左宏宇冒着得罪新老板的风险,迟到半小时,还擅自把周金陵带了过来。
  
  虽是一副反派长相,但在这个讲金讲银的时代,还愿意跟人讲情义,当老板或许不行,做员工倒是一把好手。
  
  随后,两辆车沿滨海大道疾驰,路过深城会展中心和天安数码城,最终到了中沙村产业园。
  
  确实如左宏宇所言,周边冷冷清清,半天只见到一辆货车经过。
  
  本地人穿着大裤衩、踩着人字拖,手持鱼竿,骑小电驴从旁边快速驶过。
  
  陈延森下了车,环顾四周,观察交通与配套设施,与赛哥比有差距,胜在环境清幽。
  
  不远处,大片厂房连在一起,不像赛哥那般零散,跟格子间似的。
  
  左宏宇掏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很快,一个四十多岁、穿着立领POLO衫的男人,骑着电瓶车赶了过来。
  
  “左总,你们大菠萝又要扩产能?”
  
  来人停下车,一脸疑惑,忍不住打听道。
  
  “黄老板,我上周从大菠萝离职了,给您介绍下,这位是我的新老板陈延森。”
  
  左宏宇拉着黄启铭走到陈延森跟前,笑着说道。
  
  “嚯!陈老板生得好靓仔啊,我哋先去睇厂房啦。”
  
  黄启铭打量着陈延森,夸赞了一句,随即指了指前方厂区,开门见山地说。
  
  “黄老板,幸会。”
  
  陈延森应了一声,跟着黄启铭朝产业园走去。
  
  曹达华、王子豪和宋允澄跟在后面,四处打量着周围环境。
  
  “这一片是A3,占地3400平米,基本都是3层的厂房设计,还有一栋6层的宿舍楼,建筑面积11000平米,拿来搞山寨机,设备到位,一年能造500万台!”
  
  黄启铭指着自家厂房,煞有其事地吹嘘。
  
  “黄老板,如今在深城搞山寨机,可是死路一条啊。”左宏宇没好气地说。
  
  “哈哈,那就搞品牌机嘛。”黄启铭干笑一声,面露尴尬,打着哈哈回应道。
  
  他也是无奈,上面一个双打行动,华强北八成的手机工厂都倒闭了。
  
  赛哥科技园的厂房都租不出去,更别提位置偏的中沙产业园了。
  
  这么大厂房,一天租金6000-8000元,空着一天就亏一天钱。
  
  黄启铭实在急了,才信口胡咧咧。
  
  为促成这笔生意,他带着众人在A3转了半天,把厂房情况,包括配电房、空压机房、制冷站等都介绍了一遍。

 

陈延森没说话,全权交给左宏宇和曹达华处理。
  
  不得不说,黄启铭这厂房条件挺好,配套设施齐全,员工宿舍、停车场、垃圾站都有,布局也合理,一看就是建造时请了专业的设计师。
  
  左宏宇看了陈延森一眼,见老板微微点头,心里有数了,便开口和黄启铭谈起了价格、租赁期限和支付账期等问题。
  
  “每平米每天0.65元,三个月一结,最少租两年,合同两年一签。”
  
  黄启铭见左宏宇有租赁意向,连忙报价。
  
  “黄老板,你这忽悠外行还成,我们在深城都混了十来年,价格熟得很,你要是觉得陈延森是外地人,想欺生,那我们只能找别家了。”
  
  左宏宇听后直摇头,脸色一沉,不悦地问道。
  
  “租金一年一结,合同我们能签8年,不过价格上,黄老板得再降降,0.5元如何?”
  
  曹达华挺着肚子,笑眯眯地问道。
  
  陈延森见他们在议价,没兴趣掺和,留下王子豪学习,便带着宋允澄在园区瞎逛。
  
  “你卖了狐狸淘5%的股权,就为做手机?”
  
  宋允澄轻声问道。
  
  “有这方面的原因。”陈延森望着快要落下的晚霞,随口答道。
  
  “网上都在传,你要把狐狸淘打包卖了。”宋允澄稍作犹豫,又问道。
  
  “那你不应该高兴吗?”
  
  陈延森转身,笑着打趣道。
  
  宋允澄、张文博和向鹏飞等人,每人手里都有10万股的期权,按160亿的估值计算,这批期权价值300多万。
  
  此时燕沪广深的房价,大多1-2万一平,偏远一点的郊区才8000多一平,如果陈延森真把公司卖了,他们马上就能暴富。
  
  “大家更想把狐狸淘做强做大。”
  
  宋允澄摇摇头,认真说道,这想法也代表了狐狸淘一部分人的心声。
  
  虽说陈延森在卖掉5%的股权后,依旧持有近70%的股权,可多数创业公司老板,并不会在项目上升期出让股权。
  
  陈延森的举动,无疑是向外界透露:他想早点变现。
  
  “放心,我没打算卖狐狸淘。”
  
  陈延森笑笑,同时在心里补充:至少现在不卖。
  
  狐狸淘的业绩还不够稳定,奥古斯塔资本给的160亿估值,坦白来说是虚高的,在国内想找个买家接盘有难度。
  
  要是阿狸明年能上市,说不定马立云会感兴趣,可眼下,阿狸转移致富宝所有权的操作已被雅虎察觉。
  
  两家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老马要解决这事,再回购雅虎股权,起码得准备50亿美币。
  
  根本没余力接盘!
  
  所以,陈延森说不卖,只是没遇到合适的买家罢了。
  
  宋允澄听了陈延森的话,心里安稳了些,但还是小声提醒:“项目组好多人在议论,我觉得你应该开个员工大会解释一下。”
  
  “行,回头让徐丹安排。”
  
  陈延森抬手,揉了揉宋允澄的脑袋。
  
  “森哥……”谈完价格的王子豪走过来,刚要喊陈延森,却瞧见他在摸宋允澄的头,立刻闭上了嘴。
  
  陈延森听到身后动静,拍了拍宋允澄的肩膀,若无其事地往回走。
  
  王子豪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吭声。
  
  回到办公室,左宏宇和曹达华正在等着。
  
  陈延森拿起草拟合同,租期5年起,租金3年协商一次,6个月结算一次租金,单平每天0.5元。
  
  比黄启铭的报价少了20%,比赛哥科技园的租金,竟便宜了一半。
  
  陈延森粗略一算,一年租金近200万。
  
  再看黄启铭的穿着打扮,实在不像身家几千万的大老板。
  
  陈延森点头,把后续事宜交给左宏宇处理。
  
  曹达华决定留在深城,帮忙联系设备供货商,组建生产线,像功能测试仪、注塑机和CNC机床,在华强北就能找到货源。
  
  但对于SMT贴片设备,他俩觉得买全新的太浪费,刚好这个月,深城有一场电子设备拍卖会,有机会低价拍到一批。
  
  陈延森自然不会让曹达华白帮忙,额外给他开了份工资。
  
  在陈延森眼里,曹达华虽在生意场上失败了,但跑跑腿采购设备还是行的。
  
  当然,按曹达华自己的说法,他这是指导大学生创业,本职还是大学老师,拿两份工资没毛病。
  
  四个人来,三个人回。